自媒体/北踏寒城天暮雪

清朝正一品官有多好(清朝正一品官职有哪些)(1)

正一品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他沿用的还是从汉朝以来,历代王朝所实行的九品十八级制度,也就是官职分为九品,从正一品到从九品,每一个品级分正从两级,一共十八级,在这些品级里面,正一品属于是级别最高的,从九品只能算得上芝麻大的官,当然也有低于从九品的官职,那种就属于我们现在的临时工,在当时被称为“未入流”。

而这九品当中,却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定,正三品分为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职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的为参下官。

为何如此划分呢,这是为了区分高级官吏和中级官吏以及低级官吏,一般我们所熟知的六部尚书侍郎都是堂上官。

我们今天所说的清朝正一品官职,掌管国家六部的尚书,并没有在其中,在清代尚书属于从一品官职,以下的左右侍郎属于从二品官职。

那什么官职在清朝才能算得上正一品呢,首先我们最熟知的大学士,就是正一品,设置满汉各两人,毕竟他是满族人建立的,重要的位置肯定需要制衡汉人,大学士主要掌钧国政,赞诏命,厘宪典,议大礼、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实录、史、志,充监修总裁官,经筵领讲官,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春秋释奠,摄行祭事。

如果放到现在的话,清朝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

清朝正一品官有多好(清朝正一品官职有哪些)(2)

除了大学士以外,还有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职,统称为三公,从商朝时就有此官职,一般都为大官的加衔,并没有实际的职权,而之下的东宫三师只有从一品的官衔,比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此外光禄大夫也属于正一品,只是在清朝以前,一直属于从二品和正二品、从一品官职,一直到了清朝,才升为正一品,在文成中属于最高阶官,主要管顾问应答,只是从魏晋之后,一般作为加官或者褒奖的官职。

领侍卫内大臣,这个官职只属于清朝独有的官职,也属于正一品,清朝设置“侍卫处”,是保护皇帝贴身侍卫的指挥和调度人,穿的一品麒麟补服,我们知道的鳌拜、索额图、明珠,和珅,福康安等满族亲贵,都曾任过侍卫内大臣,这个官职由满人担任,只有上三旗的人才能担任,在几个正一品的官职之中,算是很有实权的官职了。

銮仪卫掌卫事大夫,这个官职一般是掌管清朝皇帝和皇后太后车驾仪仗的官职,为正一品武官,这个岗位的职权是非常重大的,皇帝的仪仗安全保卫工作由他们负责,这个官位只能由满族贵族的亲信担任。

清朝正一品官有多好(清朝正一品官职有哪些)(3)

剩下的还有建威将军、和子爵爵位,这两个暂且不提,有一个正一品官职必须提一下,那就是衍圣公,而这个官职不是一般人想当就能当得上,只能有姓孔的人担任,也许你猜到了,没错,这就是孔子后人才能担任的世袭封号,从北宋开始,一直到民国24年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孔子的后人一直享有朝廷的供奉,清朝甚至特许衍圣公,可以在紫禁城城内骑马,在御道上行走,修建的衍圣公府仅次于皇宫。

超一品

也许有人以为正一品就已经是最大了,然而并不是,在清朝比正一品官大的还有很多,不过并不是以官衔来划分的,一般是公爵和王爵,爵位共分十二级,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上八级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

上面说了八个,你们可能说还有四个呢,不过这四个爵位并不属于超一品,那就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

超品官职大部分由满蒙两族担任,汉人很难能够担任,只能在战场上积累战功,才有机会获得爵位。

清朝正一品官有多好(清朝正一品官职有哪些)(4)

比较有名的就是曾国藩,他二十多岁担任京官,如果正常的话,他这一辈子最高也就正一品,没有获得进爵的机会,不过他的机会来了,太平天国运动,八旗跟绿营兵不堪一击,他率领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攻陷天京,朝廷看他的战绩,封为一等毅勇侯爵位,享受世袭罔替待遇,并赏戴双眼花翎。

曾国藩也是清朝后期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为一等侯爵的汉人,只是因为民族的限制,汉人终究不会爬得太高,那些满族人很轻易的就可以登上那个位置,而我们汉人只能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参考资料:《百官志》《汉书·百官公卿表》《清代官制研究》

作者:北踏寒城天暮雪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踏寒城天暮雪」原创创作,并享有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