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当《白毛女》(1950)重新回归到大众视线中,在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后,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如今的观众从这部电影中解读出:剥削始终在以不同形式的前提下存在于这个世界中,而高喊“996是员工福报”的那些企业主自然是“口是心非”。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回到这部电影的主演田华,如果说1949年她被选中参加《白毛女》的拍摄,是在用自己对苦难战争的切肤之痛在表演;那么1957年在影片《党的女儿》(1958)中扮演李玉梅,她则用真情成功地塑造了这个真实感人、催人泪下的艺术形象。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就连作家茅盾(1896-1981)在称赞《党的女儿》是一部优秀影片时指出:“田华塑造的李玉梅的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杰出的表演,这部影片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
后来田华则说,有人说这是党的女儿演“党的女儿”,“我认为这是最贴切的比喻,是最大的激励和鼓舞。”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童年泪与愁的磨难】
1928年8月3日,田华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南放水村。她本姓刘,名天花。小时候,长得俊美,在家里又最小,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她。
那时候,农村医疗条件差,常常因出天花落一脸大麻子。老人们迷信,以为如果叫天花,就不出天花了,再加上她又排行“天”字辈,于是就得名刘天花。
少年时期的田华
田华的童年,是在贫困、饥饿和眼泪中度过的。为了帮助妈妈,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
推碾子,担水,拾柴禾,挖野菜……什么活儿都干。
到了春天,日子更难熬,青黄不接,她就去拾杨穗儿、柳穗儿、捋榆钱儿、捋树叶儿,回来交给妈妈,拌饭吃,做菜吃。
田华在电影《江山多娇》(1959)中的影像
母亲贤惠、厚道,性情温顺,很会勤俭持家,白天忙一天,夜晚,人家都睡了,她还在月光下纺棉花,田华依在她身旁陪伴着她,边绕着长长的棉线,边哼小曲儿。
那时,田华还不知妈妈心里装着苦,积着仇,每逢看到谁家姑娘穿了花鞋,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看到谁家吃馍馍、饺子,谁家孩子买杏子吃,便拉着妈的衣角要书包、要好吃的。
田华和陶玉玲在电影《江山多娇》(1959)中的影像
妈妈长叹口气,什么也不说。
田华还是纠缠着,妈妈把她搂在怀里,说:“傻丫头,别不懂事,你怎么能跟人家比呀,人家拔根汗毛比咱的腰还粗!人家是打着灯笼托生的,谁让你托生在穷人家!”
聪明的田华知道自己惹妈妈伤心了,垂下头不说话了。妈妈又哄她说:“熬着吧,什么时候老天爷睁开眼,咱们日子好过了,你也就能上学、穿花衣裳了!”
田华在电影《江山多娇》(1959)中的影像
田华家种的几亩地,都是租种地主家的。每年过春节,人家外出的人都赶回家来过团圆年。
可是,她家每年刚过腊月23,爸爸就逃了,免得交不起租、还不起债,让地主指鼻子挖眼晴的骂一通。
人家有钱人张红贴绿好喜欢,田华和姐姐们望着妈妈伤心的脸,担忧,发愁,落泪。
田华15岁时在部队留影
【12岁到部队当文艺兵】
1937年底,田华的妈妈由于过度的劳累和过分的忧伤,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这时村里来了八路军,成立了新政府,田华能上学了。
田华参加了儿童团,和别的孩子们一样,拿一杆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捉汉奸……她喜欢唱歌、跳舞,因为跳得好,被选到学校舞蹈队,还常到区上,县上参加歌舞比赛。
田华在电影《夺印》(1963)中的影像
1940年初夏,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为部队巡回演出来到邻近的固城村。
这下可轰动了老乡们,男女老少潮水般涌向固城村,都要去看看八路军的“戏班子”什么样。
在一个很美很美的夏夜,田华也去看戏了。见合唱队的年轻人穿清一色的小马裤,还打着绑腿,一个个真精神。田华羡慕她们,也想参军。
田华和陶玉玲在电影《江山多娇》(1959)中的影像
第二天田华去上学,正好轮到她放哨,一个同学跑来告诉她,有两个当兵的来找她,老师叫她马上回学校去。她回到校门口,只是探着头朝屋里望,不敢进门。
后来才知道两个当兵的是抗敌剧社的丁明和葛振邦同志。他们问田华喜不喜欢唱歌跳舞?愿不愿意当兵?在征得爸爸同意后,年仅12岁的田华来到部队剧社。
田华和胡朋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当时,田华终归还是个孩子,刚到剧社什么都感到新鲜,日子一长又有点想家了。
战友们像对小妹妹一样哄着她,教导她:“要安心,要好好学演戏,长大了,做人民的好演员。一个党的文艺工作者,应该为人民而生!”
田华在电影《花好月圆》(1958)中的影像
在部队战友们的指导之下,她很快就学会了唱歌跳舞。后来,她的艺术才能越发凸显出来,在很多的剧作中饰演重要角色。
【16岁入党接受战火的洗礼】
随着生活视野的扩大,小田华的戏路子也渐渐宽了,登台演话剧了。之后,田华幸运地被送到华北联大文艺九队学习了半年的文化和表演。
1951年《大众电影》第13期、总第26期封面,电影《白毛女》剧照,田华
此后的几年间,田华参加演出过儿童剧《清明节》、《八路军和孩子们》、《儿童闹学》,童话舞剧《乐园的故事》、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战斗里成长》等剧。
1944年,16岁的田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田华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田华随晋察冀野成军转成华北战场,在严酷的战火中,她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边行军,边为英勇奋战的英雄子弟兵演出,她曾到野战医院任指导员。
枪声响了,就参加战地救护;战斗结束,就为子弟兵演唱,多次立功受奖,深受同志们赞扬。
“八一五”后,她在炮火中进入了晋察冀解放了的唯一大城市——张家口。
田华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平生第一次接触到《虹》、《胜利之夜》、《喀隆斯达海军》、《列宁在十月Ленин в Октябре》(1937)、《沙漠苦战记Тринадцать》(1937)等影片。每部影片她都要看好几遍。
她虚心向延安来的王昆(1925-2014)、陈强(1918-2012)、凌子风(1917-1999)等人学习歌剧《白毛女》的表演。她孜孜追求人物内在的美。
1951年《大众电影》第13期、总第26期封底,电影《白毛女》剧照,田华
在艺术创作中,她眼前展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电影艺术。她被迷住了,她学习,她探索,她深深懂得了艺术上最大的力量在于真,在于情。
【21岁饰演喜儿受到赞扬】
她参军9年,中国经历了诸如反扫荡,三年内战,土地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而田华也在历史的大变迁中逐渐成长,成为了一名卓越的文艺演员。
田华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1949年4月,北京和平解放了,田华随剧社进驻了北京。
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准备将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剧组原准备在两代“喜儿”的扮演者王昆和郭兰英中,选一位扮演“喜儿”。但导演水华(1916-1995)不同意,开始在全国挑选演员。
田华和张守维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后来,由汪洋(1916-1998)推荐,导演王滨(1912-1960)、水华,摄影吴蔚云(1907-2003)、钱江(1919-2001)最后拍板,由她扮演喜儿,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白毛女》的拍摄工作。
当时她被选中,主要是因为她的气质和乡土气质与角色比较接近。她在影片中饰演喜儿,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被损害,被侮辱,最后争得幸福的艺术形象。
田华和李白万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田华进组后,扮演“黄世仁”的陈强,饰演“大春”的李百万(1926-2010),也热心指点她。
剧组还特意安排田华去河北平山县农村体验生活,田华与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同吃同住,每天她还跟着女孩下地干活、推碾子、挖野菜。
田华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经过一系列扎实的准备工作,田华在心理和感情上最大限度地接近“喜儿”,结果她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
《白毛女》放映后,深受广大观众的赞扬。大家都认为:田华塑造的喜儿形象,就像山里清甜的泉水,生发希望的嫩叶,激发人们的斗志。
田华在电影《白毛女》(1950)中的影像
1951年,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特别荣誉奖。1955年,中央文化部授予《白毛女》优秀影片一等奖,田华自已,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
【《党的女儿》奠定影坛的地位】
1955年初春,田华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她又考进了培养戏剧人才的摇篮——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
1958年《大众电影》第18期封面,《党的女儿》剧照,田华
田华没有系统地读过初中、高中的课程。陡然来到高等艺术学府,不免有些惶惑,但很快就振作起来了。
田华严谨的艺术态度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成为她艺术日臻精美的保证。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片场内
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涉猎中国文学艺术宝库,同时从雨果、莎士比亚、罗曼·罗兰、马克·吐温,以及莫里哀、席勒等名著中汲取了艺术营养,在苏联专家库里涅夫的帮助下,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1949年拍完影片《白毛女》之后,田华又先后被借到长影、八一厂和北影参加拍摄《花好月圆》(1958)、《党的女儿》、《江山多娇》(1959)和《风暴》(1959)等影片。
她把在大学学得的理论用于实践,艺术水平显著提高。塑造的艺术形象愈是光彩照人。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尤其是她在《党的女儿》中塑造的女共产党员李玉梅在对敌斗争中坚贞不屈的形象,刻划了革命先烈舍身为党、为人民坚毅刚强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品德。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党的女儿》这部电影由作家王愿坚(1929-1991)创作的小说《党费》改编而来,讲述了在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李玉梅在白色恐怖下,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最终献出宝贵生命的故事。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该片导演林农(1918-2002)在拍摄之初,就决定由田华来饰演李玉梅,田华看过剧本后,也非常感动,立即答应了出演。
在《党的女儿》中,田华出色地创造了共产党员李玉梅的光辉形象,表演技巧更加娴熟,由此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田华在电影《党的女儿》(1958)中的影像
1959年,田华正式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她如鱼得水,连续参加四部影片的拍摄:《碧海丹心》(1963)中饰小妹;《夺印》(1963)中饰胡素芳;《白求恩大夫》(1965)中饰冯医生;《秘密图纸》(1965)中饰石云。
为了使表演逼真,按照脚本和导演的要求,往往需要演员具备某种特殊的技能。
《大众电影》1962年第10期封面,电影《碧海丹心》宣传照,田华
田华在演《碧海丹心》时,临时学会了游泳;演《秘密图纸》时,临时学会了开汽车;演《夺印》时,临时学会了划船和挖泥。
原来她游泳只有“一口气”的水平,为了演好渔家姑娘小妹,她天天到海边去学,背上都晒得起了泡,夜里疼得必须趴着睡觉。
田华在电影《夺印》(1963)中的影像
1960年,周总理带领十一分团访问缅甸时,田华作为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缅甸举行的中国电影周,和缅甸广大观众联欢。
同年4月6日,周总理为田华题词:“努力学习,努力改造,努力工作。”这是多么大的鼓励!
1955年,周恩来总理和三位白毛女的扮演者,从左到右:王昆、松山树子、田华
1962年,周恩来在长春和田华(右二)、秦怡等电影工作者在一起
【与初恋丈夫相爱一生】
田华的丈夫叫苏凡,是舞美设计师。两个人是在晋察冀“抗敌剧社”相识的,因为田华文化程度不高,所以苏凡就教她认字,不知不觉中,爱情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萌发。
当时晋察翼军区的司令员是聂荣臻,他对剧社的同志都很关心,特别是对小鬼队(年纪16岁以下的小战士),更是爱护。
田华和苏凡早期的合影
譬如,为了使他们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在1942年春季,他曾转告剧社领导,允许他们不打绑腿。
为了使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不受影响,军区党委和剧社支部还作了一个决定:不许各级干部到剧社找爱人,剧社的小鬼也不许过早地恋爱。
田华和丈夫苏凡
纪律公布后,他两只能开始地下恋,但还是被发现并受到处分,还将两人调离开,可即便这样也没有办法阻止两人相爱,后来因为两人表现良好,处分也随之取消。
这对初恋经过6年的恋爱终于在1949年8月4日——21岁的田华和25岁的苏凡在北平结婚。
田华新婚时,丈夫苏凡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28天之内,负责完成开国大典天安门的装修和舞台布置。
田华和苏凡一家五口
当时苏凡是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舞美队的队长,他将新婚的田华抛在家里,连续20多天吃住在单位。
他这20多天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共和国历史上最精彩的瞬间,这也是他这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婚后田华与丈夫苏凡一共诞下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杨雪雷1951年出生,也是一名军人。二儿子叫杨雪培,后来担任电影科研所的所长。小儿子杨雪红毕业于北京某技校,在一家企业上班。
田华和苏凡一家五口
1959年,田华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丈夫苏凡也调了进来,夫妻俩又成了同事。
那时田华经常出去拍戏,一走就是两三个月,苏凡在家里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三个儿子,生活很不容易。
田华在电影《夺印》(1963)中的影像
【《法庭内外》重获业界瞩目】
正当田华思想和业务越发纯熟时,腥风血雨却迎头扑来。“三名三高”的帽子戴在头上。不久,她被下放到干校劳动。
漫长的夜,总算在田华痛苦的矛盾、思索中过去了。但是,在她艺术生涯中,却无情地留下了10年空白。
田华在电影《法庭内外》(1980)中的影像
当八一电影制片厂开拍《猎字99号》(1978)时,导演严寄洲(1917-2018)请她扮演工厂党委书记。
这个人物戏不多,出场也少,剧本赋于她的也只是寥寥几笔,“大演员能演小角色?演惯主角的人能答应演配角?”有人心里疑虑着。
田华说,只要角色需要,我就演。
田华和林默予在电影《法庭内外》(1980)中的影像
接着,田华参加了《奴隶的女儿》(1978)、《峥嵘岁月》(1978)的拍摄。她勇于演配角的精神,受到同行们的称赞。
1979年,她应峨嵋电影制片厂之邀,在《法庭内外》(1980)扮演女法官尚勤。
为了更好地展现尚勤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田华从接受拍摄任务起就学习和研究了许多法律条文和各种案例。
田华在电影《法庭内外》(1980)中的影像
她牢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多次参加法庭的庭审活动。她努力捕捉生活中的尚勤的形象。
情真意挚是人物心灵美的基础。田华在开掘人物心灵时,感情朴素,真实,自然。
在塑造尚勤这个人物上,又一次闪现出她的表演才华。
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剧照,田华和赵娜
《法庭内外》荣获1980年中央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做为影片的主演田华,在峨媚电影制片厂举办的第三届小百花奖中,获最佳女演员奖。
【晚年四位亲人患癌去世】
田华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1983年,她被提拔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1990年,田华主动要求辞去团长的职务。
田华和苏凡
本以为一家三代同堂,三个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和老伴可以安享晚年时,谁料到,厄运已经慢慢得来到了她的身边。
2008年2月,田华的小儿媳确诊了乳腺癌,同年8月,小儿子杨雪红被确诊患上了肺癌,2012年,二儿媳也被查出乳腺癌,2013年底,老伴苏凡被确诊肝癌晚期。
田华与孙子杨潇
短短五年时间,田华却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儿子、儿媳妇、老伴,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都不幸成为癌症患者。
遗憾的是2014年秋天,田华的小儿子杨雪红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去世之前他已出现意识模糊,当田华来到儿子身边时,杨雪红含糊不清地说:“谢谢妈妈。”田华泪如雨下。
为了给家人治病,她花光300多万的积蓄,生活还得继续,她只能复出工作。
虽然她一个人拼命努力,但病魔无情,还是相继夺走了老伴苏凡和两个儿媳妇的生命,短短几年,四位亲人都离她而去。
2022年7月1日,田华在央视特别节目《唱支山歌给党听》中以讲述人出现在荧屏上
已过鲐背之年的田华,马上就要到94岁了,她却依然活跃在荧幕上,镜头里的她,满头银发,但精神状态很好,因为她在观众心中依旧是那个铿锵不老、了不起的女人。
田华在电影《江山多娇》(1959)中的影像
- 传奇特工的女儿,因“体育皇后”红极一时,40岁告别影坛
- 抽筋剥皮的黄世仁阴魂不散,如今的喜儿们还会有革命觉悟吗?
- 大器晚成的崔嵬弃官从艺,42岁进影坛,48岁成首位百花影帝
- 因入篮球队而进影坛,周总理一个电话,请他退出“二十二大”名单
- 90岁的王心刚出道就当男主角,息影后淡泊名利,只愿做个普通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