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农历腊月初九,我参加了一个老同学儿子婚宴。典礼的舞台上,八十多岁的老妈妈由儿子搀扶着颤巍巍地走上来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木偶一般。他的老妈妈像所有的农村的老太太一样,饱经风霜的脸,像一张木刻画,一双眼睛塌陷下去了看上去仿佛没有了眼球一样,白发苍苍既失去了光泽也显得粗糙和紊乱,一双又黑又瘦的手,乌鸡的爪子一般无二。老同学介绍说,这是我的老母亲,八十多岁了,还在家侍弄她的二亩地,父亲死得早,她老人家可受苦了。我已经有一年没有回家看她了(其实他距离老妈妈不到50公里的路程),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为她演唱一首:想起老妈妈

想起老妈妈

如今她在老家

晚睡早起忙里忙外

一辈子淡饭粗茶

劝她出来走一走啊

她说舍不得离开家

催她四处转一转啊

她说活多放不下

孩儿孩儿挣钱不容易

儿童的时候一刻也离不开父母,但是长大之后渐渐走远,离开了他们,开始的时候,会很想念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于是会挤出时间隔三差五地回家看看他们,再次重温与父母在一起点点滴滴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然而,工作了成家了,落户在另一座城市里,也许非常遥远也许近在眼前,但是总觉得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许是感觉淡然,也许是自己太懒太懒,回家的路总显得十分遥远。对于老妈妈的思念,就有了特定的时间和某一个节点。于是看望和想念就成了一种标签和符号,已不再是发自内心的纯情和依恋。小时候,爸爸妈妈的称呼长挂在嘴边,大了之后,再去喊他们一声爸妈,已经觉得生涩或拗口,爸爸妈妈要想听到儿时的甜蜜的称呼已成了奢侈。是因为什么让我们变成了这个样子啊,长吁短叹里不仅仅是愧疚和亏欠。此时,李谷一和徐子威演绎的“我养你长大你陪我变老”歌曲,在耳边响起:

生下你我如获至宝,

你又哭又闹让我睡不好,

我一夜夜的熬着,

你一天天的长高。

我养你长大,

你陪我变老,

陪伴的满足,

不是多少钱能买的到。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这一份情不求回报。

我养你长大,

你陪我变老,

不用牵挂,只要你好,

妈妈就好。

想起我天堂的爹妈(想起了家乡的老妈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