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黑白的照片,往往寓意着一段过去的时光;一团揉变形的纸张,往往象征着一场爆发过的情绪。这些指向型明显的“框架”,被现代人精简成不同的创作模版,应用到照片或者视频上去,以便精确的向观众下达“该哭了”或“该笑了”这样的指令。然而指令越多,思考越少,创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义被就湮灭在这些精致包装中,变成灵魂的一抹叹息了。

好在,还有像李智英这样的“稀缺动物”,愿意跳出条条框框,拒绝一切精致的数字化包装手段,用自己的双手将内心世界构建成超现实场景,让观看者身临其境,真正与她的灵魂产生共鸣。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

韩国多媒体艺术家 李智英(jee young lee)

01 李智英的“非典型”艺术人生

小时候,李智英的家里总是挂满了母亲画的油画,这些油画像一把打开艺术殿堂的密钥,让年幼的女孩萌生了长大要成为艺术家的想法。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

李智英作品《Secret Garden》(秘密花园)

然而真的等到考上大学选择专业时,油画系毕业、视未能成为艺术家为一生遗憾的母亲,却劝说她选择设计专业,而不是美术,因为前者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广阔。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3)

李智英作品《The best cure》(最佳疗法)

李智英懵懵懂懂地接受了,并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影视后期公司实习。但事情的发展却与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这段实习的经历虽然让李智英收获了许多制作布景和道具的经验,但也让她意识到了:现在的职业无法让自己充分发挥创造力,看似安稳的未来也并不令自己憧憬期待。于是,李智英遵循内心的渴望,回到了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4)

《Panic Room》(恐慌室)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5)

李智英作品《Food chain》(食物链)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6)

李智英作品 《Reaching For The Star》(摘星)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7)

李智英作品《Gamer》(玩家)

02 拒绝PS,坚持用双手造梦的女人

李智英的工作室只有4个平方,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小得可怜,但没关系,她的想象力大到无限。这间工作室对李智英而言不仅仅是创作基地,更是一个专属心灵宇宙。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8)

《Toxic Boy》(中毒的男孩)

她在这里“凝视自我”,剖析每一个表达欲背后的动机,然后使用最简单的材料,以超凡的耐心纯手工打磨每个细节,将魔幻绮丽的内心世界转换为可视化的真实场景。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9)

《This Is Not Enough》(还,不够。)

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李智英拒绝任何数字化的处理,所以这些作品有了更惊人的感染力:你很难相信这看似只能只存在梦境中的画面,竟然是真实的场景,进而生出了一份不能亲眼见到的遗憾,因为李智英的作品都是基于工作室去创作的,每进行一次新的创作,李智英就必须要销毁掉现在的作品,这种“展完即毁”的形式,也在意义层面上加重了作品的震撼力。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0)

《Resurrection》(复活)

莲花,这种日出绽放,日落含苞的花朵,在亚洲文化里有着圣洁、净化、重生等多种隐喻。李智英用手绘莲花荷叶加干冰造雾的方式,打造了一座如梦似幻的莲花池:幽暗静谧的水底,荷叶簇簇伸展,莲花向着自水面而来的一道光盛放。而一位扑朔迷离的曼妙女子,从这最硕大最美丽的一朵莲花中脱胎换骨,获得了一场重生。这不染一丝尘埃的圣洁,与幽暗深遂的水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1)

这幅作品的灵感来自朝鲜传统民间故事《沈清》。传说中,沈清为了让双目失明的父亲重见光明,把自己当作了海的祭品,自沉于名为印堂水的荒海之中。李智英结合自己当时被负面情绪缠身的心境,从这个伟光正的故事里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主角在客观现实存上的愤懑与痛苦,于是更期望她能于逆境中重生,才有了这幅光怪陆离但又充满寓意的作品。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2)

《The Little Match Girl》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被冻死在了街头,但在李智英的手里,小女孩得到了童话故事应该有的完美结局。墙壁被粉刷成了湛蓝的天空,漂浮的棉花是洁白的云朵,也是身下的柔软毛毯。地上散落的火柴,则是李智英给小女孩的第二次命运之钥:星星之火,可以瞬息即灭,也可以燃起熊熊火焰。悄无声息的湮灭,亦或如纵火般热烈,命运的选择权在自己手里。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3)

《I'll Be Back》(我会回来的)

一只手,从由无数把纸扇汇集成的超大漩涡中奋力向上,竭力抓住从天而降的希望之绳。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些韩国谚语,如溺水者会抓住稻草、每朵云的背后都有一线希望。所有纸扇均由李智英手绘完成,人物的手和从上方垂下的绳子则表达了对形势的绝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意志的希望。李智英用自身经历向人们表达:如果你此刻深陷泥沼,除了坚守希望,更该奋力自救,这样才能够冲破重重桎梏、绝处逢生。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4)

《My Chemical Romance》 (我的化学浪漫)

橘黄色的水管错综复杂,犹如现代工业社会的一角缩影。不时喷发的蒸汽充满了不确定性,像极了反复无常的人际关系。那被困在其中的,究竟是我们一眼能看见的女人,还是左下角和斜杠纹几近融为一体的黑狗?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5)

《Broken Heart》(破碎的心)

流淌的蛋液,坚硬的石头,和徒劳无功的人。李智英以极具张力的表现手法,构建了真实的“以卵击石”景观,表达了人在不可抵挡的命运面前徒劳的深深无力感。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6)

《Monsoon Season》(季风季节)

2010年夏季,李智英的工作室被暴雨淹没,她有感而发,搭建了《季风时节》:渺小的人类试图穿越粉色的海洋,但所谓的粉色海洋其实是成群的剧毒海葵。这幅早期作品同样反映了李智英在成为艺术家初期较为悲观的内在精神世界。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7)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8)

《Over sleeping》(睡过头)

平日里只敢觊觎和悄悄出没的老鼠蟑螂,在李智英的场景里成为了主角,现在的它们是敢同你抢晚餐的强盗,是在你酣睡时发起进攻战的侵略者。

03 一次创作,就是一次灵魂修炼

在李智英看来,每创造一个作品,就是一次灵魂修炼,需要先直视自己的内心,把欲望和情感拆解成具体的动机,再克服所有的浮躁,以手工的方式精雕细磨出每个完美细节。也因此,每完成一个作品,李智英就像获得了一次重生,那些过去的记忆被果断地消除,被清空的心灵又能再次短暂接纳来自社会的压抑和生活的挫折。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19)

《Flu》(流感)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0)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1)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2)

《The Last Unflowering Tree》 (最后一颗不会开花的树)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3)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4)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5)

《Wandering Star》(流浪星)

李智英是真诚的,尽管每个作品度过了短暂的展览周期后,就只剩一张照片能证明它们存在过,但她依然拒绝任何数字化处理,让观众只看照片也能为这份荒诞奇妙拍手称奇;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6)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7)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8)

《Alice’s Garden》2005(爱丽丝的花园)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29)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30)

《Alice’s Garden Vol.2》(爱丽丝的花园2.0)

李智英也是善良的,她的善良体现在“不预设任何情感指令”上,每幅作品都只是李智英个人思想的视觉呈现,并不强行赋予特别意义,她只负责实现自己的想象力,思考的权利还是在观众自己手里。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31)

《 The Moment》(此时此刻)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32)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33)

《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34)

《Loveseek》(寻爱)

李智英也是善良的,她的善良体现在“不预设任何情感指令”上,每幅作品都只是李智英个人思想的视觉呈现,并不强行赋予特别意义,她只负责实现自己的想象力,思考的权利还是在观众自己手里。

多重梦境原理图(展完即毁的超现实梦境)(35)

《Maiden Voyage》(少女初航)

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到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家,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从“艺术包装”中觉醒,重新找回自己的情感控制权利。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编辑丨zhizhi

排版丨zhi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