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不会带给你立竿见影的速成体验。但她就像一颗种子一样,能在孩子长大后,自己面对社会的时候不会感到孤独和畏惧。毕竟那时我们也老去…...】
先来看一下论语学而篇的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先从"学"字入手来复习一下文字的演变思路。
新甲骨文编
图片来自网络,如遇到侵权请联系删除
甲骨文「学」的繁体有的是「双手、爻、六」三个符号构成。
后来在西周金文阶段加入了「子」部,也就是繁体字的「學」。
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的甲骨文是由「X」和一个类似「六」的元素组成。我们想象一下古人是如何表达世界所观察到的一切?或者说如果成为「學」的主要部分,那古人想表达「學」什么呢?那这里面「X」的组成代表了一种交融的状态。那所谓的交融的状态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生命中男女的交融,生老病死的交融,日夜更替的交融,雨水风霜于天地间的交融,等等。随着文字的慢慢演变,由一个「X」发展为了「爻」。这时候更多的表达出了古人对天地间的一切归纳出了「阴阳」概念。「爻」也成为了易经中“爻卦”。
「六」是这里的意思比较深,我们做个浅显的概述。“六”是指易经中的六爻。
我们结合文字发展的图片可以看到,在最早期更多的是表达理解天地间交融规律可以理解为「學」的目的。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字的表现也出现了丰富的内容。
其中
已经更接近繁体字里的「學」。
这里看到了增加了
这两个符号。前者代表的是“手”后者代表的是“子”。
这时候的文字演变强调出了一个传承的概念。用双手教给孩子们天地之间的规律,谓之「學」。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结:古人强调的“学”更多的是如何把掌握天地交融的规律传承给后世子孙。
这里有意思的事就是”规律“!那么规律是什么呢?规律就是顺应自然,顺应四季,顺应伦常,顺应天道。我们自诩为“高级动物”已久,以万物主宰的身份“主宰”了太多违背规律的事。
想起《核客帝国》里一句台词。”人类不是哺乳动物,是地球的病毒。因为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会顺应“规律”而活。只有人类在疯狂的掠夺。还称呼地球为“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