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起因:

人教版教材门事件,让网友认为国内存在第五纵队

新梗第五纵队耗材(新梗第五纵队耗材)(1)

人教版数学教材配图中充斥着对国人的丑化,纹身、性暗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输出等问题,已不仅仅是审美问题

俄乌冲突后,普京意有所指的公开提出“耗材”问题。“有一类人出卖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他们忘了,一旦这个所谓的更高阶层不需要他们时,那么他们就会像耗材一样被使用……”。

一、什么是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起源于西班牙内战期间,现泛称隐藏在对方内部的间谍。

出处:1936年10月,西班牙叛军和德、意法西斯军队联合进攻西班牙共和国首都马德里时,叛军将领拉诺在一次广播中扬言,他的四个纵队正在进攻马德里,而第五纵队已在首都等待。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根据西班牙内战的经历创作了剧本《第五纵队》,于1938年首次出版。《第五纵队》是个三幕剧,描写西班牙内战期间马德里的共和政府遭到佛朗哥叛军的包围。美国人菲利普·罗林斯和德国人麦克斯受共和政府保卫局的派遣,勇敢地潜入叛军的侦察所,抓捕了一个重要犯人,后来却让他逃跑了,随后抓到许多第五纵队成员。在严厉的拷问下,他们交待了同伙,使其他三百人被捕。罗林斯和他的助手麦克斯最后粉碎了叛军在马德里市内第五纵队的间谍网。该剧本是海明威一生创作中所写的唯一剧本,具有很强的自传性,男主角罗林斯就是以海明威为原型创造的。

新梗第五纵队耗材(新梗第五纵队耗材)(2)

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剧本《第五纵队》

二、什么事耗材?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普京公开提出“耗材”问题,显然是有所指的。

观察者网6月6日的一篇文章,《后沙月光:俄罗斯“耗材”们纷纷离开正被围攻的祖国》提到了一个新词——耗材。

普京说,西方当然会把赌注押在所谓的“第五纵队”身上,押在民族叛徒身上,押在那些在俄罗斯赚钱,但却在那里生活的人身上。注意,我说的“生活”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而且是思想上的,自觉奴性地“生活”……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的精神归属在那里,而不是在这里,不是与俄罗斯人民在一起,不是与国家在一起。“这类人准备出卖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他们忘了,一旦这个所谓的更高阶层不需要他们时,那么他们就会像耗材一样被使用……”

俄罗斯“耗材”有高级的,像丘拜斯、尤马舍夫等人,也有列昂尼德,还在关在牢里的纳瓦利内这种低值易耗品。“耗材”即有苏联时代留下的,也有后来用美国狗粮养成的。从俄罗斯目前情况来看,“耗材”大量集中在媒体界、法律界、文化界、财经界、教育界……

三、启示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亨廷顿曾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写道,

【“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的第五纵队已经行动,并在中国媒体、网络、文化教育等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前些年以南方系媒体的反政府论调为典型)。

  1. 从当前国内的人教版教材事件、俄乌冲突中的网络公知大V、舔狗们的表现看,国内特鄙视文化界、教育界、财经界等存在第五纵队和耗材。
  2. 要依靠、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开展对第五纵队和耗材们的斗争。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朝阳大妈、海淀网友、西城大妈、丰台劝导队的战斗力是实践证明了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斗争过来的,那是威力巨大的。

新梗第五纵队耗材(新梗第五纵队耗材)(3)

组织动员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无敌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