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成珈若

“在派出所民警的督促帮助下,全市各类重性精神病患者已经全部落实专人管控和医疗措施,其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已肇事肇祸、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共139名,他们目前的情绪都比较稳定,也已经恢复了自主生活能力。”6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永城市中原医院5楼的管理救治重性精神病人托管区,托管区主任贾亚亚正指导护士为患者做脑功能治疗。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一年总结(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如何管理)(1)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自2019年起,永城市公安局探索完善推动“三三”工作法,联合民政、医疗等相关部门扎实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服务管理及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他们的社会危害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一年总结(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如何管理)(2)

明确三个主体责任,确保协调有力

为了加大协调、协作力度,派出所、民政局和中原医院三个管控服务主体协同作战、各负其责。派出所落实辖区民警包保责任,对全市所有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全面掌握患者生活、治疗、病情状态,切实防范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案事件发生;民政局负责患者的救助和服务工作,有效保证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解除了部分患者住院治疗的后顾之忧;中原医院负责患者的收治和管理工作,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优质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记者在管理救治重性精神病人托管区看到,所有的布局都经过用心设计,整个托管区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病房、接待室、集阅览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等,医务人员按时提醒患者吃饭、服药、锻炼以及接受脑功能治疗、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所有患者都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排队、积极配合。

此外,病房与办公区之间采取了隔离措施,设有监控室和应急报警装置,还增加了4名保安轮流值勤,为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多样化的就医环境。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一年总结(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如何管理)(3)

细化三个等级管理,确保精准服务

“我们专程前往湖南省强制医疗所和长沙市拘留所学习借鉴管理经验,制定完善了十几项工作制度,还选出了13名优秀的医务人员轮流值守,约束全体医务人员按规章制度办事,避免出现任何差错。”采访中,贾亚亚告诉记者。“这里没有任何歧视,每一位患者在这里都可以逐渐控制病情,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康复治疗逐步回归社会。”

据了解,按照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永城市公安局把五级精神障碍患者分为重性、无人管理和病情较轻三级落实管控措施。对有肇事肇祸史、有可能造成现实危害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动员监护人将其送院治疗;对个别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不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监护对象存在严重现实危害的,由市公安局依法提请强制医疗;对生活无着落、流浪街头的精神障碍患者,由辖区派出所民警引导护送到民政局救助站妥善安置,如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则联合民政局将其送院治疗,以消除危险因素;对病情相对较轻的精神障碍患者,各派出所与其监护人或近亲属签订责任书,督促其严加看管,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的,督促其所在单位、社区、村委会履行监管职责,辖区派出所民警会定期进行回访。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一年总结(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如何管理)(4)

建立三项机制兜底,确保妥善救治

为确保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永城市公安局牵头建立医疗救助、多部门联动和人性化服务等三项长效机制。建立民政、医疗、医保等联席会议长效机制,及时通报工作情况,会商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全市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到位;市委、市政府持续实施“党晖温暖”十大帮扶行动,每年下拨专项救助资金300万元,确保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开支和医疗费用报销后的差额部分均由政府承担;指定中原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承担全市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集中治疗工作,此外,先后组织监护人到托管区参观、了解治疗过程,从而获得监护人的认同和理解,夯实配合治疗的感情基础。

“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和日常生活用品花销要达到2万元左右,对我们这些困难家庭是很大的负担,幸好有政府的帮助,真是感谢党和政府。”患者家属李先生说,“在民警的上门劝说下,我们一家人同意把父亲送院治疗,现在老人的病情已经从反复无常到逐渐好转,还学会了叠被子、下象棋,相信再过不久就能够出院。”

编辑:刘梦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