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1)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前的最后一条微博,好像一份“时代病”的诊断证书。

被转发近30万次、评论20多万次,无数网友聚集在这里,哀悼一个年轻鲜活生命的逝去,但似乎又不止于此。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2)

如果说事情刚发酵时,与之共情的人主要是同样困在科研中的研究生们;

昨天深夜开始,一篇名为《大连理工的悲剧发生后,读博又休学的我有些话想说》的文章则点燃了一种范围更大的、更隐秘的焦虑。

作者@毕导 在文中剖析了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但却是这样一句话,引爆了并不是人人都搞科研的朋友圈:

“优秀的人难以接受自己的平庸,因为他们自省意识强,但能力又可能不足以改变现状”。

优秀与平庸的对照,无力摆脱困境却不得不认输的无奈,又一次让朋友圈陷入了当代宇宙终极之问:

人到底可不可以活得平庸一点?

01

年轻人正在自认平庸中“认怂”

最新版心灵鸡汤会告诉你:可以,且有必要。

那些年“不甘平庸”的信条和拼命到凌晨四点的传统奋斗经已经慢慢退场,如今评选互联网至理名言,它一定会名列前茅:

“人生就是三个阶段: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

仔细一想还真是,没有一个人生阶段逃得过。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3)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4)

没接受的,还在网上发帖挣扎

被成功学的鸡血刺激了十几年后,这届年轻人终于支棱不起来了。

今年李雪琴的突然走红,其实就非常能说明人们如今有多么渴求一个“与平庸和平相处”的公众形象

当然了,大家都明白李雪琴的学历、才能以及知名度压根就和平庸二字挨不上边,但架不住她在脱口秀表演中完美塑造了一个唉声叹气、佛系躺平的普通女孩;

采访中,她也曾多次剖析自己在名校经历过的痛苦迷茫,最终用插科打诨、半推半就的方式,给出了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答案:

向生活示弱,与自己的缺陷和解。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5)

当年卖猪肉的“北大屠夫”陆步轩,面对的可是完全不同的舆论评价。

尽管他最初面临的是没有分配到合适单位的处境,卖猪肉本质上也是在做生意,但这个决定得到的是社会的痛心疾首:堂堂天之骄子怎么能从事如此平庸的事业。

就在前几天,陆步轩在一个新生入学演讲上提到了自己的往事,和如今“研究生纷纷去送外卖、开直播、当房产经纪”,科研学术让位于世俗名利的现状。

他甚至反思道,“是不是我带了一个坏头”。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6)

但这次发言过后,网友的反应却普遍是一种谅解:

“研究生就一定要出人头地吗?做什么工作不过都是为了生活。”

与其说这谅解的是送外卖的研究生,不如说谅解的是自己。

就像这段时间,甭管你是在北京CBD做金融工作的都市丽人,还是在基层机关勤勤恳恳的小公务员,一天都是从“早安,打工人”的问候中开启的。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7)

在互联网上掌握着话语权的年轻人,用自嘲的方式抢过了“打工”二字的解读权。

或许是因为发现脑力劳动所谓的优越性渐渐不复存在,工作的重复性、机械性,让研究生学历也难以让自己在同辈中显得有多出色。

很显然,整个朋友圈越来越呼唤“和自己的平庸和解”,是一种必然。

就像之前丧文化、佛系青年这些概念的流行,当问题出现,年轻人是用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告诉大家的:

只要我先承认了自己平庸,就没有人能再有资格指摘我的平庸。

事到如今,什么虚头巴脑的帽子都不需要了,还是直接承认“我就是不行”好使。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8)

02

“嘴上接受,

但我依然无比害怕平庸”

但一个悖论由此出现了:如果大家真的都说到做到了,这世界怎么还是如此神经紧绷,随时就要崩塌?

比如,一个大学生可能今晚在朋友圈一时有感而发,但第二天的太阳升起后,还是很难坦然接受自己是宿舍唯一一个保研失败的人;

最爱发“爷就是废物”表情包的人,当同学通过了简历初筛而自己没有的时候,或许仍会怀疑“我真的很废”。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9)

唯一的答案就是,我们嘴上说着“我要接受自己的平庸”,其实根本接受不了。

它更像是一张只存在于社交网络的空头支票,人们越是在口头上信誓旦旦,其实越是对自己的平庸束手无策。

毕竟从大环境到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其实都默认的是:

“你不可以平庸”。

为什么?因为平庸太让人害怕了,它意味着在这个社会里没有核心竞争力,意味着随时可以被替代。

在人们的视野里,它是35岁被后浪挤走的程序员,是换个人写也没什么区别的新媒体小编,是参加了五次选秀还是没人记得的练习生。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10)

除了这人尽皆知的竞争压力,平庸在当下显得如此可怕,或许还因为这一代人是长到了半截,才突然被告知“你得加油超车了”。

80后作家双雪涛曾写道,他再普通不过的父母,将未来押在了他进入重点中学交的9000块择校费上。

在经济并未腾飞的年代,一个年轻人的出色和父母咬牙掏出的家底,意味着他“将成为这个三口之家的唯一希望”。

10后的童年,则正在经历着用大量金钱把人生起跑线往前多推一厘米的竞赛,“不要掉队”就是大多数父母唯一的期待。

夹在中间的这代年轻人,普遍在成长中并未背负着家庭命运的使命感,也不会对出人头地抱有多大的期待,毕竟这显然已经不是仿佛下一个马云随时可以轮到你的时候;

同样,他们也没有从幼儿园就开始以竞争为目标的人生,却在即将踏入社会的几年间,毫无准备地被卷进了这个疯狂的车轮。

于是,唯一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就只有“我怎么着也一定要比别人稍微好一点”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11)

“别人”不是身边的同学或同事,而是被一个个标签划分出的相对封闭、却让人觉得应该往上再够一够的领域。

比如前段时间被热议的二本学生的悲欢,就是一个不身在其中就不知其味的堡垒,当下的一个重要跃升方式就是考研进入一本甚至985高校;

而985废物小组,又是一个越过了“高考成绩门槛”才配抱团的圈子,已经在往个人价值的重建上超脱了。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好一点”其实已经是一种要超脱出自己现有阶层的野心。

在这个体系里,浑浑噩噩的平庸当然让年轻人无法忍受。

因为重点不是“不如别人”而已,而是永远拿不到下一个赛道的入场券,永远看不到期待中的可能性。

上升通道不仅在收紧,而且它鸡贼地用这个让人不快的词语指向了每个个体的自尊心:

你爬不上去,是因为你太平庸了。

03

“从优秀滑到平庸”

或许是个伪命题

如果说只有一件事是比“爬不上去”更令年轻人恐惧的,那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种挣扎——

本来爬得好好的,却发现自己从“优秀”坠落到了“平庸”。

害怕落差感带来的自我怀疑是人之常情,但是一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问题是,谁承诺了在求学的高峰上奋勇攀登,就不会在其他的维度上坠落呢?

究其根本,我们的社会和教育系统,对于“优秀”的定义和达成它的路径,实在是太狭窄了。

在人们的共识中,优秀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是努力读书、勤奋吃苦,最终在争夺分数的体系里表现得更好的人。

我们的教育会把最好的奖赏给予这种“优秀”,却从来没有指出,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并不足以让人一辈子都不会发现自己也有不行的时候。

几年前“读书无用论”曾甚嚣尘上,如今对“成绩优秀”的神化又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

除了向着这种优秀靠拢,我们无法自处。

在这次自杀悲剧引发的反思中,许多人都意识到了这种缺失:

我们在学校里很难学到,有一天生活不再以分数为纲之后,该拿什么衡量自己;

也没有一种教育方式会费心教我们,平凡的生活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12)

人们只会看到,明明99%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但当下的价值判断越来越少珍视平凡,越来越多渲染平庸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

这两个词有区别吗?或许在字典里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可是却在人们的评价里有着微妙的差别——

我们有时会称颂平凡中也有伟大的闪光,因为它有着一种主动接受生活本质的坦然和从容;

却决不会去肯定平庸,因为它只代表着在比较中落于下风后不得不接受现实的不甘。

甚至在很多贩卖焦虑的语境里,一切的平凡都要被混淆为致命的“平庸”,让人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困惑里愈发找不到生活的支点。

从这个层面来说,人人都挂在嘴边的“接受自己的平庸”,其实重点只是前四个字:接受自己

《瑞克和莫蒂》有一集里,天才瑞克对他的聪明人女儿说:

“宇宙就是一头野兽,他以平庸的人为食,创造出无数的白痴只是为了吃掉他们。

聪明的人有机会爬到峰顶,骑在现实背上,但现实会不停地试着把你甩下去,并且它最终会成功的。”

虽然我们都不是这个智商过人的聪明人,可是又有谁不是在试图驾驭自己的这头“野兽”呢?

去吧,试着给你的宇宙套上缰绳吧,在被“平庸”二字吓倒之前。

接受自己的平庸不丢人 接受自己的平庸(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