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是湖南省常德市管辖范围内的一座县城,被誉为湘西北的门户城市。自古以来,石门县这一地区就是汉族和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一个地方。在古代,石门属于非常偏僻的地方,到现在石门县地区一些山区依然非常偏僻。在这样的环境下,石门县地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信仰文化,这种文化是南迁而来的汉族和土家族苗族文化的融合。

石门原始村落(敬土地敬古树的石门县)(1)

说到石门县地方文化习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石门县的敬土地和敬古树。

石门地区生活的先民们在繁重的劳动中让他们有了原始宗教信仰,这些石门县的先民神话土地、崇拜土地。石门县的地盘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土地神,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土地菩萨”,简称“土地”。石门先民这种神话土地、崇拜土地的原始宗教习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石门原始村落(敬土地敬古树的石门县)(2)

在石门人眼中,土地神是法力无边的神仙,石门人认为土地神掌管五谷的生长,掌管风调雨顺,更重要的一点土地神掌管人的生死疾病祸福。因此在石门县地区,可以到处看到土地庙。据说石门县的易家渡镇有大约二十多座高大雄伟的土地庙,这些土地庙建设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都保留完好。石门县的土地庙可以说是随处可见,随到随拜。一座土地庙,往往成为一个村镇的保护神。

石门人除了敬土地,还有植物崇拜的习俗,就是敬古树。石门人的村寨如果有如果有生在百年的大树,那么这棵树就成了忌讳,因为不能砍,也不能折断树枝,如果违背了会惊动树神,惊动树神对石门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石门人认为这会带来灾难。所以在石门的很多乡镇,上百年的大树下都会有一座小石屋,小石屋是用来祭祀树神的,石门人祭祀树神以希望树神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家庭和睦、早发财。

石门原始村落(敬土地敬古树的石门县)(3)

石门人认为大树是“灵”的所在,石门县有许多关于树神显灵的故事。覃氏是石门县最主要的姓氏之一,传说覃氏的祖先感受过白花树树神的显灵,所以石门的覃氏崇敬白花树,覃氏把白花树称之为“菩舍树”。石门覃氏为感念白花树的显灵,往往在有百年历史的白花树下修建祠堂,石门覃氏将祠堂命名为“白花堂”。

石门人对于树神的保护可谓是中国对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熊猫。石门人对树神往往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定期的培土施肥,树的四周修建围栏,时刻盯着防止其他家族的报复破坏。

每当到了重要的日子,外地打工返乡的石门人参与庆祝活动。比如石门覃氏子孙返乡后要对白花树行叩拜礼,祭拜的人越多叩头的人也就越多。进行完叩拜仪式后,石门覃氏就要围着树神放鞭炮,跳毕兹卡舞。毕兹卡舞是湘西最古老的舞蹈之一,石门先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跳的舞就是毕兹卡舞,毕兹卡舞可以说是湘西地区石门地区的文化活化石。覃氏子孙围绕菩舍树跳毕兹卡舞就是为了祭祀树神,期待树神保佑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