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进物分为“胡”“番”“洋”三大类,分别于3个时期主要引自中西亚(两汉、两晋直至隋唐时期)、美洲(宋元至明末清初时期)、欧洲(清代中后期)。

我国的内海主要有什么(我国引进物分为)(1)

《诗经》中提到的200多种瓜果蔬菜,我们今天能吃到的只有20种左右——而且其中大多还是野生的。据《氾胜之书》 和《 四民月令》 统计,我国汉代栽培的蔬菜也只有21种,到魏晋时期缓慢增加到35种。随着对外交往不断增多,到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我国端上餐桌的瓜果蔬菜已经增至176种。这些增加的绝大多数是从世界各地引进的。

我国的内海主要有什么(我国引进物分为)(2)

我国引进物分为3个阶段:

一、两汉、两晋直至隋唐时期,从陆路引入的作物种类,多数用“胡”字标明。

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侯并称诸夏与中国,周边各族则被统称“胡”。两汉时期到西晋末年的“五胡”,就分指匈奴、鲜卑、羯、羌、氐这几个大部落。

隋唐时期,由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胡”进一步引申为西域诸国(包括天竺、波斯、大秦等)。来自这些地区的商人统称为“胡商”,由他们带来的东西也都会被冠上一个“胡”字。比如白居易在诗中曾提到风靡中原的西域面食“胡饼”。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蒜(大蒜)、胡荽(香菜)。此外,还有胡瓜(黄瓜)、胡萝卜、胡豆、胡桃。

我国的内海主要有什么(我国引进物分为)(3)

这一时期,还有以“西”字开头的(指来自西域),如西瓜、西红柿。

二、宋元至明末清初时期,从域外传入的作物多冠以“番”字标明。

宋元至明末清初时期,从域外传入的作物多冠以“番”字,表示是由“番舶(外国海船)”带来的。

我国的内海主要有什么(我国引进物分为)(4)

带“番”的作物,往往是从闽粤地区流传开来。根据闽粤地区的方言,外国人被称为“番人”。随着世界航海大发现,原产于美洲大陆的许多瓜果蔬菜都在明代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今天的番薯(红苕)、番茄、番石榴(石榴)、、番木瓜(南瓜)、番椒(辣椒)、番豆(花生)、西番菊(向日葵),都是这一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

我国的内海主要有什么(我国引进物分为)(5)

这一时期,还有以“海”字开头的,寓意来自海外,如海椒(辣椒)。

三、清代中后期传入我国的各种物品,多用“洋”字冠名。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清康熙初年),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我国的内海主要有什么(我国引进物分为)(6)

相对于我国的手工产品,西方机械制造的产品便被称之为“洋货”。如,洋布(机织布)、洋钉(铁钉、钢钉)、洋马儿(自行车),以及出洋相、西洋镜等。当然也有农作物,如洋芋(马铃薯、土豆)、洋白菜(卷心菜、莲花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