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三】

近代学者胡适先生说过:“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在旧中国,正如大家知道的一样,虽说“穷文富武”,可是“文也好、武也好”,喜欢习武的人还是穷人为多;从家境来看,“穷也好、富也好”,习武的人还是以家境贫寒的人为多。

无论家境如何,有一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喜欢习武的人,都是一腔热血的青年。他们或是受父辈的影响;或是受民间神奇传说的熏醄……从此踏上了习武之路。

当然,所有习武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梦想:都在做着強者之梦,期冀着通过练武把“自己铸造成器”,藉此图变而破茧成蝶……

李老师原藉是山东莱西院上村人,自小习武。后来怀揣着梦想,进入了“外面无奈的世界”。来到了东北,在东北边习武边打工……

谈到这段经历,老师总是动情地说:“在外面闯荡是很不容易的,什么人都能遇上;但是,你会功夫,有两下子,心里就稳当的很……”

良师解惑篇心得体会(师恩难忘话家常)(1)

「上图:李老师八十多岁时的照片,仍然目光炯炯有神,满头黑发……」

“在外面闯荡,有很多的麻烦和无奈。有的人越混越差,直到病死老死街头;有些人不服输,咬着牙却越混越好。练武的倒有个好处:“人不亲艺亲,艺不亲刀把子亲。”碰面一谈,哪门哪派什么人,老师的大号,一般的都会给个面子的,就好说话了……。”

“身上有点功夫,会两下子,那就艺高人胆大些了,其实还是好人占大多数人的,那个年代(指旧中国)也一样,肯吃苦出力还是能吃上饭的……。”

是的,无论在哪个年代,或者在哪个国家,好人总是占大多数的;只要肯吃苦熬的住,困难总会过去,好日子也会到来。

当说到怎样一边打工一边练武,在时间上怎么安排;或者离开老师的时候,自己怎么练的时候,老师说了许多……

一、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1. “行走坐卧不离这个”,练武的人都知道“这个”的重要性。因此自觉的“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2. 在拳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在生活中的时间是充裕的;在工作中的时间可以挤出来的;时间不在多少,就看你练不练了!
  3. 拳场上练套路;私下里自己练腰腿基本功,手脚的灵活性、眼睛和大脑的瞬间反应……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自己练的。
二、创造条件、土法上马也要练。
  1. 腿部力量:半蹲走、马步桩、背负重物单、双腿起落;平举、高举腿耗功……等等。
  2. 腰胯力量:负重是最好的方法;弯腰后仰、左右旋转、倒立、耗腰等等……
  3. 臂部、手腕、手指力量:这部分的练习方法太多,凡是日常工作、生活中都能练到……如:抓坛口,扔抓沙包,抖大杆拉皮条……等等。

良师解惑篇心得体会(师恩难忘话家常)(2)

三、弹跳能力和平衡能力:
  1. 独立桩:左右独立,另一条腿收起、半屈、全伸直;脚尖或蹦直或勾起、或里勾或外撇……等等。
  2. 弹跳能力:在院子里蹦土坑(挖一土坑从里往上蹦),由浅入深;在家中蹦凳子面、椅子、桌子面;蹦时猛脆落时轻柔,全在一吸一呼中……等等。
  3. 弹跳能力与平衡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很多人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以致于以后的全身协调性岀现缺陷。
四、速度和发力动作的协调一致

这些方面进行训练,只要有心,都是可以时时处处自己练的……(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

“功夫无息法自修”,一个真正的武术教练,都会希望自己的学员成材的,他们恨不能倾囊相授;可是学员总是期盼着绝招和秘籍,幻想着一夜成才,这怎么可能呢?

而事实证明,各行各业都是那些肯下笨功夫的人,才是熬到最后成功的人。

良师解惑篇心得体会(师恩难忘话家常)(3)

『上图:老师八十多岁的动作照,依然能够看出拳法的严谨和内涵的力道……』

习武人是不是要练什么暗器防身?谈及此事老师总会呵呵一笑……

真正经过努力训练的习武人眼明手快;手、眼、身、法、步……外七星、内外六合归一,身法高度协调,这个就是明器与暗器的存在基础;暗器则随手即是。比如:沙石、土坷垃、小木棒、小木板,……等等,这些防身足够了。

【一】练甩小石子,重点是准头。要天天挤时间练;要正手甩、反手甩,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甩;多运用手腕和掌指的力……

岀门时口袋里装三、五粒鸽子蛋大小的石子即可。(这是最方便实用的暗器,准头好二块就够)

【二】一条大毛巾,必要时沾水拧半干。这个好处就太多了……。有悟性的自会用,否则说之无益。

【三】这两样东西的发力,都源自于脚下和腰胯劲;甩石子,用手腕抖,动幅极小,可暗劲很大;甩毛巾,臂力需活,手腕要顺,回劲要暴,犹如鞭梢……。

老师经常说:拳术这东西“逢君子不教过也,遇小人而教罪也”。看来传统武术的精髓,也都是这样子与世俗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殆尽……这也许就是无奈吧。即是人生的无奈;也是世界的无奈……。

良师解惑篇心得体会(师恩难忘话家常)(4)

李老师是上世纪的一九四一年,四十岁左右(1901年生人)的时候,来到青岛传播七星螳螂拳的;经历了雨雪风霜,曲折坎坷而初心不改,培养岀了一大批武术人才。

老师的学生中有:科学家、武术教授、大学老师、名演员、企业家和大批的武术教练……在国内的、国外的,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都说岁月催白了头;可老师九十二岁辞世时,滿头黑发依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武术大家的善始善终。

他老人家经常自称为:“铁头”,也许是吧!不但是,而且是铁骨铮铮,浑身充满着浓浓的爱意和温暖;把自己的所有,化成了润物无声的绵绵细雨,滋润着武林而硕果累累……。

……… ……… 《未完待续》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李老师在青岛五十多年的教武生涯,深得学生们的爱戴,政府的肯定……在下篇文章里叙述。)

良师解惑篇心得体会(师恩难忘话家常)(5)

『对传统武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一起分享和交流国内外的武术状况和人物及亲身体验和心路历程……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点赞和留言,谢绝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