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司马南倒联锤杨柳”的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我也发了一些微头条和文章,旗帜鲜明地支持司马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所有的原罪是什么 某想真正的原罪?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所有的原罪是什么 某想真正的原罪

所有的原罪是什么 某想真正的原罪

现在,“司马南倒联锤杨柳”的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我也发了一些微头条和文章,旗帜鲜明地支持司马南。

某想内部当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管们薪水脱离国情,实在太高,平均三千多万;27位高管里有14名外国人;科技研发投入太少,不足3%;一样的产品国内卖的比国外贵;洋买办;等等诸多问题。

但是,这些都是公司治理问题,并不是法律问题。

所以,司马南锤杨柳的大招就是“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但是,这个大招虽说是大招,但当初某想企业改制的时候,它的国有大股东中科院的领们们可不是傻子,也不是呆子,那个个都是聪明绝顶的大人物。

他们肯定觉得改制对某想有利,对中科院也有利,双赢的结局。

再看看中关村的其他明星科技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清华同方之类的大名鼎鼎的清北校办企业,现在无不陷入泥潭,举步维艰。这更显得某想活得的实在不容易。

我在这里没有一丝一厘为某想辩护的意思。我只是在想,我们既要纵向回顾历史,也要横向比较其它企业的经营情况。

我也是一直在思考,某想为什么不能成为像华为一样的企业?

难道它背靠中科院计算机所,都不能研发出科技产品出来吗?

终于,也就是今天,我突然想明白了。

为什么某想没能成为像华为一样的科技企业?为什么某想一直在走“贸工技”的道路?

因为某想在前进的道路上抛弃了科技,抛弃了科研人员,所以它一直缺乏科研的大心脏!

众所周知,某想起家时,倪光南院士是首任总工程师。在倪院士的主持下,研发了“联想汉卡”,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当时最著名最畅销的科技产品。随后,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确立了公司的主营业务,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假如世界缺少了联想,人类将会怎样?”当年这句广告词响彻华夏,震耳欲聋。

如今呢?破鼓万人锤啊!

某想的第一桶金,就是依靠联想汉卡、联想系列微机这样来的。正是依靠倪光南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辛勤付出,奠定了某想的基石。

然后,就悲剧了!某想1999年第一次改制前,倪光南院士被彻底扫地出门,一点股份、一点分红权也没有。随后中科院给了管理层35%的分红权。这管理层里面一个科研人员都没有。

是不是很魔幻?可惜不是,这就是事实!

从此,某想就从一家著名的科技企业逐渐堕落,堕落成今天的这个模样。

对某想有巨大贡献的倪光南院士,都这么被扫地出门,那其他的科研人员会怎么想,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估计是有本事的赶紧跳船,到别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去发展;没本事的只有混日子了。

我想,这应该就是某想缺乏科研基因的肇始吧!

如果,某想能正确对待倪光南院士,想必倪院士还能继续率领他的团队,研发出更多更好的科技产品。看看现在的华为,当初在某想面前实在不算什么,也就是一个小弟弟而已。

这一切都让人不胜唏嘘啊!

所以,回到主题,某想真正的“原罪”到底是什么?

它的原罪就是,无情的剥夺了倪院士的科研产品和巨大贡献,剥夺了倪院士本该拥有的股权!

从此,某想在科研的道路一蹶不振,只好走别的道路了。

(个人观点,希望与大家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