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
一、古诗词常见的六类题材
1.送别怀人诗
(1)标志:标题会出现“送”“别”“赠”“酬”等字。
(2)意象:诗词中会出现“杨柳”“行舟”“劳歌”“长亭”等意象。
(3)情感: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借送别表明自己的心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4)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物喻人、心理刻画、烘托、想象、以乐景衬哀情。
2.羁旅思乡诗
(1)标志:标题会出现“舟”“望月”“忆”“寄”“行”“思”以及中秋、元宵、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
(2)意象:月亮、鸿雁、秋风、杜鹃、高楼、危栏等。
(3)情感:通过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感念亲情,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人生感叹,抒发年华易逝的苦闷;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虚实结合、以乐景反衬哀情等。
3.边塞征战诗
(1)标志:标题往往含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词。
(2)意象:一般会出现“塞下”“边城”“烽火”“羌笛”“关山”“月”“大漠”等词语。
(3)情感: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权者无能);主和思想(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4)手法: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以乐景衬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山水田园诗
(1)标志:写山水风景以及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
(2)意象: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3)情感: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现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手法: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白描,或渲染,或动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听结合。
5.怀古咏史诗
(1)标志:标题中会出现“咏史”“怀古”及古迹名、古人名等。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等。
(3)情感: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写昔盛今衰,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4)手法:古今(今昔)对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6.咏物抒怀诗
(1)标志:标题为所咏之物或者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为题目。
(2)意象:单纯的某个事物。
(3)情感:寄寓诗人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讽喻讥刺。
(4)手法:正侧结合、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托物言志。
二、古诗词常抒的八类感情
1.忧国忧民之情
体验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制度的腐朽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痛楚。
2.建功立业之情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赤诚献身的心声等。
3.思乡怀人之情
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革命战友的思念,难舍难分的惜别。
4.寄情山水之情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5.感时伤逝之情
昔盛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与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悠长寂寞的思念。
6.热情赞美
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对亲情、爱情的赞美。
7.人生梦幻之感
抒发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
8.吟唱自然
自然的美妙,大地景观的美等等。
三、常用的感情基调术语
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忧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欢快、向往。
[典题导学]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
【题型分析】 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就是在理解诗歌描写对象的基础上,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评价。从近几年的高考卷来看,真正要求专门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概括的试题基本没有,但是不管何种鉴赏题型,都会涉及诗歌的情感。
例1 [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 概括诗人的情感是诗词鉴赏的热点题,本题只要求概括并未要求分析,因此答题时要尽可能全面。“诗情应更远”暗示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誉;“醉中高咏”暗含诗人对友人不受重用,不得不做闲人这一境遇的同情与关切,并有劝勉之意;“有谁听”表明友人身在和州知音难觅,并暗示远方的自己理解友人的心意,是友人的知音。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张籍(767?—830?),字文昌,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和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张籍的友人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遭人攻讦而失势,接连被贬放。长庆四年夏,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的诏书下达。张籍听说刘禹锡被贬到自己的家乡和州,于是给刘禹锡写书信,并附上了这首诗。
【诗句注解】
我和你分别多年,现在你依然在外郡任职,在美好的春光里自酌自饮。我猜你送客的时候会特意在沙口堰观望,(有时)还会登上水心亭欣赏美景。清晨江上的水汽白茫茫一片,雨后的山川苍翠明媚。我猜你看到如此美景定会诗情大发,可惜除了我谁又能听到呢?
【诗意赏析】
首联出句,既叙述与刘禹锡的离别之情,也惊叹于他的谪贬宦途。张籍时任主客郎中,而此时刘禹锡还在外地任刺史。一个“犹”字,既是惊叹,也有几分无奈。
颔联承首联出句展开,当然这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诗人想到,刘禹锡会在沙口堰送别客人,在水心亭看花赏景。沙口堰与水心亭都在和州,和州又是张籍的故乡,所以如此情景诗人便不难想象。诗中用曲笔写出了刘禹锡遭谪贬后怀才不遇的无奈。
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尤为精警。这一联,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山水风光。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此联中的“白”和“青”二字,一个写出江上水汽的氤氲,一个写出雨后山川的苍翠明媚。诗人试图以写景来安慰这位远在自己家乡的朋友,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尾联中“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是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有谁听”三个字以问句收束全篇,给读者留下许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深处和州偏远地区,纵有满腔抱负也难以施展,对刘禹锡的境况,诗人不免有几番怀才不遇的同情和慨叹。“醉中高咏”只有诗人知道,所以,只有诗人能够知晓他的心声,可以说,诗人也是刘禹锡远在千里之外的知音。
题型二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
【题型分析】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中的形象传达出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的态度、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
所谓“评价”,是在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还有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注]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临江仙〕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历任要职。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解析】 解答这道题目,可以结合对“无端良匠画形容”“只疑远赴蟾宫”“看我碧霄中”等词句的具体分析,从中概括出作者的人生态度。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侯蒙(1054—1121),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徙襄邑。擢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宋徽宗崇宁间上疏论十事,迁侍御史,改户部尚书。大观四年(1110),除同知枢密院事,进尚书左丞。政和六年(1116),为中书侍郎(同上书)。次年十月,罢知亳州,徙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68,谥文穆。
【诗句注解】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做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
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诗意赏析】
这首词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风筝来写个人的志向、意愿和理想。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是自问亦是自答,自己其貌不扬,又年长无所成就,人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修养才学、志向抱负谁又能看到呢?不为人理解相信,当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写风筝也是写词人的志向。词人借风筝却写出了“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的志向。“才得吹嘘身渐稳”,是写风筝已飞上天空迎风飘举的样子;“只疑远赴蟾宫”,是词人借风筝来表明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去“蟾宫”折桂,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雨余时候夕阳红”,是写雨过天晴,傍晚时分夕阳无限红。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样也是词人所遭受的人生的风雨。“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表面是写绘有词人形象的风筝飞翔于碧空之中,平地上的人们都在观看;其实是借风筝飞翔碧空来表达自己的不凡志向。
[解题指津]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明确如何考
1.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设问形式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试比较两首诗中的不同情感。
(3)××句(××联)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简要分析诗人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感情(心情)。
(5)变式问一:本诗通过××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试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变式问二:诗中××词或××句表达了××种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2.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的设问形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事件持有怎样的态度?
(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变式问一:诗歌是从哪几方面对××作出评价的?变式问二:诗中××与××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明白如何思
1.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解题思路
(1)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陆游的《书愤》,一个“愤”字,可以看出诗人要抒发激愤之情;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达的是惜别之情。
(2)抓住题材类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有大体相同之处。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多写离情别恨和深厚友情。
(3)抓住注释
有的注释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略作分析:
注释分类
所暗示内容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诗人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4)抓住关键词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两个字词就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了这类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比如诗眼及其他含有“愁”“怨”“愤”“恨”“忧”“凄”“喜”
“乐”“思”“冷”“泪”“闲”“怆”“怅”等直抒胸臆的词语。
(5)抓住典型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所以必须注意分析诗中意象,从而揣摩诗人情感。比如南宋李清照《声声慢》中借“黄花”“梧桐”,来抒发自己孤寂的感情。
(6)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现“乐情”,“哀景”则表现“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7)抓住典故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一般来说,诗人使用典故,常常是借典故的特定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就借廉颇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忧虑。
2.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的解题思路
(1)从整体上把握。任何一首诗的观点态度都离不开每个句子,每个句子又是诗歌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不能断章取义,即使相关句子观点态度的分析也要结合全诗分析。
(2)观点应客观,不能绝对化。回答“观点是非型”题目时,视具体诗歌,可同意也可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因诗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出现言不及义的现象。也不能用诗人某一首诗的内容来套用另一首诗。
(4)对诗词作品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
三、熟悉如何答
1.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具体诗句,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步,概括情感〔要概括的感情=情由(感情产生的原因)情境(感情产生的境地)+感情基调〕。采用的作答形式是“通过描写……抒发了……”。
2.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者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即学即练]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杂 诗
[晋]左 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①临前庭,嗷嗷②晨雁翔。
高志局③四海,块④然守空堂。
壮齿⑤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①〔披轩〕开窗。 ②〔嗷嗷〕哀鸣声。 ③〔局〕局促。 ④〔块〕孤独。 ⑤〔壮齿〕少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表达了诗人孤夜难眠,抱负未施展而老之将至的愁苦、悲伤和无奈之情。诗人孤夜难眠,望月徘徊兴叹,诗人志比天高,放之四海都觉得不足为用,可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岁暮”而功业未成,心愿难了。这种壮志未酬就走向暮年的失落悲凉,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
【解析】 解答此题,应分析并挖掘诗句的深刻意蕴。重点是思考诗人为何“披轩临前庭”,“雁翔”“嗷嗷”意味着什么,“局”“块”“守”“不恒”“慨慷”这些词语的内涵是什么。“高志”表明诗人有远大的志向,“岁暮”表明诗人已老。明确了这些内容,便不难得出答案。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左思(250?—305),字太冲,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这首诗,李善注云:“冲于时贾充征为记室,不就,因感人年老,故作此诗。”左思是在时节变换、夜不成眠之时,感叹自己志不得申和老之将至。
【诗句注解】
秋风是那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原本柔软的枝条一天天变硬,绿叶也一天天变黄。明月从云边露出,洒下皎洁的月光。打开轩窗面对前庭,早飞的大雁嗷嗷叫唤。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只能孤独地守空堂。少壮不能长存,倏忽之间已经衰老,时常让我激愤感叹。
【诗意赏析】
左思这首《杂诗》借秋咏怀,抒发了自己贫士失职的暮年凄凉。“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冽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肃杀景象。诗中秋的萧瑟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伤感,秋的物象凋零与诗人生命的凋零相映照。诗人满腹经纶且有远大抱负,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不得不退居家中。诗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的失落,所以发出了“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的悲伤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宋]淮上女[注]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淮上女〕金兵南侵,掳走了大批淮上的良家妇女,词人即是其中之一。
请简要分析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①对金兵入侵之恨;②对南宋政权软弱无能之恨;③被掳北去的痛苦心情;④为被掳之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忧愁;⑤对故乡的爱与恋恋不舍之情。
【解析】 理解词作的思想感情,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句,而应从标题、词本身、注释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从注释看,可以分析出两种思想感情,词人是南宋国民,遭难之后自然对南宋和金都有愤恨之情。从词句看,上阕主要表达被掳北去,不得不离别故乡的沉痛心情。下阕从“遮断行人东望眼”看,又含有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之情。所谓“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都是写向北走的时候的情况,则一定含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心。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淮上女,字面意思是指淮水边的良家女子。《续夷坚志》中曾记载南宋宁宗嘉定年间,金人南侵,掳走大批淮上良家妇女之事。词人即是其中之一,她于泗州客舍题写了此词。另有同名词《减字木兰花·淮上女》,表现了被掳女子的屈辱与悲愤交加的沉痛心情。
【诗句注解】
淮上女在永别故乡之际,依恋地目送着故乡的山山水水。淮山隐隐,淮水悠悠。千里山峰,云烟缭绕;万顷烟波,波涛缥缈,山山水水都充满了仇和恨。
旅途是那样漫长,千山万水遮住了故乡。她泪眼模糊地不断回顾故乡,面对暮春的晚景,无限的旧恨新仇,一齐涌上了心头。
【诗意赏析】
整首词取眼前景,喻胸中情,随意贴切,不加雕饰。一、三两句摹山范水较为一般,二、四两句倾注词人沸腾的感情,使山河为之变色,极具感人力量。过片“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词人眷恋故乡山水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她离家乡越来越远,眷恋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东望眼”三字,真实地写出了被掳者被逼迫离乡,朝西北方向行进而不断回望故乡的情景,极形象地表现了她不忍离去的痛苦。面对着这一切,“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这恨,是指对金人南犯之恨,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无耻南逃之恨;这愁,是为乡土遭受蹂躏而愁,为被掳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愁。末句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形象。“有泪无言”,指她的一腔悲愤无处、也无人可以倾诉,只能和着泪水忍声吞下这时代加给她的深重灾难,这实际上也是对南宋投降派君臣的一种无声的谴责。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感五首(其三)①
[唐]杜 甫
洛下舟车入,天中②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③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受粮食转运和吐蕃进扰等因素影响,朝中有迁都洛阳之议。 ②〔天中〕指洛阳。 ③〔翠华〕指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对迁都的观点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对于迁都一事,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此诗中,诗人委婉含蓄地表明了这一态度:颈联两句通过对比,点明对巩固国家政权来说,最根本的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尾联进一步说明了皇帝要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负担,才能“长令宇宙新”。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概括出诗人的观点态度,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有感五首》,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这是其中第三首,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之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
【诗句注解】
洛阳居于全国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我近日常听说,洛阳的官仓里堆满了已经腐烂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翘首等待皇帝能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统治者)不要只着眼于巩固城池,而要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统治者还应躬行俭德,减轻人民的负担,要知道皇帝及其臣子本身就是掠夺百姓财富的盗贼。
【诗意赏析】
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开头两句是说,洛阳居于全国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这里所说的内容也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诗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条件。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这两句是说,洛阳的官仓里堆满了已经腐败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翘首等待皇帝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呢。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中,必有以百姓盼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说: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大的灾难!颈联“莫取”,就是“不要只着眼于”的意思。杜甫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认为,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来说,最根本的方法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切希望,显得特别语重心长。尾联提出建议,要求统治者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的负担。要知道,所谓的“盗贼”,本来就是皇帝及其臣子。诗中“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尾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性,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裴将军宅芦管①歌
[唐]岑 参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②。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夜半高堂客未回,只将芦管送君杯。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注】①〔芦管〕又名塞管,唐时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一种管乐器。 ②〔白狼河北、玄兔城南〕泛指辽宁中部一带地区,唐时为东北边防要地。
诗人在诗歌当中的情感态度前后有所不同,前八句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十二句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对边塞将士悲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对将军奢靡豪华生活的讽刺
【解析】 这首诗前八句写的是海树萧条、严霜满天、月色苍苍那样一个边地环境中的芦管声,其声凄清悲凉,传达的是戍边战士的忧愁;后十二句写的是珠帘高卷、红烛罗列、嘉宾满座那样一个将军宅邸中的芦管声,其声美妙精巧,传达的是将军高官们的欢娱。二者通过“芦管”贯穿起来而又在客观上形成鲜明对照。辽东将军于长安宅中作乐,洞箫、横笛听得腻了,边地的芦管便成了他们最为新巧别致的助酒之物,讽刺之意寓于笔端。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诗句注解】
辽东一带九月时节芦叶将断,辽东地方的小孩儿们采制芦管。新制芦管声音清悲多么动听,一支曲子随着风儿飘满海边。海边一带树木凋零,天已下霜,吹起芦管声音嘹亮月色苍苍。驻守东北边防要地的士卒听到芦管声更添愁恨,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辽东将军长安宅中宾客云集,让那美女手持芦管吹起乐曲,欢奏芦管调儿啾飕胜过洞箫,曲子声多么幽远赛过横笛。半夜时分大堂之上宾客都没散去,只将芦管声声吹起把酒相劝。芦管声音精巧惊动路旁丝丝杨柳,又误导梅花朵朵飘下落向后园。座上客人爱听芦管不愿离去,高卷珠帘遍插红烛再整酒席。辽东将军乘醉起舞不肯罢休,吩咐美女捧起芦管再吹一曲。
【诗意赏析】
诗的开头四句写芦管的产地及其声音特色。前两句在点明芦管来历的同时,勾画出九月深秋、芦叶遍地、辽东小儿采制芦管的风俗画;后两句则写芦管声的清悲,并以“风飘海头满”来加以渲染;芦管的清悲,透露出边地的凄清和悲凉,以苍凉气氛引起全诗。诗的次四句承开头继续写芦管声音的凄清悲凉。前两句用萧索的海树、下霜的天空和苍苍的月色构成凄凉的边地景象来衬托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后两句则又以远离乡土、久戍边地的士卒们的心情来陪衬芦管声调的凄清悲凉。以下十二句写裴将军宅中酒宴之间吹奏芦管的情景。前四句先点出“辽东将军长安宅”这一地点及高堂美女、嘉宾满座的环境,然后以“啾飕”“窈窕”形容芦管声调之美妙。宴中之人只觉其动听,而不觉其清悲,与上文比较,已另是一副笔调。次四句进一步描绘芦管声调之巧。诗人巧妙地运用双关手法,把对曲调的描写与对景物的想象结合起来,既构成优美的意境,又突出了芦管曲调的无与伦比。最后四句写更阑人静,而宾主都没满足,芦管在无休无止地吹下去,诗歌也就在这种无休无止的芦管声调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