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过去有人预测全球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带来一些人对能源问题的担忧一样,曾经对人口增长的预测也让一些人对粮食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产生担忧。然而事实上的情况是,全球人口在增多但饥饿贫困的人越来越少,资源消耗在增大但资源到底会在何时枯竭还不好说。

在读过马西莫·利维-巴奇的这本《世界人口简史》之后,让人发现人口增长或者减少是个极其复杂的现象,我们固然可以用人口增长率来衡量大到全球小到一个村子的人口变化,人口增长率计算起来也并不那么难,知道了出生率和死亡率就能计算出来,作者在书中也列出了那个简洁的公式。然而,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却是极其复杂的。

个体变量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人口和经济同时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1)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让读者对人口增长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第二章和第三章则是写到疾病、移民、土地和劳动力等对人口的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写到欧洲、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的人口发展历史,最后一章则是对未来人口发展的预测。

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数据来对比分析说明人口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变化,有这样的大量数据,让书中的内容可信度大大增加了。然而,作者也在书中坦诚,有些数据是推算出来的,还有些数据的准确性存疑,最让人遗憾的自然是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丰富的数据来使用。在工业革命之前,官方的数据统计少得可怜,就算是统计了上千年人口数据的中国,其数据也无法原原本本反映当时的实际人口。

作者在书中第二章开头写到了研究人口历史不仅仅是统计学、社会学、历史,还涉及到了考古。起初并没有完全明白考古在其中的意义,直到看到作者写到对千万年前的人类骨骼遗骸进行研究发现的相关证据。人类历史上有个从猎人到农民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化,要研究那个时候的一些特殊现象,我们只能从考古的骨骼遗骸中去做文章。

研究表明,在人类由渔猎转向定居的农业人口过程中,死亡率和出生率都有所上升,生育率的增长幅度超过死亡率,因此表现为人口增长。那么为什么农业人口死亡率会高于猎人呢,通过对骨骼遗憾进行研究对比就不难发现存在如下事实,当狩猎-采集者定居并成为农民后,体型、身高和骨骼厚度似乎都有所下降。

从书中的另一处研究,我们能看到,早期农业社会的农民的劳动强度是非常低的,毕竟那个时候人口基数小,人均耕地面积大,可以去选择最肥沃的土地,刀耕火种虽然原始但确实不怎么需要农民投入付出,与世界机械现代化农业之前的农业劳动是天壤之别。

说到研究世界人口,自然少不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起初看到作者在书中提到中国的人口政策时一笔带过,就以为作者在后面的内容里不会详述中国这些年的重要人口政策,没想到作者在写完印度之后紧接着就开始写中国,而且还是与时俱进。

也是在这本书中,才算是知道了建国之后的一系列影响中国人口增长率的政策,也才知道了在20世纪实行计划生育的并不止中国。在前两天,我才想着也就咱们有计划生育,殊不知世界上最早进行计划生育的是法国,包括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进行过计划生育,只是除了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在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只有中国成功执行了这一政策。

作者在书中将中国与印度最近七八十年来的人口政策与实际实施进行对比,中国与印度进行比较并不多见,实际上两国的人口政策有些类似,只是最终取得的成效大相径庭。最终孰优孰劣现在也不好说,还有待未来几十年的观察。

作者在书中的种种言论是极其严谨的,无论是对于现在正在研究的规律进行总结,还是对于未开形势的预判,作者在书中说得都比较中肯。特别是在写到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之时,虽然最近几百年有了大量的数据,但作者表示对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准确的规律,人口和经济同时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

总之,影响人口增长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口增长率带来的变化也是多方面的,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也不是那么容易预测的,要应对人口结构改变带来的潜在影响也不是那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