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1)

咕咕,咕咕,悠扬顿挫的鸟鸣从窗外的梧桐树上传来,婉转的声音既亲切又熟悉!

好奇心驱使我拉开玻璃窗,想仔细瞅瞅这咕咕鸟长啥样,结果失望了!

一只灰白的大鸟从浓密的枝叶中飞出,转瞬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曾在百度上见过其图片,但活物说真的,几十年了从未见过,这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一 )

小时候,咕咕鸟叫的时候,不识字的奶奶常说,这是麦子快熟了的讯号,咕咕鸟不停叫唤的声音,仔细听是麦子熟了,哥哥快割!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2)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刚过,爷爷则会和他的同龄人站在麦子地头,常说一句农家谚语:立了夏,一日夜(ya),七八差,过了小满说大话。

小满是麦子灌仓结束的日子,麦粒饱满不饱满,麦穗是勾二勾三还是勾四就定型了,关系着一年的收成。

随着麦子由青渐黄,今年能否多吃上几顿白面馍的愿望也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

麦收前的准备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铺开。

平场是奏响麦收号角的第一个音符。生产队一般会安排几个人先清理场地里的杂物。收拾停当后,砍些浓密的带叶枝条,把一头集扎起来,另一端蓬松的扇尾上则撒上厚厚的一层新鲜的泥土,接着人拽或牛拉沿着场地转圈。长时间未用的场地坑洼不平,经过这样一番打磨后,你会发现场地上虽有散落的土,但是坑洼不见了。继而再端盆水把场全部洒湿,接着套牲口拉个碌碡对全场进行碾压,基本上用一天时间,一块平整瓷实的打麦场地就大功告成。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麦子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迎来了自己的至光时刻。

这时学校就会放收麦假,我们小学生幸福时光降临。年龄小不用上地干活,瓷实平整的麦场成了我们玩耍奔跑嬉闹的天堂。

有时也三五成群跑到地里,揪几把未熟的麦穗,找一些干树枝于无人处燃着,把青麦放在火上烧燎,麦穗表面发黑发焦时,将其揉碎,吹掉手中的黑灰,被烤软的青青麦粒夹杂着灰很快裹入腹中,麦粒的甜、香、软、油至今还记忆犹新!

当然这是绝对不能让大人们发现的,否则回家肯定是一顿胖揍!

割下的麦子从地里拉到场里,小山丘似的麦堆成了暗夜里孩子们捉迷藏的天然场所。

多少次玩累了,拱在麦堆里睡着了,急坏了父母!

麦子脱粒,扬场,晾晒直至按工分和人口给每户分粮,麦收结束。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4)

小孩也不能尽玩,奶奶会让我们兄妹几个挎个小篮去捡大车往场里拉麦时掉路上的麦子,这个麦子不用上交归个人所有。但只能在路边捡,地里,场里捡的叫偷,每次出门奶奶总是百般嘱托。

地里的麦子收完了,这时生产队会告诉大家,明天上工后就"解放"了,地里遗漏的麦穗谁捡着归谁。

一大早,全队的男女老少在铃声中集合,队长一声令下,所有人带着包袱,筐像离弦之箭直冲收割完的麦地……手快的,脚勤的有时能捡好几十斤!

为多吃几个白面馍,大家都很拼!

(二)

八一年冬,农村联产承包制开始在全国推行。

八二年春上,生产队把集体的土地,牲口,农具及生产资料全部分发给农户。大集体时代宣告终结!

那一年,记得分到的麦地收了一千多斤麦子。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5)

虽然白面馍(纯小麦面)不能常吃,但全年两半子馍(一半麦面一半玉米面)还是让人感觉非常棒!那天一凉啃玉米面馍几乎能把牙咯掉的感觉实在让人够够的啦!

土地承包给个人耕种,麦收之后交完公粮余粮全部归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那一刻空前高涨!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父亲教完课放学回家立即会和母亲一块积肥。

割草,沤麦秸杆,沤铡碎的玉米杆等等穷尽一切办法弄农家肥,然后把粪运撒到自家地里,给土壤增加肥力。

八二年的冬小麦从长出来就跟大集体时不一样,茁壮的势头人见人爱!

八三年万物复苏的季节,黑油油的麦苗给全家带来无限生机。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6)

今年咱们家的麦子都是勾三勾四的,亩产八百斤应该问题不大!母亲笑着对父亲说。收到家算数,只要把咱楼上的囤装满就心满意足了!父亲也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

扬花,灌仓,渐青,泛黄,立夏,小满,当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三夏到来须注意抢收防火相关事项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家第一次务弄的小麦可以开镰了!

麦收的季节天气多变,有时随便飘来一片云就能把麦子泡汤。如果麦子不及时收割,熟透就自动炸裂落地。因此农村常把收麦喻为“龙口夺食”。

早上四点半左右,天刚透点亮,就能听见农家小院的开门声,三三两两的脚步声及架子车辗过路面的声音,偶尔还能听见父亲嫌儿子睡不醒责骂的声音,还有各家各户此起彼伏风箱烧锅的声音……宁静的村庄在各种嘈杂声中迅速苏醒。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7)

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收麦,早上睡不够就会被喊起,大太阳毒毒地挂在天上还得在地里干活,特别是那麦芒刺到胳膊上不仅起红棱子还火辣辣地疼……

大、妈有时心疼儿子让多睡会,可他们刚走后没多久,自己就会被奶奶在厉声中掐醒,无奈揉着惺忪的睡眼往地里赶……

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件事,有一年,麦子没来得及收,结果下了几天连阴雨,麦子直接在穗上长出新芽。一家人吃了一年的出芽麦,奶奶记了一辈子,说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古时人收麦子和今人割麦子境遇几乎完全相同!

母亲年轻时,曾经一晌时间割了一亩麦,村里盛传续牢(爷爷名)三儿媳妇厉害着呢!是个好劳力!每每听到赞扬母亲的话,爷爷,父亲在同辈人面前倍感荣耀和自豪!

麦子割倒再装到架子车往自家早已收拾妥当的场里拉。没牲口借力,父亲就装一毛车往回运。

麦子脱粒时,整个生产队只有一台打麦机,大家轮着打麦。人歇机不停!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8)

割麦子费力,往回拉麦子也不省劲,打麦子脱粒同样是个体力活!

打麦时至少得有四个人协作方可,一人把麦子往脱粒机的腹内塞,一人在机器的肚子下边收脱下的麦粒,一人拿杈把麦子往塞麦子的人身边挑,一个站在脱粒机正前方挑脱粒后的麦秸。脱粒时麦秸粉尘四处飞扬,麦子打完了,参与打麦的都和土行孙差不多!

扬场是净麦的关键,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做不来!怎么扬顺风能把麦糠分离;怎么扔麦子不会跟麦糠同飞等等。父亲是个教书匠,扬场的活经常是爷爷和队里的几个干活较好的老把式帮忙完成!

麦子净子后要进行晾晒,这时侯的活相对轻省我们爱干。

麦子平摊在场上,晒一会用木耙子横着撸一遍,隔会再竖着推一遍,就这样不停地撸推,麦子才能真正地晒干。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9)

麦子入囤时须用滚热的麦子,这样能防止麦子生虫,至于科学道理为何?没人探究!反正是老祖先传下来的实战经验,没人悖逆。收麦必须在起晌(也就是下午三四点钟)时完成装袋。因此收晾晒的麦子同样不轻松!

农村人吃完中午饭也就是下午两点钟左右就在场边严阵以待了!

收麦用的木锨,扫帚,簸箕及装麦子的布袋(后来是蛇皮袋也就是洗干净的化肥袋)早早地放在场边。

累了乏了蹲坐荫凉处歇息时,千万不能坐扫帚,不能坐装麦子的袋子,究竟为啥至现在也没搞明白!如果坐了,不但招致老人笑话也能招来奶奶的锐骂。

其实生活中有些规矩就是在骂声中逐步养成习惯的!

八三年,我们家的麦子除了缴公粮尚余三千余斤,阁楼上一下子有了三大囤属于自己的麦子,那种满足感无以伦比!

五口之家从此进入四季吃白馍时代!

(三)

收麦子确实很苦很累,但很少有人叫苦喊累的!因为金色的小麦是装扮农人幸福的摇篮。

爷爷是九七年去世的,晚年常叨的一句话,过去村里那些地主老财,家大业大,也没有见谁家能天天吃上白馍?!而现在咱家就能……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10)

北方的广大农村,锅里能蒸出白花花的馒头,四季不间断,这是几千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最简单最朴素的梦想,结果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部实现,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囤里麦子多少是衡量一个农家光景过得如何的标志,仓廪中麦子多寡是见证农民生活程度好孬的一个重要指标。

只要天天能吃上白馍,此生足矣!村里一位老人常常跟人这么说!

种麦子,收麦子,晒麦子,吃麦子,几千年循环往复经久不息,传承的是经验,不变的是初衷!

画眉鸟呱呱叫是怎么回事啊 又是一年麦黄时(11)

爷爷奶奶那辈人现在都已魂归大地,父辈那茬人也日渐凋零,自己这代人也都步入中年,这是四季轮替自然规律谁也阻挡不住,谁也无法改变!但是先祖们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耕作经验却顽强保存下来,它教我们如何去生活,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其功至伟哉!

时下八零后的厌烦农作,九零后不通农作,零零后对农作更是白纸一张。大城市人潮汹涌,农村的耕地被人为撂荒,不知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挽歌!

咕咕鸟叫了,又是一年麦黄时!

(文:杜高良)

(备注:文中个别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不适,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