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分别是王维和杜甫两位老先生的佳作,同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也都是享誉后世的大家,但这两篇真正的内在联系却是李龟年。这里有两个问题:李龟年是谁?红豆是哪种豆?先说梨园世家出身的李先生,兄弟三人(彭年.龟年.鹤年)都有极佳的天赋,一身艺术细菌。彭年善舞,鹤年善歌,龟年不仅善歌还会作曲并且能玩转当时的各种乐器,相当于郎朗 张学友 周杰伦的合体,可以说是走在盛唐时尚最前沿的男人。不过当时没有流行天王啦人民艺术家啦歌神啦这些桂冠给他,修为再深也只是个戏曲人士。

粗大的长豇豆叫什么豆(红豆生南国的豆究竟是哪种豆)(1)

好在李先生比较幸运,深得玄宗赏识,凭此成为了贵族豪门的座上宾。史料记载名利双收的李先生在东都洛阳城里建的豪宅,规模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侯府。不幸的是迎来了安史之乱,李先生也跟着遭了难,流落到江南甚至湖南一带,一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每每念及玄宗的知遇之恩和过去的美好时光,常在筵席之上怆然而歌,听者落泪。昔日粉丝们与之邂逅,免不了宽慰几句或者赠首诗词,李先生也常把收到的诗词作唱词用于不插电,某种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作品和作者的传播。再想想几十年后刘禹锡的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诗中自有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开头两首大概也是这么个背景。

粗大的长豇豆叫什么豆(红豆生南国的豆究竟是哪种豆)(2)

至于王维老先生诗中所说的豆究竟是哪种豆,目前为止尚无定论。较多的人因为名字原因更倾向于相思子,事实上那时还没相思子的称号。当前大众熟知的红豆有三种,分别是赤豆.海红豆.相思子,同为豆科但不同亚科不同属,外表看上去差不多实质上区别蛮大。先说赤豆,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红小豆,它是豆科豇豆属一种常见的食材,平时熬粥做饭蒸粘豆包之类用的比较多。赤豆营养丰富,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规模化种植的历史至少在千年以上。鉴于此,王老先生诗中的红豆不太可能是它,首先它的分布范围广,北方本地有很多,不符合生南国的定义;其次它是农作物种在田地里,依王老先生的修为不至于在诗中教唆大家去薅庄稼。退一万步说,若是这种红豆,王老先生宁可整半袋给李龟年扛走,也不会让他“多采撷”。

粗大的长豇豆叫什么豆(红豆生南国的豆究竟是哪种豆)(3)

余下两种比较符合“生南国”的定义,先说海红豆,它是豆科海红豆属的落叶小乔木,能长到10m以上,原产热带(南亚.东南亚一带)。严格说来我国不是海红豆的主产地,也许在某个时期引入种植的也说不准。它种子心形接近圆形,直径8mm左右,颜色鲜艳有光泽,外观适合做饰物,如今是很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在庭院布置和园林美化领域应用较广。不同于我国特有的大乔木红豆树(蝶形花科豆属,高度在20-30m,保护树种,珍贵木材,多分布于温带),海红豆是典型的热带树,在霜冻地区的室外不能安全越冬。综上所述,海红豆树绝无可能出现在那时的长安城,但是考虑到长安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放包容的城市,各地稀奇新鲜的玩意以“红尘一骑妃子笑”的方式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其中会不会有海红豆的手串呢?很有可能。

粗大的长豇豆叫什么豆(红豆生南国的豆究竟是哪种豆)(4)

最后是相思子,红黑相间的长圆形,一颗约莫有海红豆的三分之二大,藤本植物,豆科相思子属。跟用来煲汤的鸡骨草(广州相思子)非常近似,不太容易区分,也因此出了好多次中毒事件。相思子的果实(鸡母珠)致密坚硬,有剧毒,更适合作饰品加工的原料(古人也许会觉得大点软点凿起来容易点),如今是用量很大的手串原料。相思子多生在野外溪边.山坡.林地之类的环境里,不像海红豆那么引人注目。关于它有个民间传说,古时候的闽越国征兵,强行拆散了一对新婚夫妻,男子在外戍边久久不归,妻子站在村前树下日盼夜盼(老故事三大招,天上掉仙女.女人站在树下盼日盼夜.白胡子老头出现了)最后化成了相思子。

粗大的长豇豆叫什么豆(红豆生南国的豆究竟是哪种豆)(5)

撇开神话故事不说,单讲当时环境下流通性,海红豆比鸡母珠更有可能成为长安贵族手上的时尚玩意,那时野外藤本的相思子未必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更别提运送到长安城了。不过漏洞出在相思子极强的适应性上,这点不容忽视,它在北纬33度左右(地中海-西安-日本一线)有野外生长的记录。所以不排除当时的长安城会有相思子的存在,连根带苗的生长。因此,会不会是在深秋或初冬季节,一把鸡母珠给王老先生带来了灵感呢:“这玩意从南边来呀,春天发芽时兄弟多薅几棵......”。这种可能性有,但比较小。从常理上讲海红豆更让人信服。中医认为三种都能治病。食材的话就是第一种,饰品里面后两种都有,相思子(鸡母珠)的材质更适宜精加工。

粗大的长豇豆叫什么豆(红豆生南国的豆究竟是哪种豆)(6)

鸡母珠千万别放到嘴里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