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及红豆,或者在老家看到红豆,在脑海里总会浮现王维留下的五言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我读书的年纪里,除了会背诵这首诗,理解其中那份相思之情外,这红豆为何物却没有细细思考过,也常常以为王维所谓“红豆”就是母亲锅里的"红豆"!

红豆生南国到底是秋来还是春来(34红豆生南国)(1)

其实,从诗句中也不难发现王维诗里的红豆,不是田里的庄稼,一句“春来发几枝”就点明红豆应是一种树木的果实。 温庭筠的词句里也说: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此处的相思子也应是相思红豆。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妻子朝夕倚于一座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她思念边塞的爱人,在树下日夜哭泣。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的相思,在春去秋来中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故事凄美,王维将故事做了做了简单而又深刻的表达。在千年的流传里,红豆,已被赋予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就此猜测,红豆的样态应是色艳如血、形似人心。

这种真正的相思红豆究竟为何物?有必要和大家做一个分析解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有关“红豆”的植物大概有吃的红豆、红豆杉、海红豆以及红豆树几类。

1、食用的红豆:学名赤豆,中国南北均有栽培,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高可达90厘米,羽状复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形,小叶卵形至菱状卵形,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疏长毛。花黄色,花梗极短;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旗瓣扁圆形或近肾形,翼瓣比龙骨瓣宽,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圆柱状,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种脐不凹陷。从颜色和形态来看也不符合相思红豆的说法!

红豆生南国到底是秋来还是春来(34红豆生南国)(2)

2、红豆杉: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时的远古孑遗物种,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是果实,根与叶都含有抗癌物质紫杉醇,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其果实成椭圆形,颜色鲜红,与相思红豆应有几分相似,但其生长范围南北皆有,似乎又站不住生南国的依据。

红豆生南国到底是秋来还是春来(34红豆生南国)(3)

3、海红豆:海红豆为落叶小乔木,又名孔雀豆,相思豆,种子近圆形至椭圆形,长5-8mm,宽4.5-7mm,种子呈鲜红色、有光泽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份的山林溪边山沟,因其红得艳丽,可以做成饰品,在部分地区被认为有辟邪的作用,通常象征着相思,作为情侣之间的信物。从地理位置方面和种子形态与民间信仰来说海红豆与王所讲的红豆相似。

红豆生南国到底是秋来还是春来(34红豆生南国)(4)

4、红豆树:红豆树属豆科、红豆属。又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分布范围广,我国南北均有红豆树生长,因种子皮色鲜红而得名。是常绿或落叶乔木,高2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树形高大。这种红在我国民间栽培历史也非常悠久,相传江阴红豆村红豆树为1400年前梁武帝长子肖统所种。久远的种植历史和其种子形态以及树木形态对于王维所在的唐朝来说,把这种红豆树的种子作为诗句里的红豆来寄作相思也合情合理。

红豆生南国到底是秋来还是春来(34红豆生南国)(5)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哪种植物是王维诗里的红豆,古人那份相思与怀念已在历史的长河里久久流传成为经典,我们在古人的故事里探寻方向,留下许多思考,未尝不是一种美好。

大家好,我是归农山人,每天和大家探讨一个农业问题,喜欢就加个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