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是号称中华龙脉的山脉——秦岭的最高峰。
它不仅是陕西省的第一高峰,也是中国大陆上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的第一高峰。
听说这座山是极其险峻的,连大诗人李白都曾被它所震撼: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说是只有鸟才能飞过太白山,那这山得有多险啊?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户外爬山的人来说,太白山都是难以拒绝的。
多年来,我也一直期待着有朝一日能登上此山之巅。
一、寻找秦岭深处的太白山
说到太白山,就不得不提秦岭了。
记得第一次听说秦岭,还是很小的时候在一个亲戚家看照片。
只记得那是一张满是绿树的照片,亲戚说是开车路过秦岭时拍的。
看那照片上那么多的树,想必是一座风景挺美的山。
但后来才知道,原来秦岭是一条很长的山脉,并且还被人们划定为中国南北地区的分界。
而提到秦岭,首先就不得不提它的险了。
据说以险著称的西岳华山,正是秦岭的余脉。我想华山不过是个余脉,都已经那么险了,那位于秦岭核心地带的主峰太白山岂不是更险?
而且挺奇怪的,为什么作为余脉的华山知名度远远高于太白山呢?后来我想了想,应该是太白山太高了。
太白山最高点——拔仙台,海拔达到3771米,是华山的近1.7倍,古代很少有人能抵达,所以便没那么出名了,所以太白山一定更险。
实际上自古以来,秦岭一直也以险著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或许是对秦岭之险最著名的描写了。
而这条山脉因其险要,也极大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汉高祖刘邦曾采用韩信之计,利用秦岭的险要上演了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还有人说,诸葛亮当年数次北伐失败,不是败给司马懿,而是败给了秦岭的险,并最终陨落于秦岭山下。
秦岭除了险之外,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这里孕育出的远古文明了。
据说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个王朝——西周、汉朝、秦朝、唐朝都倚靠着秦岭发展,所以秦岭也被称为中华龙脉。
太白山下的宝鸡,据说是西周和秦国的发源地。《封神榜》里面提到的西岐,实际就是当今宝鸡市的岐山县。
因为宝鸡曾为周人祖先故土,所以这里的青铜器也是非常著名的。据说目前为止发现“中国”二字最早的出处,便是在一件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上。
这倒是一些十分有趣的事情,我想值得一看。
所以,大秦岭究竟有着怎样的险?要是能去亲身领略一番便好了。一来这崇山峻岭的风景定是不错的,二来可以怀古下那些遥远的故事。
于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一个朋友问要不要去爬太白山,我便当即决定出发了。
太白山目前已经旅游开发,现在可以班车 缆车直接奔到山顶附近。
不过嘛,我始终感觉不坐车、全程爬上去才有乐趣。
于是便和朋友约好了全程徒步登山。预计3~4天徒步,从山底到山顶爬升约2700米海拔。
咨询了一下之前去过的朋友,听说爬太白山的半山上是有客栈,本想着轻装上阵可以轻松玩一玩。
但朋友又说怕我们走慢了走不到客栈,又说山上客栈的被子不干净,坚持要背帐篷重装上去。
很久都没有重装徒步了,这次行程必将是一次巨大的体能挑战。对于此次挑战有不少期待,但也有很多担忧,万一走不动了怎么办?
朋友说出发前要多练练负重爬升,没事背个大包爬爬楼。事后证明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是提前进行了不少的体能锻炼,不敢想象在这段虐暴的旅途中将经历什么……
二、挑战秦岭,出发!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踏上了去西安的行程。从西安到太白山还要3个多小时的行程,第一天基本上就在坐车中度过。沿途居然还路过了华山,纪念一下。
第一天晚上夜宿太白山下的一个小村子。很久都没住过这种大通铺了,但晚上睡了个挺好的觉,为第二天的行程打好了基础。之前体验过没睡好觉第二天爬山的后果,那叫一个痛苦。
为了尽可能减轻负重,我朋友商量好了蹭他的帐篷和睡垫,自己只带了睡袋。但加上单反、三脚架、长焦镜头、大容量充电宝、防寒衣物还有各种食物,临出发前称了称包也有足足16公斤重。
后来补充了一些水,朋友又把做饭的锅和一大盒鸡蛋、一把干面和若干方便面给我背了……最终重量差不多20公斤了……尽管练习了很久的负重运动,但那包一上身感觉还是挺难受。
根据我们的行前计划,今天一天就要完成20公里的登山,一直干到最高峰拔仙台扎营。而后来证明,尤其是我,也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早上七点,终于要出发了。起点是在一个小木屋旁边,海拔大概1200米。此刻已经身处秦岭腹地的山脚下,所以有点小兴奋。
刚一开始,就发现一些被碎石覆盖的路,我猜是下雨后的山体滑坡造成的。想一想要碰上下雨,登山还是挺危险的,好在今天是个大晴天。
开始几公里的路段比较平缓,挺好走的。只是我怕热穿的短袖,结果发现很容易被两边的植物割得肉痛,还是穿长袖比较好。
还有一点烦人的是这段路要多次涉水过小河,稍不注意就会打湿鞋。一个朋友告诉我说这段路来来回回会过十几次水,听着有些崩溃。
不过还好这次出来特意买一了一双新的登山鞋,加之没有遇上下雨天,所以最终比较安全地完成了这十几次涉水。
在这些杂草中行进,额,杂草路走起来还是挺麻烦的。
又一次过河。
路边的山涧,虽说不上绝美,但能全身心投入在这大自然中,感觉很惬意。
早上九点,已行走2个多小时了,同伴们决定停下来休息会。赶紧把香蕉消灭掉,可不能再背了。
短暂的休息后,继续前行,又涉了好几次水。
再来看看我们过河的精彩瞬间。
然后,我发现了一块红石。记得以前看介绍说这是种红色的藻类植物,只在空气清新的高海拔地区才有,记得川西高原有很多,但没想到这太白山下也有。
接下来,路越来越陡,爬升开始变得明显了。之前的路过整体感觉都比较轻松,虽然背的东西不少,但自身状态感觉还蛮好的。
而逐渐的,我发现右腿右侧膝盖开始不舒服了。上次爬黄山的时候弄伤过那个位置,但都过了好几个月,今天没走几步路又开始疼,这下是旧伤复发了么?
那个位置一疼起来右腿膝盖就完全没法弯曲,只有靠左腿走路。完了……我想,接下来的行程肯定会无比辛苦。
不出所料,逐渐的,我就成了垫底那个人,全程走在队伍的最后……
三、艰苦的重装登山
随着爬升的不断提高,视野逐渐变得开阔起来。
路边出现一块石峰,我感觉是不是快到山顶了?
此时树木变矮了,林子也没有那么密了,路似乎也平缓一些了。
接下来穿过一段低矮的竹林,我感觉似乎胜利在望。
看到这竹子我想起秦岭不是也盛产大熊猫么,会不会遇到一只熊猫呢?
发觉这段竹林爬升有点陡,忍不住停下来歇一歇,此时身体已经很不舒服了。
从这片叶子上看,秦岭的秋天已经到了。
下午一点,大家决定停下来吃午饭。然后我问同伴们走了多远了?得到的回答是目前为止走了6公里多……
什么?走路6个小时了才6公里都???简直不敢相信,今天时间已经过半,而我们才走1/4的路程??
我觉得不是1个小时就能走5公里么?我的速度怎么怎么会是1个小时1公里???
午饭之后,我浑身疼痛想再休息会儿,但同伴们都决定立刻动身了,没办法只有跟上,艰苦前行,并成为一个孤独的登山者。
约莫又走了一个小时,下午2点,终于见到一个人类建筑了——一座小寺庙,海拔2700米左右。此时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今天已经爬升了近1500米。
但回头一想,离最高峰拔仙台还有近1100米的海拔落差……而且看看距离,今天才走了7.6公里,路程才刚刚过1/3……
崩溃,简直要崩溃了,现在不仅膝盖疼得不行,肩膀也很疼。
不过这个小庙周围的风景到是挺不错的。
首先是大秦岭绵延的山脉,据说这还是个看云海日出不错的地方:
并且太白山一带的秋色已迎来最佳:
小寺庙很小,只有一间房,没有人住,不过里面还放了一些被子的,估计是供路人用的吧:
天啦,对面的山好高好壮阔,而我们的目的地是最高峰拔仙台,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好高的山要爬,有好长的路要走……
此刻感觉已经太累了,按照1小时1公里的行进速度,今天根本不可能到达拔仙台,我感觉今天简直就该停下来扎营了。
但朋友说还没达到扎营地,必须继续前进。没办法,只有忍着浑身的疼痛继续走了。
接下来是在山腰上的一段五彩灌木丛中横切,虽然景色挺美,但树枝很多刺儿,会扎得身上疼。
这段横切路很令人崩溃的是要反反复复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沿途还有经经过很多碎石……由于我右腿膝盖受伤无法弯曲,走下坡路特别难受……
视频记录下这段非人的艰苦碎石路:
此刻我已经落在了队伍最后,前面走的快的几个同伴完全不见了身影,只是偶尔吼两声确保人还在。
每次前面的队伍停下等我们后面的,就可以休息好长时间,而我们追上了他们又得继续赶路没有时间休息,越走越崩溃。
好在另一个同伴走的也不太快,他说好多年都没出来徒步了,体力不如从前。
庆幸,我并不是唯一一个跟不上第一梯队的,所以没那么着急去追前方队伍,否则必走得更加痛苦。
不行了,此刻必须停下休息会儿,顺便欣赏下风景……
几分钟停留后再次继续,继续今天最艰难的一段行程,数次反反反复复上下陡坡,好些地方还得手脚并用。
对面那座山好高好陡,今天不会要爬吧?结果接下来果然要爬这段大陡坡。
又走了好一会儿,终于抵达大陡坡了。爬了一段,回望下走过的路。
再仰望下那无尽的坡,感觉没完没了了,怎么爬也爬不完,太让人绝望了,姑且也叫他绝望坡吧……
此时天色已晚,太阳快落山了,爬走夜路,我尽力加快速度,探索着各种新的走路姿势以减轻膝盖负担。
回望下同样在艰难爬升的同伴。
终于……经历了近1个小时,爬完这段大陡坡了,进入了一段非常漂亮的冷杉森林,深深松了口气。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右腿膝盖是一点都不能弯曲走路了,但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到大文公庙,一想到这就很绝望。
不过此时太阳落山的方向出现了几束光,落在前方的群山上显得神秘而美丽。虽然已经很累了,也忍不住要停下来看看。
而前方这一片山脉,就是秦岭海拔最高的一段山脉了。原来秦岭的深处的风景是这样的。那起伏的山尖,还真的挺像龙脊呢。能看到此景,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这里有一块很平的草坝子,周围风景十分不错,我想要是能在这里呆坐一天必是很好的体验。
结果往前没走几步,我竟发现伙伴们扎营了,今天不走了。谢天谢地!!终于可以休息了,肩膀感觉已经撕裂般地疼痛,此刻想赶快躺下。
今天扎营的地方在一个小破庙旁边,海拔2800米左右。今天一共走了10公里……居然才走了10公里??
我感觉已经快散架了,没想到才走了10公里……此刻我才明白,应该对重装徒步抱有更强的敬畏之心。
搭好帐篷后,我躺了会,感觉缓过来了便想看看周围风景。
今天扎营的地方,这块巨石下有个小水管引出了山泉水,看来有不少人都在这里扎过营:
远处的高山被云层包裹,太白山最高峰拔仙台就藏在里面,如果没有云层是可以看到的:
日落前的最后一束光:
北面方向居然还能看到云海,令人意外:
今天累得不行,加之荒山野岭的手机也没有信号,晚上早早的我便睡去。
虽然已是初秋季节,但天气没有我想的那么冷,带的羽绒睡袋窝着到下半夜热得不行。
不过这一夜大风呼呼地吹,有点吓人,半夜醒了很多次。
四、极致的秋色
晚上撒了几颗雨点,我很担心第二天雨下大了第二天爬山就惨了,但幸运的是第二天居然遇上个大晴天。虽然太白顶依旧被云雾笼罩,但天是湛蓝湛蓝的。
吃完早餐又该出发了,昨晚躺了近10个小时,所以今天体力恢复了不少,膝盖和肩膀感觉没有昨天那么疼了。
今天的路一开始就是一段爬升,先是路过一段灌木丛然后又是一片冷杉林。不得不感叹秦岭的冷杉林真是非常滴漂亮。
接下来要横切过一段极其难走的山腰路段,全程碎石,并昨晚下了点雨,路上有点湿,我很担心走失误了发生滑坠,所以走得格外慢,大气都不敢出,也不敢拍照。
我在想雨果遇上下雨天,这种路怕是根本没办法走,真是庆幸今天是个大晴天了。
最终,经历了近一个小时的艰苦奋战,走完了这一段可能是今天最艰难的路。然后拨云见雾,又看到了远处的云海。
发现一处山坳口,下面是万丈悬崖,望一望就腿软,所以不敢靠太过去了,但对面的山很壮观。
走到了一处开阔地,此处风景甚好。
对面山体非常陡峭,目测谷底到山顶的海拔落差至少上千米。此刻我才感觉到这太白山山体真是壮观,不愧为中国大陆东部第一高峰。
我还注意到对面山顶的树林已经是金黄色了,看起来好高好远,今天会走到那里去吗?若能走到那里真是不可思议。
好了,接下来沿着山腰继续爬升。特别的是,我注意到这里生长了一片密集的高山杜鹃,想必五六月份来这里,会看到杜鹃盛开的美景。
喔,接下来又遇到一个小房子,海拔终于突破3000米了。而从这里开始,植被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海拔更高处的树,几乎只剩下绿色的冷杉和黄色的红杉了。
在此纪念一下。
马上就要进入红杉林了,心中无比兴奋。现在是观赏红杉的最佳季节,漫山遍野的红杉都黄了。
回望下今天翻过的第一座山峰,不容易啊,还是挺长的一段路。
为了好好欣赏着美景,我和一个同伴放慢了速度,一路拍照式前进。
虽然爬升的路依旧很陡,但此时因景太美,竟倦意全无。
又翻过一片山,对面满山遍野的红杉引入眼帘,漂亮!!!
感受下这片超大的红杉林。
接下来半天的路,就是在这篇无尽的红杉林中行进,如履画中。
本来昨天说要赶到山顶附近露营的,我想若是那样,就会赶夜路,错过这片超美的红杉林,还是白天走比较好。
这段路沿途会路过很多碎石路段,据说这些大量的碎石就是秦岭著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庆幸的是这段路大部分是沿着山腰横切,没有什么爬升,所以可以相对轻松地赏景。
沉浸在这太白山的秋色中,是不是很爽呢?
时而是金黄的树林、时而是险峻的山峦……随手一拍都是风景。
经过一段石头特别大的路段,要翻过去还挺费劲的,得十分小心,一旦失误摔一跤后果不堪设想。
拍一拍同伴穿过巨石路段:
我也来一个:
走到石头海的中间,俯视下这片峡谷,壮观!
再仰望下石海上面,大自然的力量!
喔,好不容易通过这片石海,纪念下!
但发现这是石海也没完没了,过一段路出现一次,过一段路出现一次,和昨天的涉水过河一样……
又过一次石海,此时体力又开始逐渐不支。
噫吁嚱,危乎高哉……果然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回想一下前天自信满满的一天冲顶计划,才感觉认清自己是多么重要啊。
坚持不了就要放弃,千万不能追求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最后一段云海配落叶松的风景,结束了这段最美旅行。虽然还没有抵达最高峰,但这段秋天之旅已让我感觉不虚此行。
五、登顶最高峰
再往上走,密集的红杉林也逐渐消失了,光秃秃的山脊露了出来,感觉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地图显示离下一个驿站大文公庙只有1公里的距离了。但考虑到这一路走来的速度是1小时只能走1公里,所以不敢掉以轻心,还得继续挣扎前行。
太白山的维度还是比较靠北,所以虽然海拔不到4000米,但山顶上很少有植被,几乎全是碎石,没啥特别美的风景。
回望下上午走过的路,看来最美的风景感觉是在海拔3000米左右地带。
曙光之路!冲上这个坡就到大文公庙了,我要好好休息下。
终于,终于到大文公庙了。本来说昨天下午3点到这里的,结果今天下午2点才到……
早到的同伴们已准备好热水。此刻真感觉热水是个好东西啊,喝完一罐热水,感觉状态恢复了不少。
大文公庙据说是看太白山云海比较经典的位置,来看看这里的云海如何吧。
本来,本来我想好好休息下再出发,毕竟都到大文公庙了,登顶也不远了。
结果,没多久早到的同伴们就催促着抓紧时间快出发,这节奏太虐了……无奈又匆匆启程了,浑身又开始疼痛难受。
从文公庙到拔仙台只有3.5公里左右路程,但由于体力逐渐不支,这3.5公里我却感觉无比漫长。
过了文公庙立马就又来一段大爬坡,那无尽的乱石路笼罩在雾气,让我的内心时刻挣扎。
一路上看到有返回的游人,我不断地问他们大爷海还有多远?几乎每一个人的回答都是:还有很远……这是个令人崩溃的回答。
过了好汉坡,又迎来了漫长的横切路段,天空中飘着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怕弄湿相机就没怎么拍照了。
不知又走了多久,又遇到一个路人问大爷海还要走多远?他说还有一个小时,我又崩溃了,之前遇到一个人不是说还有一个小时吗,怎么走了这么久还要一个小时???
算了,歇会儿,看看周围云来雾去的景色,这里怪石倒是蛮多的。
看到这无尽的路,此刻已经六神无主了,我不想再看什么云海日出、也不想再看什么星空,只想走到营地赶紧休息。
终于,又走了一会儿看到前方有房子了,那必定是大爷海的驿站,终于要到大爷海了。
但……又要下一个大坡,再上一个大坡,才能到大爷海。
然后,终于,大爷海到了。这是太白山最著名的冰川湖泊,位于最高峰拔仙台的下面。再往上100多米海拔,就到拔仙台了。
大爷海到此一游。
在大爷海休息了一会儿,我便和同伴商量,把行囊放下,轻装上到拔仙台看看,然后再回来大爷海扎营。
扔掉那一大包东西,终于感觉解放了。上到拔仙台的路全是乱石堆,感觉非常不好走。
云雾散开了一些,来看看最后冲顶的路如何:
约莫半个小时,终于走上了山顶平台。
那云雾中若影若现的石头房子,就是秦岭最高点拔仙台了。
最后10米,冲刺!
终于!终于!!终于!!!
在傍晚时分,我们到了,拔仙台,海拔3767米。
这里是秦岭最高峰、陕西省最高峰、中国大部东部最高峰,传说中姜子牙封神的地方!
此时若不吟诗一首更待何时?
《登太白峰》:作者,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虽然今天天气不太好,但总算实现了登顶秦岭最高峰的愿望。
偶尔有那么一瞬间,云散开了些,让我瞥见了一些拔仙台周围的风景,此行感觉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回到营地后,不久开始下雨。而这雨一下就下了好几天都没停,本来计划在山顶再玩一天的,无奈翌日清晨我们选择了撤退。
那一晚一早,朋友悠闲地煮着火锅、煎着鸡蛋,我很惊诧他体力怎么那么好,此时我哪怕是去打一袋水都感觉肩膀要断了,更别提做饭。
好在终于把鸡蛋和火腿总算消灭掉了,明天可以少背一些东西。
第二天由于持续的下雨,我们不得不冒雨下撤,裤子和鞋子也完全湿透了。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若是这雨早一天下,我们不知得有多狼狈。
从大爷海走到太白山缆车站还有7公里路程,虽说大部分路段都是下山,但前两天体力过度透支还是走得艰难,我一路没再拍照,难得朋友留下了一张照片纪念。
也正是因为下了雨,在缆车上看到山上出现了很多超大的瀑布。山下的莲花山瀑布,也因为下雨水量大增变得异常壮观。
不过因为天气原因,都没法拍照。最后来一张雨后如水墨画般的太白山,此行就算正式结束了。
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虽然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但秦岭之大,单去一个太白山很难说深度领略了秦岭。
所以我想,好不容易来一次,应该再去一些可以感受秦岭风光的地方。
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哪儿比较好呢?此时,一首诗提醒了我: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诗中所提到的大散关,不就在宝鸡么。
陈仓道是一条穿越秦岭南北、从宝鸡通往兵家必争之地——汉中的路,而大散关位于陈仓道的北起点附近,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刘邦“暗度陈仓”、曹操西征张鲁、诸葛亮北伐都曾经过这里。如此兵家重地,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我查了查线路,大散关在宝鸡市区外20公里,可以坐去凤县的班车路过,于是当即决定前往怀古。
到了大散关,发现今天居然一个游客都没有。但也因此很不幸,因为回宝鸡市区的时候,等了好久好久都没有车。
好了,来看看这大散关究竟什么样吧,为何会成为古代战争要道呢。
首先来看看陈仓道,如今已成了陕西通往四川的川陕公路,宝成铁路如今也是沿着陈仓道修建。
原来陈仓道是纵切秦岭的两段河谷组成的,北段沿清姜河,南段则沿嘉陵江。这两条河在此把东西走向的秦岭切断,便有了陈仓道。
再往前不远便是嘉陵江源头了,作为一个曾在嘉陵江边生活过两年的人,挺想去看看的,但这次时间不允许,只有再找机会了。
进入大散关景区,居然还要爬挺高的一段山才能到大散关遗址,而且这路还挺陡。不过仔细一想嘛,高处往往才是兵家的有利位置。
后来发现,原来曹操当年路过大散关时,也吐槽过爬大散关很累: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曹操说,连牛都在这累趴下了,那更何况我。
由于刚爬过太白山,更感觉有点吃不消。登山鞋在太白山打湿了,我零时买了一双拖鞋来爬山,结果双脚被磨破了皮疼痛不堪……
但既然上山了,再次欣赏下秦岭的风光吧。首先,俯瞰下宝成铁路和清姜河。
今天又下雨了,大秦岭烟雨朦胧,风景真不错。
看到这水墨风景,我不禁想到,当年刘邦、曹操路过这里时,是否也有心欣赏呢?
然后,终于来到了古大散关遗址,不过看不出来啥遗址,只是立着一块石碑。
旁边还有宋朝抗金名将吴玠、吴麟的塑像。据说二人曾在此一带利用险要地势,以数千兵力大破10万金兵!!!
好了,大散关之旅即将结束,此时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陆游的《书愤》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青铜之乡
除了感受秦岭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也是不可错过的了。
宝鸡作为周朝的发源地,有很多传说。
相传姜太公钓鱼、凤鸣岐山、姜子牙封神等都发生在宝鸡。
由于曾深度迷恋《封神演义》,然后发现居然里面提到的西岐居然就是宝鸡,所以挺好奇,想去深度领略下这个城市。
姜太公钓鱼之类的传说多半是虚构了,不过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据说是巨多,所以此地标志性的青铜博物院是不得不去了。
首先来看看镇馆之宝——何尊,上面因出现了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二字而著名。
据说这是西周早期一个叫“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酒器。很好奇古人造这件器物何用,又会在这些青铜器上写啥。
原来,上面的文字大意是:在一次祭祀活动上,周朝君主赏赐了一个叫何的人,并提到何的父亲曾辅佐周文王打江山,同时鼓励何也好好干,因为这件事,何家人便铸造了这件器物纪念。
那按照这个文字推测,我想这个何的父亲,或许也是《封神演义》里的某位大将吧。
看一看何尊的细节,还是蛮多的。
据说中国邮政的logo,就是以何尊上的“中”字为原型设计的。
厉王胡簋(gui),比较厉害的一件器物,因为其铸造者不是大臣而是最高统治者——周厉王为祭祀祖先制造的。上面铭文的大意是:我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希望祖先保佑。
逨(lai)盘,上面写了300多个字,记叙的又是一个叫逨的大臣回顾其家族辅佐周王朝征战、治国的内容,然后得到了周王的赏赐和肯定,所以造了这件器物作纪念。看到这些文字,便不难理解这些青铜器的作用是啥了。
秦公镈,春秋时期的一件青铜乐器。上面的铭文又是一件回顾秦王族历史,祈求平安的器物。
还有很多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放几张照片看看。
逨盉,据说是用来调酒的器物:
商代的铜瓿,上面的纹饰很漂亮:
一张诡异的脸:
各种动物系列:
最后,还有宝鸡著名的法门寺,有必要去打个卡了。
法门寺因出土了大量唐代宝物,尤其是释迦摩尼的指骨舍利而闻名。
法门寺地表建筑早已被损毁,都是后修建的,看点不多。
但旁边的博物馆,里面珍藏了几件宝物。早有所耳闻,便想去一览。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据说这12个环的杖等级最高,里面有黄金二两,白银五十八两,只有释迦牟尼才能用。
铜浮屠。
然后八重宝函。原来这就是八重宝函,八个盒子一个包一个,最里面以前存放的便是佛骨舍利。
最后,从博物馆出来,想要看佛骨舍利,还要走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就是他的,传说中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
不过还是有些疑惑,这么大一块骨头,看起来不太像人手指的骨骼呢?
最后,在宝鸡吃一碗臊子面,这趟旅程就算正式结束了。
不得不感慨这里的人真的很喜欢吃面。油泼面、剁椒面、擀面皮、蒸面皮、宝宝面皮、面面糊……感觉面的吃法怕是有100种不止。
有点遗憾的是周原博物馆和诸葛亮去世处都没能安排出时间去。
但想想宝鸡离西安不是很远,大概也许很快便有机会弥补上吧。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