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节和音素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对音节的构成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语音的最小单位不是音节,而是音素,如da(大),是一个音节,d与a各为一个音素。音素可以为两大类,即元音和辅音。每一个音素具有不同的音质(音色)。普通话里的音素有的可以单独构成音节,如“a(啊)”、“i(衣)”等,但多数则要和别的音素结合起来才能构成音节。普通话的基本音节有400多个。

(二)元音和辅音

音乐上有乐音和噪音的区别。乐音是由有规则的音波构成的声音。噪音是由许多不规则的音波合成的声音。语音学上把语音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都是乐音,发音时完全是靠声带的振动。辅音大都是噪音或主要是噪音和混合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气流呼出时受到发音器官的某种阻得发出来的声音,这就是噪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同时气流又受到发音器官其他部分的某种阻碍,那么,这时发出的声音就同时具有乐音和噪音,这就是混合音。如普通话“日(ri)中的“r”和“拿(na)中的“n”等。

元音的类别:所有元音的发音体都是声带,发音的方法都是使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声带后不受任何阻碍。汉语普通话主要元音有七个a、o、e、ê、i、u、ü。区别它们的音质(音色)主要看口腔共鸣器的不同形状。由于口腔可以张大或闭小,形成了舌位的高低舌头可以前伸或后缩嘴唇可以展平或拢圆,形成唇的扁和圆,因而,共鸣器的形状也随之起变化故发出的元音音色也不相同。

(1)根据舌位的高低和口腔的闭开,可以把元音分为高元音(闭元音)、半高元音(半闭元音)、半低元音(半开元音)、低元音(开元音)。

(2)根据舌位的前后,可以把元音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

(3)根据嘴唇圆不圆,可以把元音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

在发任何一个元音时,构成不同形状共鸣器的三个方面的因素都同时起作用,所以在谈一个元音的音色时,必须同时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唱歌元音辅音运用(歌唱语音训练二)(1)

2.辅音的类别:辅音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方面是发音部位(指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形成阻碍以及克服阻碍的方式)。

(1)根据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这些命名都是以发音时形成阻碍的发音器官的部位而定的。

(2)根据发音方法,可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鼻音、边音等。

唱歌元音辅音运用(歌唱语音训练二)(2)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而且通过口、咽、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受到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如:喉、舌、牙、齿、唇)的阻碍。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某一部分发音器官较紧张,例如:发“g”时,只有舌根和软腭较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一般不像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因为声带的振动减低了气流呼出的速度,发辅音时,由于声带不振动,气流还要克服某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所以呼出的气流就比较急促。如:“啊a”与“大da”、后者需克服舌尖的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