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1)

1096年前的今天(926年5月15日),伶人出身的后唐指挥使郭从谦见族叔当朝宰相郭崇韬被杀、义父李存乂被囚、皇帝开始怀疑自己,便带领部下,发动政变,不到一天时间攻破兴教门,杀死了“战神天子”李存勖。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2)

李存勖为晋王李克用之子,五代时期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血战15年而得天下。

相传,其父临终前,曾给李存勖三枝箭,言曰:“朱温与我不共戴天,燕王刘仁恭和契丹耶律阿保机背叛了我,我未能灭此三贼,死有余恨,将来你一定要消灭这三个敌人,以告慰我在天之灵。”

接下来,我们用4个清单看看李存勖为何被称为“战神天子”。

清单1 兼并河北

908年李存勖袭封晋王,出任河东节度使。为完成父王遗愿,他将幽州节度使燕王刘守光确定为首要进攻目标。

他采用骄兵之计,联合周边五镇,遣使奉册,共尊刘守光为尚父,以滋长其野心,刘守光自以为是,更加骄狂,911年在幽州悍然称帝,国号大燕,这年腊月,李存勖兵出飞狐口,征讨刘守光。

次年,围攻幽州,刘守光忙向后梁求救,后梁朱温亲率大军北上,兵分两路,一路围攻枣强,一路攻打蓚县。枣强虽被攻破,但在蓚县,李存勖完败后梁。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3)

朱温羞愤发病,返回洛阳,不久便被其子弑杀。又过一年,

李存勖亲征燕国,攻破幽州,俘获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至此,李存勖南破后梁,北定桀燕,威震天下。

清单2 北击契丹

917年,寿州刺史叛附契丹,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亲率五十万大军,入寇幽州。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4)

李存勖迅速统领七万步骑,北上救援。李存勖兵分二路。三千骑为先锋,偃旗息鼓,穿越大房岭溪涧,出其不意,直出山口,契丹万骑迎面堵截。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5)

李存勖的先锋部队先派出一百精锐,反复冲击,契丹一万骑兵阵形散乱,这时候,李存勖使用 “鹿角阵”战法、七万步兵,环成合围之寨,契丹士兵一经靠近,里面万箭齐发,大军顺利到达幽州城下后,李存勖燃草放烟、让人拖着柴枝四周跑动迷惑敌人。

此次战役,契丹死伤过万,幽州之围解除,晋军缴获牛羊、辎重无数。

清单3 灭亡后梁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6)

与后梁的争夺,大小战数百起,李存勖经常以少胜多,后梁被不断的消耗,923年十月,决战来临,李存勖亲率大军由杨刘渡河,进至郓州,为了做到出其不意,大军夜晚越过汶水,后梁将领王彦章猝不及防,一战而胜,随即大军攻克中都,生擒王彦章。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7)

后梁危在旦夕,李存勖采纳部将的建议,命其率前军及时出发,自率主力迅速跟进。很快部队进入曹州,梁将不战而降,后梁皇帝见援兵无望自杀身亡。李存勖率众围攻汴州,后梁守将开门出降。又过几日,后梁最后一支军队五万人到封丘请降,后梁灭亡。

清单4 建国称帝

923年,李存勖于魏州称帝,国号为唐。在位期间,吞并岐国,灭亡前蜀,取得凤翔、汉中及两川,震动南方,“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8)

因全部实现父亲的三个遗愿,李存勖开始沉湎声色,重用伶人、宦官,猜忌杀戮功臣。李存勖因喜好演戏,经常涂脂抹粉、登台演出,他对伶人特别宠信,多人被任命为刺史,致使很多有功者不得其位。

同时宦官势力死灰复燃,李存勖身边的宦官多达近千人。这些宦官有的出使各地,有的充作藩镇监军,伶人、宦官恃宠争权,干预军政,凌慢将帅。使得内外官员人人自危。当朝宰相郭崇韬在灭梁、平蜀战役中,战功显赫,因遭宦官诬陷被处死,李嗣源是灭梁第一功臣,李存勖派遣宦官暗中监视,最终逼其造反。

926年,李存勖死后,李嗣源入主洛阳,继位为唐明宗。其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拜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但君臣之间相互猜忌。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燕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

反叛唐朝皇帝的下场(血战一生的后唐开国皇帝)(9)

随后,在契丹支援下,石敬瑭灭亡后唐,建立后晋。此次割让,燕云十六州落入北方异族长达200多年,失去屏障,中国北方因此遭受了无数战乱,北宋也因此而亡国。直到1367年,大明皇帝朱元璋北伐,这才收复燕云十六州。

以上,就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李存勖的4个清单,如果喜欢,请三连支持,咱们明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