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零食界的大王,你首先会想到谁?大大卷、西瓜泡泡糖、小浣熊干脆面、果丹皮、无花果、酒心巧克力……

但也一定还会有,卫龙辣条!

10多亿人都爱吃的小零食(揭开小零食背后的秘密)(1)

提起辣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垃圾食品,如果有第二反应,必然就是辣条界巨头卫龙,于是大家都把卫龙与垃圾食品画上了等号。

不吹不黑,尽管卫龙的包装是这种风格的

10多亿人都爱吃的小零食(揭开小零食背后的秘密)(2)

。。。。。。

没错,这些字我都认识...可这都是些什么鬼啊

说卫龙是垃圾食品,这不明觉厉堪称添加剂百科全书的配料表,要背主要的锅吧。

那么,我们就从卫龙说开去

聊聊食品添加剂的话题


为什么需要食品添加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54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业内人士常说这样一句话:「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

食品添加剂具有重要的工艺作用,有了它们,才有现在丰富多彩的食品。不用添加剂并不是完全不行,我们试试好了

  • 熟肉制品显然是没有了,比如火腿肠、香肠、熟肉罐头等。因为肉制品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要加入防腐剂。为了口感好,要加入一些磷酸盐之类的东西保水。为了保证口味,需要加入一些香料。

  • 肉制品吃不成了,你可能会想到买点饼干糕点之类的干粮吧。很遗憾,这些东西也没法生产。且不说为了便于保存而加入的防腐剂,为了好看使用的色素,为了口感良好加入的增稠剂等等,即使现做现吃的馒头,也还是需要纯碱才能做出来。

  • 现成的吃的东西没有了,喝的就更没有。超市里的饮料,防腐剂、保鲜剂、乳化剂、香精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都没有,那就只能是水了。

  • 不只是加工食品,餐馆中的食品,比如豆腐,必须要有“凝固剂”,不管是石膏、卤水都是食品添加剂;主食里的馒头必须要用点碳酸氢钠或者碳酸钠,都是化工产品,显然也不能用了,包子馒头不能吃了,面食就只剩下死面疙瘩了。

10多亿人都爱吃的小零食(揭开小零食背后的秘密)(3)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哪些

既然食品添加剂免不了要用,那么还是以卫龙为例,认识认识这些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让人又爱又恨的伙伴们吧。

配料表如下:小麦粉、生活饮用水、植物油、食用盐、白砂糖、香辛料、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5′-呈味核苷酸二钠、复配糕点防腐剂(水溶(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复配糕点防腐剂(脂溶(山梨酸、单硬酯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三氯蔗糖、安赛蜜、纽甜、特丁基对苯二酚、食用香精)。

这一大串的添加剂看起来确实吓人,让我们分门别类的捋一捋

这些添加剂主要分三类

  • 甜味剂: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三氯蔗糖、安赛蜜、纽甜。

  1. 阿斯巴甜:最初是制造抑制溃疡药物过程的中间产物,被发现有甜味后作为甜味剂。它比蔗糖甜约200倍,在人体内会代谢产生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所以现在规定含有阿斯巴甜成分的食品必须标明还有苯丙氨酸。零度可口可乐的甜味就主要来自阿斯巴甜,是除了水就剩添加剂的典范。大面筋是调味面制品,食品分类号07 01,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以下简称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4.0g/kg。

  2.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原本是被作为药物合成的 ,现在被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禁用。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高浓度的甜蜜素有苦味,摄入过量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算是甜味剂里比较危险的。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1.6g/kg(按环己基氨基磺酸计)。

  3. 三氯蔗糖:原本用作杀虫剂 。(看到这就有人会吐槽了,这些甜味剂怎么可能没毒,也不看看它们本来都是干什么用的。熟悉化学的孩子一定知道糖精是从焦油里提炼的。三氯蔗糖甜度是蔗糖600倍,而且它也是由蔗糖制取的,甜味几乎和蔗糖一模一样,口感比较好。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存在毒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甜味剂,主要缺点是制取难度大,价格高。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0.25g/kg。

  4. 安赛蜜(乙酰磺胺酸钾):也被称为AK糖,甜度约为蔗糖的130倍,高浓度时有苦味。摄入过量对身体有危害。稳定性好,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均允许安赛蜜作为甜味剂用于相应食品中,比甜蜜素安全一点。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0.3g/kg。

  5. 纽甜(N-[N-(3,3一二甲基丁基)-L-α-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1-甲酯):最甜的来了,甜度为蔗糖的7000~13000倍 。新兴的甜味剂,因为太甜,用量极少,达不到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水平。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0.08g/kg。

OK,加上白砂糖,卫龙大面筋里一共有6种提供甜味的物质,有人会问:干嘛加这么多添加剂?首先甜味剂的复合产生的效果不是1 1=2,而是1 1 1 1=100这种概念,可以降低成本;其次有些甜味剂如安赛蜜、甜蜜素,本身有苦味,多种甜味剂复合后可以改善口感,同时提高甜味剂的甜味稳定性;最后使用单一甜味剂为了达到所需的甜度会需要较大的添加量,有可能超过国家标准,选择多种添加剂可以避免超标。

  • 增味剂(鲜味剂):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

这两种添加剂最常见,谷氨酸钠就是“味精”,而5′-呈味核苷酸二钠和味精有显著协同作用。去厨房翻翻你家鸡精的配料表,肯定能找到它们。这两种添加剂都是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没有规定最大允许添加量。所以有人说味精味过重是有道理的。

  • 防腐剂:复配糕点防腐剂(水溶(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复配糕点防腐剂(脂溶(山梨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特丁基对苯二酚。

  1. 脱氢乙酸钠:对霉菌、酵母菌、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延长存放期,避免霉变。其作用机理是有效渗透到细胞体内,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0.5g/kg。

  2. 柠檬酸钠:最最最常见的添加剂,可以用作调味剂、缓冲剂、乳化剂、膨胀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等(简直万能了,非常多的食品里都含有柠檬酸或柠檬酸钠)。柠檬酸钠一般由柠檬酸和小苏打或纯碱制取。柠檬酸天然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所以可以认为柠檬酸钠是无毒的,是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3. 葡萄糖酸-δ-内酯:对霉菌及一般细菌具有防腐作用。可由葡萄糖酸浓缩制取,你整天还补葡萄糖酸钙呢。可以使蛋白质凝固,內酯豆腐中的內酯就是它,无毒,ADI(日允许摄入量)无需规定。

  4. 山梨酸:山梨酸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以被人体吸收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无致癌隐患,但长期大量摄入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1.0g/kg。

  5. 单硬脂酸甘油酯:能改善面团组织结构,使其疏松,多孔,延长保存期。一些乳制品中也会添加它作为乳化剂,防止牛奶分层。可在各种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食用的食品添加剂。

  6. 蔗糖脂肪酸酯:可使脂肪乳化稳定,防止析出,同时也有保鲜作用。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3g/kg。

  7. 特丁基对苯二酚:现阶段最好的油脂抗氧化剂。可能有致癌作用,2004年被日本禁止使用,但在其他国家暂时未被禁止使用,所以现在买的食用油里大部分还都有添加它,去你们厨房瞅瞅吧。国标最大允许添加量0.2g/kg(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水溶性的防腐剂是针对面筋的,脂溶性防腐剂是针对食用油的,防腐剂的复配也是为了增强效果,避免单一防腐剂添加超标。

还有一个标示的极不负责任的“食用香精”。食用香精有无数种好嘛,有天然的,有人工合成的,有有毒的,有无毒的……干脆把前面我们讲的这一大堆东西都省略了,直接标一个“食品添加剂”好了。

终于捋完了,小编化学血槽已空

10多亿人都爱吃的小零食(揭开小零食背后的秘密)(4)

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

说了半天,这添加剂每天都要吃,躲不掉也离不开,那么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下了肚,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接下来,请出本小编的十二字真言:

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氰化物是剧毒的,苹果籽里面也是含有氰化物的,你吞下去几颗苹果籽也不会中毒。甲醇是有毒的,会瞎狗眼甚至死人的,啤酒里不可避免的会含有甲醇,你天天喝啤酒不也没事。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来添加,以及控制正确使用量的情况下,这种食品是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可以放心食用。

按照相关食品安全规定生产的正规食品,其中的添加剂含量必然不会超标。当然,不排除有部分无良企业,但小编相信这企业必然会越来越少,尤其对大的食品企业来说,违法成本尤其的高,敢以身试法就让他倾家荡产。

另外需要区分的概念是非法添加物。

非法添加物是指没有被法律法规允许的非食用物质或添加物。

1.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

2.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

3.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

4.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这些非法添加物在街边摊上会不会有...小编就真的说不准了。

总结

食品添加剂加入食品后是安全的,除非使用剂量超过允许的剂量,而非法添加物则具有高风险性。另外,很多食品添加剂其实对人体是有利的,完全没必要谈虎色变,比如维C、生育酚、胡萝卜素等等。

所以,只要不是三无产品,放心吃吧~就算不认识包装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最后再说回辣条,作为添加剂百科全书的存在,虽然吃下去基本无害,但说它是非健康食品肯定是坐实了,少吃无妨,吃多了对身体自然是没什么好处,尤其是儿童,最好少吃。

总之

10多亿人都爱吃的小零食(揭开小零食背后的秘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