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声源、声波的定义

声源:正在发声物体叫声源

管乐器的声源是管内空气柱

声波: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声波

2.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能量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开着的音箱前,烛焰会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4.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需要声源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背知识点(中学物理考试重难点)(1)

6.声的介质:声波必须借助某种物质才能传播,凡是能够 传播声波 的物质叫做 声的介质

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液、气体,如空气、水、大地、木头、钢铁等

7.声速:

声速的定义:声音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声速

声速的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温度有关。

A 一般的 V气<V液<V固

B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C 15℃时, V空=340m/s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气体快。

8. 振动频率

①物体振动的次数所用时间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

1Hz=1次/秒

②声音按频率范围分为:

超声: 频率>2000Hz

猫和狗能听到次声,地震为次声;也能听到超声,人不能。

蝙蝠和海豚可以听到100000Hz以上的超声。

声音(可听声): 频率在20Hz~2000Hz

次声: 频率<20Hz 水母可以听到8Hz~13Hz次声,人不能。

次声超声不能为人耳所感知,人能产生64Hz~1300Hz的声音。

次声和超声各有特征,有不同的用途危害

④人能听到的声音为20Hz~2000Hz,人敏感的声音为1000~3000Hz,人最敏感的声音为2000Hz

9.乐音

①乐音的定义: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②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③音调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振动快频率,音调,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音调,听起来低沉。一般来说,儿童音调比成人,女性音调比男性高。

④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也叫音量

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动幅度,响度,振动幅度,响度,响度还和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⑤音色: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形状不同,就会构成自己特有的声音特色,叫做音色,也叫音品

⑥示波器:不同的声源发出不同的声音,示波器显示不同的波形

10.噪声

①噪声的定义和来源:

杂乱无章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来自杂乱无章不规则振动。如:铁皮刮水泥地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② 控制噪声: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 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 ——引起鼓膜振动。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来看,控制噪声应着眼于消声、隔声(植树)、吸声三个环节;最根本的是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③分贝

A 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B 分贝是听觉的声音强弱下限;零分贝相当于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强度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背知识点(中学物理考试重难点)(2)

④ 噪声、废气、污水、有毒固体废弃物――――――四大污染源

11.回声

①回声的定义: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②回声测距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背知识点(中学物理考试重难点)(3)

初中物理声现象必背知识点(中学物理考试重难点)(4)

③听到回声的条件

t≥0.1s ,可以听到回声

④ 混响:t<0.1s,产生混响,听不到回声(间隔短,听觉分不出)

12.共鸣

将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放在桌子上,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使其发声,然后把橡皮槌压在此音叉上,使他停止振动,这时未被敲击的音叉也发出了声音,这类现象叫共鸣

13. 超声波特点及用途:

(1)特点:频率很、反射性、在水中可以传播很、定位度高、穿透性强。

(2)超声波的运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

①传递信息

声呐:确定鱼群、潜艇位置或海水深度,(利用超声波在水中可以传播很远)

B超

倒车雷达

金属探伤(超声波探测仪):探查金属内部裂纹、气泡、等缺陷,(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性和穿透性强)

②传递能量: 洁牙碎石超声波加湿器清洗、消毒

③超声波声源:蝙蝠、海豚、声呐

14.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能量损失、不易阻挡(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次声波声源:大象、水母、自然灾害(火山爆发、海啸、地震、雷暴、龙卷风、泥石流等),另外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的用途:传递位置和传递能量

①传递位置:检测灾害、探测气象(如海水温度)、探测核爆炸(强度和位置)

②传递能量:次生武器、刺激植物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