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尚书·禹贡》,这本书中有记载“岷山导江”,所以人们一直以为岷山是长江的源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徐霞客游记岩溶地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徐霞客游记岩溶地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地貌专家)

徐霞客游记岩溶地貌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尚书·禹贡》,这本书中有记载“岷山导江”,所以人们一直以为岷山是长江的源头。

但徐霞客并不这么认为,从小生活在长江边的他认为长江的水量远大于黄河,并且长度也不比黄河短。于是,他遍览群书,发现记录都只是“复制粘贴”罢了,无法论证,便决定亲自考察。

徐霞客的“探源之旅”虽然艰难险阻,但最终还是发现了长江的上源,它就是金沙江。于是在《溯江纪源》一文中斩钉截铁地公布:“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尚书》进行勘误,毕竟相传《尚书》是孔子编纂的。

勘误自此似乎成为了徐霞客的强项。在万历四十六年,徐霞客先后登顶于黄山的天都峰与莲花峰后,并判断出黄山的最高峰并非历代相传的天都峰,而是莲花峰。

崇祯五年,徐霞客登顶温州雁湖岗,证明了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并非发源于雁荡湖;崇祯十一年,他从广西走到云南的南北盘江源头,指出《大明一统志》书中的种种地理谬误,并批评其编辑“彼不辨端未巨细,悍然秉笔,类一丘之貉也夫!”

除勘误之外,徐霞客对地质地理学的理解也远超当时的年代。他在《粤西游日记》中曾解释了喀斯特地貌中峰林峰丛的形式过程;在《滇游日记》中更是有徐霞客对无数座石灰岩山峰的艰难攀援及对200多个洞穴的冒险探测的总结:“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漓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他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地貌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