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阐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简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成名作。列宾是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高材生。学院门前是涅瓦河,涅瓦河上的纤夫给列宾留下深刻的印象。

1871年,列宾毕业了,他获得了一级金质奖章,本可以立即去国外进修三年。但是他并没有马上出国,决定创作一幅有关纤夫的作品。

画家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收集了许多素材,在1873年展出了自己的新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画面表现了一队衣衫破烂、不同年龄的纤夫沿着伏尔加河艰苦劳动的凄惨场景。

画面上的11个纤夫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压迫。

每一个纤夫都有模特为原型,都有一段自己的经历。

走在最前面的纤夫是以一个名叫卡宁的人为模特的。卡宁原先是神父,丢了神职以后,才沦为纤夫,尽管他衣衫褴褛,但是神情中流露出善良宽厚。

与卡宁并排的纤夫身体结实,以前是务农的农民。在卡宁旁边的纤夫曾经当过水手,眼神相当犀利。

卡宁身后的带帽子、叼烟嘴的纤夫也许正在与同伴们逗乐,从他的姿势以及肩上的索绳的松紧来看,他没有使劲呢。

如果前面四人为第一组的话,那么以红衣少年为中心的四个人就算第二组了。

这个年纪最小的红衣少年是纤夫行列中最引人注目的了。他的模特是一个名叫拉利卡的年轻人。红衣少年用手托起肩上的索绳,可见这纤夫的劳动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

他左边的纤夫用衣袖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这是一个肺结核病的患者。

那个正在掏烟丝的老纤夫看来已经习惯了这个工作,那个只露出半个脸的纤夫是长期在露天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最后的三个人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其中那个高鼻梁。卷头发的纤夫回头眺望,眼睛冒着怒火,也许他听到船上工头的吆喝声。

列宾利用河道的弯曲和岸上的沙滩,营造了一个隆起的黄色底座,而这11个纤夫如同雕刻的群像屹立在这沙土的底座上。

伏尔加河水与蓝天相映生辉,远方的船在画布上占的面积不小,可想而知,这艘船有多大,而桅杆上随风飘扬的旗帜在告诉人们,纤夫们是逆水而上。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充分表现了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