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习】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倾听诗词一剪梅(一日一诗词一剪梅)(1)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宋】刘仙伦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

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

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

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

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倾听诗词一剪梅(一日一诗词一剪梅)(2)

【译文】

起笔写“唱到阳关第四声”,即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既没有写情,也没有写景,而情与景近在眼前:景是离别之景,情是伤离别之情。没有直接写出,却让人接下来就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罗带”本指丝织的衣带,在此则指将要远行之人,“香带”指送行的女子。“香”字写出了女子衣衫的特点,也让人想到的女子温婉贤淑。二人即将分离,“轻”字写出了双方复杂的心理,仿佛不敢又不忍触碰别离这一话题,然而启程的时间却已经到了。“杏花时节雨纷纷”点明了时间为春天,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让人想到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现在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天气,游子也将成为那路上的行人,孤独,落寞,伤感。两人相别在山水环绕的孤村。

“更无心情共酒尊”承接的是上片首句“唱到阳关第四声”本来就很伤心,一曲到此,更没有心情喝送别的酒。举起酒杯,泪湿两行,却怎么也不忍心喝,就好像不喝这杯酒就不必分离。洒满香的了衣衫只留下哭过的痕迹。“空”字写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除了眼泪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一般离思两销魂”离别这件事却弄得两下黯然销魂。黄昏时分,游子在马上想着她,而她也在楼上想着他,同一时间,相隔两地,却都在想着对方。从相思的双方两处着笔,这可谓是“离愁渐远溅无穷”

全词都在用两个人的视角来写,两相对比,两相映衬,既写出了难舍难分之意,又写出了无可奈何之情。

倾听诗词一剪梅(一日一诗词一剪梅)(3)

【作者】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倾听诗词一剪梅(一日一诗词一剪梅)(4)

【学写诗词】

《一剪梅 · 夏至闲情》/己亥年五月二十

夏至蝉鸣热浪翻,

红了樱香,

绿了瓜甜。

池塘波荡众蛙喧,

锦鲤欢游,

穿戏荷莲。

盼落骄阳夜静恬,

闪闪星河,

皎皎银蟾。

频摇蒲扇意悠然,

送了沧桑,

醉了流年。

倾听诗词一剪梅(一日一诗词一剪梅)(5)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让思想充实生活。谢谢您的阅读!衷心感谢来自网络的被采信息源!我们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权必删。

倾听诗词一剪梅(一日一诗词一剪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