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网讯(记者 惠耀辉)你的周末是怎么度过的?9月15日正值周末,50多位市民在渭滨区新烽火荣上居汕语堂高雅了一把。当日,瑧器·钧天坊古琴展暨古琴雅集活动在渭滨区新烽火荣上居汕语堂举行,活动以古琴为主题,结合色空、太极、古典乐曲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净雅、悠远的艺术盛宴。

哪个时期的古琴常雕花(700年前的元代古琴来为宝鸡市民助兴)(1)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活动在古琴曲《湘妃怨》中拉开帷幕,《葬花吟》演奏、色空表演《茉莉花》、太极展演等各具特色的“中国风”节目一一上演,多个节目都源于市民自己的创意,特别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活动增添了更多“古意”。

哪个时期的古琴常雕花(700年前的元代古琴来为宝鸡市民助兴)(2)

最引人注目的琴曲表演,以古琴独奏、弦歌相和等方式演绎。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孔子学院总部太极教练、“太极王子”高崇也来到现场,不但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太极表演,还展示了自己高超的古曲技艺,一曲《普庵咒》,泠泠七弦声,将在场观众徐徐引入了一个雅畅清逸、庄严肃穆的古琴艺术世界。《凤求凰》《神人畅》《卧龙吟》《阳关三叠》等经典古琴曲目的演奏,结合以茶艺表演、吟唱等多样形式,将活动一次次推向了高潮。

哪个时期的古琴常雕花(700年前的元代古琴来为宝鸡市民助兴)(3)

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传承人王鹏先生收藏的一把珍贵的元代古琴,在现场进行展示。“先识琴中趣,再闻弦上音。”中国琴会理事王彬奇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这把琴的历史和由来,并用它弹奏了一曲《鸥鹭忘机》,让现场市民感受700年前的袅袅琴音,聆听穿越指尖七个世纪的对话。

哪个时期的古琴常雕花(700年前的元代古琴来为宝鸡市民助兴)(4)

“平时周末都要么忙碌、要么宅在家里,我觉得这样的周末很有意义”。参加活动的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活动,感受到了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它的声音非常特别、美妙无比。

哪个时期的古琴常雕花(700年前的元代古琴来为宝鸡市民助兴)(5)

本次活动发起人、汕语堂堂主张杰介绍说,此次活动旨在提升社会公众对古琴中国传统乐器的认知度,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为宝鸡广大古琴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好地传承古琴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