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dong bi cu bong, bo ci do bi. bi dong cong di, do cu do ci.

2.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dong bi cu bong, bo ci do di. ci dong cong di, bi co cu ci.

3.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bong du ding ci, cong di cu ci. di di cu ci, bo bi cong ci.

□□□◆ □□□■ □□◆■ □□□■ ng i

□□□◆ □□□■ □□◆■ □□□■ ng i

□□□■ □□□■ □□□■ □□□■ i

注释:

这里面读音最难揣测的是两个字:见、鱼。之前发过帖子:

1、鱼,古音du,见: 魚du古音考 ;

2、见,古音dong,在考证白狼歌时,匈奴汉语发音为dong,但并不一定证明中原汉语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因为见的甲骨文=目 人,人古音cong,所以见的古音很可能是cong,但在古音演变中,c辅音到d辅音的演变大部分发生在周代商。见: 见的辅音c-d之别 ; 商音 ;

3、另外一个难确定的是肄,当然从简化字上看,从矢,矢古音di,是可以推导古音di。但是,这是简化字,并非古文字,肄的古文字并不从矢,而从隶,隶古音di。

所有诗经的相同点(诗经10-3汝坟上古音大概)(1)

而放肆的肆,金文同肄(可能是金文释读错误,但暂且按此),见:

所有诗经的相同点(诗经10-3汝坟上古音大概)(2)

所有诗经的相同点(诗经10-3汝坟上古音大概)(3)

放肆的肆 vs 肄业的肄,两者同源,均从隶,而隶的甲骨文从手、从尾,可能手提供辅音d,尾提供元音i,形成隶古音di。见

所有诗经的相同点(诗经10-3汝坟上古音大概)(4)

以上足以证明肄、肆的古音为di。但他们左侧的部分字型结构,并不十分清楚是什么意思。

所有诗经的相同点(诗经10-3汝坟上古音大概)(5)

从肄的甲骨文金文入手分析,左边类似旡(ji,既的声符),但大多数带了个尾巴,有的最下面又在右下方加了一个 巿 (pei,沛的声符,今音为fu、po),有的類似巾字,而巿与手/又結合,似乎又形成布字。

所有诗经的相同点(诗经10-3汝坟上古音大概)(6)

其实不然,布的甲骨文金文从父、从巾,声符为父,而非又/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