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小儿慢性肉芽肿病能活多久(婴幼儿反复严重感染)(1)

您身边的健康管理专家

《家庭医学》

快餐阅读时代 养生江湖风起云涌

《家庭医学》——经得起沉淀的医学科普杂志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婴幼儿反复严重感染,或是慢性肉芽肿病

文/罗 勤 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小斌出生时按照新生儿常规流程接种了预防儿童结核病的卡介苗,结果罕见地患上了卡介苗病,接种处的皮肤出现肿胀,腋下的淋巴结肿大,肺部发生BCG(卡介苗)感染。1岁起,他又反复出现支气管肺炎、淋巴结病变、皮肤疖肿、肛周反复出现严重的感染、发炎,甚至化脓肿大。医生诊断确诊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一种—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经过基因诊断证实小斌有CYBB基因突变,其母亲是该突变携带者;数年前其哥哥也因出生后反复肺炎,8个月不治夭折。

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遗传病

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遗传病,80%的患者为X-连锁隐性遗传,20%的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就是患儿母亲携带了一个慢性肉芽肿病突变基因CYBB,如果生男孩,儿子有一半概率患慢性肉芽肿病;如果生女孩,女儿有一半概率成为像妈妈一样的CYBB携带者。(如图)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就是患儿父母亲各携带了一个慢性肉芽肿病突变基因CYBA、NCF1或NCF2。所生育的孩子1/4的概率会患病。可能是男孩患病,也可能是女孩患病。还有一些患儿的父母没有携带突变基因,家族中也没有类似患者,可能是患儿自身基因发生了突变所致。

认识慢性肉芽肿病

在正常的免疫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存在一种消化病原菌的酶----NADPH氧化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其通过释放过氧化氢,杀灭过氧化氢酶阳性菌(如曲霉菌、葡萄糖球菌、沙门菌等)。慢性肉芽肿病患儿体内这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甚至缺乏,不能产生足量的过氧化氢,导致免疫细胞依赖氧杀菌功能降低。当免疫细胞吞噬微生物后,不能有效地杀灭微生物,导致患者对细菌,真菌易感性增高,发生反复慢性感染。

什么原因导致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呢?研究证明,NADPH氧化酶由4个亚基组成:分别是gp91phox、p22phox、p67phox和p47phox。当其发生基因突变(突变后基因命名为CYBB,CYBA,NCF2和NCF1),可分别使NAPDH氧化酶的4个亚基产生免疫缺陷。而任何一个亚基缺陷,都可造成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降低或丧失了杀灭和消化病原菌的能力,出现慢性肉芽肿病的临床表现。患儿如果是CYBB基因突变,变异点位于X染色体,遗传学上称之为X-连锁隐性遗传;如果是CYBA、NCF2和NCF1基因突变,变异点位于常染色体,遗传学上称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患儿常发生严重感染

大多数患儿在出后半年内至少会发生一次不常见或严重的感染,80%以上的患者在出生后第二年普遍出现严重感染。最常见的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黏质沙雷菌和曲霉菌。此外,还有分枝杆菌、放线菌等不常见病原菌。感染部位以皮肤、肺部、肛周、泌尿生殖系统常见。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化脓,蜂窝组织炎、脓疱病经久不愈;反复发生肺炎、肺门淋巴结病、脓胸、肺脓肿等,即使长期使用抗生素,病情也无法好转;发生溃疡性口腔炎、齿龈炎、肠炎、腹泻、肛周脓肿等。

慢性肉芽肿病的防治

一旦发生感染,根据患儿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和药敏试验,积极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头孢三代和利福平较为有效。近来发现磺胺异恶唑能促进患儿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白细胞介素-α也可增强中性粒细胞杀菌力。

注射干扰素可明显降低感染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最新研究发现,吡格列酮可以用来治疗感染难以控制的慢性肉芽肿病患儿。唯一治本的方法为免疫重建,具体方法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两种手段。

预防慢性肉芽肿病,要避免近亲结婚。有家族史的孕妇可早期给予干预。若已确定孕妇的基因变异点,则于怀孕10~12周时进行绒毛膜取样或怀孕14~18周进行羊膜穿刺,以获取胎儿细胞进行基因检测。若无法进行基因检测,可考虑采取胎儿的血液细胞以NBT检验作为产前诊断的方式。

文章有用 请赞一个

得小儿慢性肉芽肿病能活多久(婴幼儿反复严重感染)(2)

★全国邮发代号: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网址:www.jtyxzz.com

★邮购地址:郑州市经二路13号 家庭医学刊社

★健康是福|关爱家人|关注家庭医学|健康一手掌握

我们是您的家庭小卫士|欢迎致电我们!

0371-65968289/ 65954441

扫一扫 健康一手掌握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