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 实习生 刘岍琳

越复杂的信息需求,需要越简单的操作。

企业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只扫一个码;查验企业电子证照信息和监管信息,只扫一个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日常监管,只扫一个码……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上海全面开展“市场主体身份码”(简称“企业码”)试点,统一市场主体纸质营业执照和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样式。自9月1日起,上海所有类型市场主体的纸质营业执照和电子营业执照上将加载统一标准的“企业码”。“一企、一照、一码”——亮码、扫码,将成为市场主体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开展经营活动的数字化新赛道。

企业有了“数字画像”

8月31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康燕及市场稽查专员等一行人走进西湖春天(万象城店),对试点应用的“企业码”进行实地考察。市场监管人员使用手机上的监管系统平台现场扫码后,不仅能看到餐饮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营业许可证件,还能看到过往监管细节,包括执法人员于何时对企业进行过监督,有无发现问题,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监管信息亦被清晰列出。“没有处罚记录,不过在扫码获得的信息中可以看到,这家店铺的厨房进行过改造。”执法人员说。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干部施毅介绍,当前“企业码”有两个应用场景,一是面向消费者公示的场景,消费者可以通过企业码读取企业信息,从而形成合理的消费判断;二是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监管设备如安装了监管系统的手机进行扫码,获取内部监管信息,便于监管人员发现监管风险点,实施针对性举措。“企业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公示不同的信息,从而实现个性化应用。

个体工商一证一码(一企一照一码)(1)

恒悦轩店员展示“企业码”

恒悦轩(徐家汇店)内,店员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出示电子营业执照App中增添的企业码功能:点开“企业码”入口后输入密码,即可出示蓝色的“企业码”。店员介绍,使用“企业码”后,企业办事更加便捷,企业无需大量、重复录入信息,只需出示一个二维码,办事部门即可获取企业相关信息。

个体工商一证一码(一企一照一码)(2)

消费者现场扫“企业码”查询企业信息

跨部门大数据支撑多场景应用

“企业码”关联的丰富信息背后,是跨部门的数据归集努力。“企业码”需要以全国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为基点,将所有信息向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归集,如何收集信息成为一大难点;另外,经营主体、监管信息等会实时变更,如何保证“企业码”关联的信息是最新的,也成为一个技术难点。

个体工商一证一码(一企一照一码)(3)

执法人员在西湖春天(万象城店)现场扫“企业码”

“企业登记信息、市场监管信息是市场监管局这边拥有的数据库,而闵行大数据中心归集了区各个政府部门的监管信息、许可信息,根据这些信息,闵行区政府建立了云监管中心。‘企业码’作为基础信息接口,接入闵行区政府的监管系统,将闵行的云上数据跟企业的登记注册信息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统一且实时更新的‘一码查询’。”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康燕介绍,“接下来在市政府层面,‘企业码’即将与随申办企业云对接。随申办企业云上是市级各委办信息、企业电子证照信息,这些数据同步到‘企业码’后能产生更多的应用场景。”

个体工商一证一码(一企一照一码)(4)

调整后的营业执照图样

“企业码”作为信息接口,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康燕表示,以后“企业码”关联的信息种类还可能不断丰富,如增加企业年报公示信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干部施毅道:“现在这个码还是单向的,我们希望以后让这个码成为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之间的多向互动媒介。我们可以把政务信息公示给消费者,消费者可能也会有想反馈给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信息,譬如消费者扫码后可以直接将投诉信息投递到我们市场监管局的投诉平台上,就能现场实时进行消费者监督,而不只是通过打12345来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三方互联。”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