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北京市宣布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东城区、密云区为第一批两个试点区。

今年4月,西城、朝阳、海淀、大兴、延庆、门头沟6个区也加入其中。

如今,又一新学期将要到来,北京市宣布,今年9月秋季开学后,全市所有区都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1)

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面推进“双师课堂”建设,拓展优秀校长和教师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在此前东城区和密云区试点基础上,今年9月秋季开学后,全市所有区都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为减轻教师负担,北京全市大部分义务教育学校通过AB岗、交替轮岗等方式,积极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各区对中小学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了50%以上。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2)

政策非常多,那么这一次的政策会和以前一样不了了之,还在会出现颠覆性的影响?

今天简单的聊聊,教师轮岗并非新事物,但从趋势来说学区房在未来几年真的不能买了!

首先:学区房是如何出现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产业资源不均衡,叠加了就近入学政策导致出现了学区房。大部分学区房都是集中在高校周围 政府部门周围。

1953年11月26日政务院第195次政务会议通过的《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指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学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来办小学教育;如果要求全国小学整齐划一,那是做不到的。”这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比较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太平衡,于是国家提出了这个相对公平的教育方式。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但是在不同的地区。经济也有高有低,不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资源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家长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购买好地区的学区房,以获取最好的教育资源。

“就近入学”并不是指到“离家最近”的学校读书,而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来为公办学校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提供义务教育,为每一位儿童提供义务教育的名额。

1986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小学、中学施行就近入学,这也拉开了就近入学的序幕。

就近入学导致优秀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对于老师来说,好的学校意味着事业发展更好、工资更高。那么,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好的老师必定会向好的学校调动。同样,老师会为人父母,自然希望自己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学校往往会对老师的孩子在一些方面予以一定便利。这也造成好的老师选择向好学校调动的原因。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3)

中国城市中住房价格的变化除了受宏观经济和政策的直接影响外,也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和布局不平衡,使得占有较多公共资源优势的大城市及城市中的优势区位房价明显偏高。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4)

教育资源“租买不同权”的制度安排进一步降低了自有和租赁之间的替代性。买房(特别是购买优质学校的学区房)成为家长们将子女送进好学校的必然选择。这会带来居民住房选择行为的扭曲,造成优势区位过高的住房价格。

其次:现在的政策解决了什么问题?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5)

为什么会鸡娃?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素质再高,还得高考!高考就是应试教育的终极考验,你素质教育搞得再好,最后还得在应试教育独木桥上走一遭。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全北京、全中国其实都是学区房,因为都是按照学区划片的。但其实严格意义上,只有一流一类、一流二类、二流一类才能称为学区房。当然现在有些9年直升的初中不错的,也可以说是学区房。

学区房的价格其实只是门槛,代表了这家长的投入,从全国看的确存在非常明显的高考下的不均衡现象。

各大城市对于学区房的调控手段,主流有五种:「教师轮岗」「多校划片」「名额分配」和「公民同招」「六年一位」。实际教育部门做不到稀释优质教育资源,或者做到多增加优质资源。所以措施只能治标不治本。

疫情导致的教育需求回流,出国难度加大,使得大部分家庭考虑国内教育,这部分基本都属于学区房的意向购房者。不论是北京的西城海淀还是上海深圳,大学区房新购房者中很大部分比例是过去考虑出国上学人群。

二胎导致的教育资源紧张,对于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大部分二胎家庭,认为2个孩子享受教育资源,相当于20万一平米的房价变成了10万一平米。这几年井喷入学,放大了市场需求。而新政策三胎,影响会更大。

第三:别怕,3年后人间再无学区房!

学区房一边连着教育,一边连着住房。学区房过热反映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1:学区房的出现是出生人口增加遇到了教育不均衡导致的,学区房的出现是发展问题,当下的政策基本集中在让更少的人更难获得优质资源,优质资源依然存在,比如西城、海淀的高中录取率依然全国最高。

2:最热炒的小学降温难免,特别是最近几年属于大部分城市入学高峰,但学位不足导致的顺位排序导致最优质学校入学难度加大。举例来说,西城的德胜区域已经出现了第一顺位溢出的现象,所以再买房未来几年也上不了对应学校。价格必然下调。

3:70-80后是享受了教育红利的一代人,所以更看重教育,也刚需。

4:出现学区房的基础是就近入学,对于当下大部分买学区房的家长来说,更看重子女教育,但注意了!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6)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7)

3年后学区房肯定会大幅度降温,从时间看,2017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会是这一代人里面人数最多的一年,伴随他们一生的竞争也肯定最激烈!

你会买这么旧的学区房吗(最后3年人间再无)(8)

但需要注意的是后续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调,特别是最近2年出生人口锐减7万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学区房不用调控了,最近3年就是最后的高潮了!毕竟孩子要是在2023-2025年要上学依然必须要买,但如果是2026年开始才上学,千万别急买学区房了!肯定会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