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情感的载体,那些浓烈却隐晦的情感,借由一道道美食得以抒发。这些食物,总是能在不经意之间勾起在外的桐城游子们的思乡之情。

桐城朝笏(朝牌)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

桐城朝笏,是一种类似类似烧饼的桐城特色小吃。因其形似朝笏而得名“桐城朝笏”,俗称“朝牌”。朝笏原本是指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拿狭长板子,也称手板。据说,朝笏形状和名称形成,与清代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有着渊源关系。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2)

朝笏的铺子一般都坐落在人口较为密集的街头巷尾,一条长木案用来和面,先以生面、烫面参半重复揉合,按一定比例撒入花椒盐。揉匀后,切成长条块状备用。生面与烫面的揉合比,因气候不同而变化。

卖“朝笏”的铺子旁边必定有炸油条的,买早点的买一块“朝笏”,把它剖开,再夹上热油条,一口下去,满口生香也!再配上一碗热豆浆,快活似神仙了。

桐城水芹菜炒肉

芹菜炒肉听起来像是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但桐城的水芹菜炒肉胜在桐城特有水芹菜。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3)

桐城水芹菜菜质脆嫩,清香爽口,余味甘甜。桐城水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有特定的生长环境,那芹菜田里的水是地下渗出来的清澈泉水,终年不绝,四季温差不是很大。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4)

冬季的水芹菜,又称"白老",茎白芽黄,鲜嫩香脆,品质更佳。"桐城水芹"已经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安徽省蔬菜类中唯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菜是普通的家常菜,材料确实桐城独一无二的,出来的味道也自不同了。

火烘肉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5)

火烘肉的肉是选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或猪颈处的肉,若买得山里人用野菜喂养的土猪肉那就最好了!猪肉洗净、切成片状的大块,用盐码一下,然后倒入自家做的豆瓣酱、调味品等,再用手抓匀,搁在桌角,腌它两、三个小时,待肉片们入味后,裹上米粉,用手一排排地码在竹筛上,然后将竹筛子架在火盆上,用炭火烘烤。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6)

这炭也很有讲究,必须是松树枝烧制的炭,这样烘烤出来的肉带着一种松子的清香气,解腻、闻之便令人食欲大增。也有人不用炭火,用晒干的稻壳!少了松子清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谷子的粮食香。

大关水碗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7)

桐城多水碗,当以大关最为出名。“水碗”选料精良,诸如肉类、禽类、蛋类、大枣、莲子及豆制品等等,都是新鲜优质品。所以水碗的种类很多,有肉片水碗,肉元水碗,鱼片水碗,鱼元水碗,蛋条水碗,蛋元水碗等。"水碗"做工考究,花样异彩纷呈,多达数十种,老少咸宜。

南瓜粑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8)

在桐城,南瓜又叫番瓜。每年冬至时节,桐城人都有吃南瓜粑的习俗。吃的是一种美食,念的却是一份情愫。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9)

南瓜去皮去瓤洗净切块,煮熟捣烂成泥,在南瓜泥中加入葱妻末、精盐、米粉,拌匀,将南瓜捏成手掌大小的粑粑状,用平底锅油煎。煎好后的南瓜粑外壳金黄焦脆,肉质香嫩爽口,黄亮亮,甜津津,软绵绵的,美味极了。

蒿子粑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0)

传说中,人的魂魄在这天容易游离身体,必须用一种野味的粘性食物给粘住,于是就产生了蒿子粑这样的风味小吃。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1)

剁成碎末的蒿叶放在水里漂洗一下,去掉多余的苦味后待用。油锅里放入腊肉丁,蒿子碎末,加点调味的作料,炒熟后加水烧开,放入糯米粉揉成团,再揉成长条就像做饼一样,掐成一个一个的剂子,按扁就成了粑。熟透后的蒿子粑,是那种黄中带绿的颜色,外脆内粘,咬一口,脆响,而脆壳子里面的粑瓤子却绵软筋道。蒿子粑的特色是又韧又香,这种香是乡野的气息,可以说是任何食物的香气都无法相比的。

山粉圆子烧肉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2)

山粉即红薯粉。山粉圆子烧肉是桐城的地方名菜。出锅的山粉圆子爽滑鲜香、软糯弹牙。五花肉的鲜香与油腻被山粉很好地吸收并化解,圆子粘而不稠、油而不腻,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山粉圆子烧肉定要趁热吃下,冷了山粉会发硬,影响口感。即便是再次加热,也会因为难以加热到圆子内部而少了那种最为特别的软糯口感。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3)

在很多桐城人的心中,它已不仅仅只是一份美食了,它承载了一方水土上芸芸众生的味觉记忆。最怀念的莫过于小时候一边等待母亲于年末岁初端上来的那碗热腾腾、油汪汪的山粉圆子烧肉,一边偷偷咽着口水。

鸡汤泡炒米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4)

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桐城人为之魂牵梦绕。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5)

大勺舀出鸡汤与鸡肉,放入炒米,看鸡汤养分浸入的炒米递次落入碗底。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出一勺,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脆响的炒米在口中跳舞、柔滑的鸡汤在齿间环游,真是人间美味!

孔城米饺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6)

孔城米饺是桐城孔城镇传统知名美食品店早点。饺子原是以麦(面)粉制作,孔城米饺则以糯米为原料,用料、制作、食用均具特色,故被视为独步天下的民间珍稀名食。食用时,浇上少许熟猪油。不粘筷子不巴嘴,绵而不腻,香软可口。

来桐城参观旅游的海内外客人,无不以有幸品尝一下“孔城米饺”为快事。

桐城丝枣

桐城小吃推荐桐城美食排行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的桐城小吃)(17)

桐城丝枣原名金丝枣、琥珀枣,简称丝枣,是桐城市传统土特产品,有300多年历史,古有“秋石、丝枣出桐城”之说。桐城的枣个大、肉肥、皮薄、核小、香甜,以圆形最佳,名葫芦枣。每年立秋前,不等枣在树上变红就要采摘,故又名大青枣。

割裂枣,浸入糖水,用铜锅煮沸,继以文火慢煮,约7小时枣熟汤尽后,取出烘干,味甘生脆,是为桐城上等丝枣。桐城丝枣,曾进贡清帝,定为贡品。

编辑:安庆掌上娱乐圈(掌心桐城麻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