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摆脱了困扰我十多年的噩梦”陈奶奶高兴地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病区内,陈奶奶和家人正在收拾物品,她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出院回家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分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分型(脊柱侧弯70度弯成)

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分型

“终于摆脱了困扰我十多年的噩梦!”陈奶奶高兴地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病区内,陈奶奶和家人正在收拾物品,她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出院回家了!

通讯员 侯雨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今年65岁的陈奶奶来自安徽,10多年前,她偶然发现自己背部向后凸起,站立时身体也不自主地向右侧倾斜,她起初觉得可能是干农活导致的,休息休息就好了,这一拖就拖了十年。

近几年,陈奶奶发觉背部疼痛感加剧,背也驼了,腰也更弯了,好似老了十岁。平时走路身体向一侧倾斜,走起路来极其费劲,只能坚持一两分钟,而做饭只能靠在灶台上进行,后来只能摆张椅子放在厨房,坐着才能把饭做完,这严重影响了陈奶奶的生活质量。

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就诊后,骨科主任殷国勇教授对她进行了仔细的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殷主任判断,陈奶奶是严重的退变性脊柱侧弯,侧弯角度已达到70度,呈“S形”改变;同时伴有的胸腰段后凸畸形也达到近60度。而在腰椎退变性侧弯不断加重的过程中,脊柱容易出现神经根受压,进而引发陈奶奶腰腿疼痛加剧的情况。

殷国勇教授表示,一般退变性脊柱侧弯达到30-40度就要建议手术了,陈奶奶的情况很严重,如果不治疗继续发展,脊柱侧弯持续加重,会严重影响病人的外观及生活质量,对人体胸腔、胃部、腹腔脏器造成挤压,引起呼吸不畅、食欲不振的情况。

经过考虑,陈奶奶决定接受手术,殷国勇教授团队为陈奶奶个性化制定了手术矫形方案,还通过3D打印的方式还原了严重畸形的脊柱形状,同时术中持续神经诱发电位监测,为手术的精准和安全保驾护航。

殷国勇教授、周炜副教授、黄振飞博士等专家,对陈奶奶脊柱胸10-骶1置入椎弓根螺钉,并扩大减压狭窄的神经根管。对侧弯严重的部分进行截骨矫形,部分椎间隙植入融合器,完成了全部的脊柱畸形矫正。整个手术进行了6小时,术后影像学复查,陈奶奶的脊柱侧弯矫正满意,正面看从“S形”变回了竖直的“l形”。陈奶奶终于又可以挺直自己的腰杆了!

殷国勇教授介绍,近期江苏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已成功完成了多例严重脊柱畸形的矫正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病例的增多也让“脊柱侧弯”被大众所关注。

脊柱侧弯常被提及的有两类,一种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通常是由基因决定的,大部分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孩子成长到8-10岁之后,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另一种是成年后出现的退变性脊柱侧弯,与中老年人的腰椎老化、退变、脊柱骨折等有关。总的来说,脊柱侧弯这种病越来越表现为“重女轻男”!殷国勇教授还表示,对于脊柱侧弯,侧弯角度大于30-40度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同时,应定期复查,观察病情进展和临床症状变化,以免病情加重,导致预后效果不佳。

来源: 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