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郡王弘皎世系(宁郡王府弘晈府)(1)

宁郡王弘皎世系(宁郡王府弘晈府)(2)

宁郡王弘皎世系(宁郡王府弘晈府)(3)

宁郡王弘皎世系(宁郡王府弘晈府)(4)

宁郡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三条69号71号及新开路胡同92号94号96号98号100号,清雍正八年,皇帝封怡亲王允祥第四子弘晈为宁郡王,即建府于此,现府第中路的大门、翼楼、正殿、后寝、后楼基本保存完整,宁郡王府的第一位主人名为弘晈,是清雍正年间怡亲王允祥的第四子,清雍正八年封为宁郡王,怡亲王允祥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最为雍正皇帝所信任,是继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后首位世袭罔替的亲王,雍正皇帝曾亲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赐予允祥,又谕“怡亲王恪恭尽职,夙夜匪懈,赞襄国政,披露忠诚,朕念兹勤劳,特加封王一子为郡王”,此王即弘晈,但在清乾隆四年,宁郡王弘晈牵涉到理亲王弘皙所密谋的未遂政变中,弘皙系清康熙朝废太子之子,与庄亲王允禄等结党营私,欲取乾隆太子而代之,后弘皙永远被高墙圈禁,弘晈被认为是“毫无知识之人”,依附弘皙等人只图“饮食宴乐,以图嬉戏”,本应革退王爵,但因此爵为雍正皇帝特旨,所以从宽保留王号,只是停止俸禄而已,清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初弘晈卒,谥曰良,他死后,由第二子永福袭贝勒,至清同治三年镇国公载敦时,由于怡亲王载垣在辛酉政变中被赐自尽,由载敦继袭怡亲王爵,以上各代均追封怡亲王,王府中路的大门面阔五间三启门,大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五间,后殿面阔三间,后寝面阔五间,前出抱厦,后罩房面阔七间,东、西路为附属院落,该王府格局与清乾隆年间《京城全图》基本一致,属于典型的清朝王府规制,该王府自建府以来,未经大的修缮和更改,保存了清乾隆以前的建筑风貌,是北京城现仅存建筑年代较早、建筑规制较高的一座王府,现为东城区第一批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第六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