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火车过山洞~"

"Who lasts longer?Who lasts longer?"

————《火车火车过山洞》

命运就是一场无厘头的赌注,在看不到输赢的开始里,接受的还是输赢的结局。从小到大,不论是身处孩提时代,还是少年、青年、中年甚至是老年,我们总是会面临无数的比赛与选择,在以命运为名的选择题里,输赢便成为了一道必选的题目,顺我者为赢,逆我者便输,在现实的世界里,决定输赢的往往不会是一场简单的双方对抗赛,而是与自己、与心灵的深刻较量。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1)

《火车火车过山洞》这部短片就以孩童时代的游戏火车过山洞为一切故事的起点,辩证地展示了赢与输在命运中所扮演的角色。赢与输,可以在一念之间,也可以在深思熟虑之后,可以产生万丈光芒,也可能只会带来万念俱灰。所谓的输赢,对于尘世间的我们,到底是黑暗中那抹破晓的晨光,还该是孤身一人的绝望?

一、残酷的游戏

短片之中的游戏不论是放在短片中,还是现实中都是残酷的。火车火车过山洞,听起来朗朗上口且伴着韵律的游戏,其实就是一场灾难的始作俑者,稍有不慎便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灾难。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两个人手拉手,在共同面对呼啸而来的火车面前,比赛看谁在铁轨上会坚持的时间更久。在孩子们稚嫩的心中,这只是一场关乎胆量的较量,无知者无畏,在对生命还仍旧不明所以的他们,展开的其实是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充满血腥的输赢较量。孩子们的心中,在火车面前,赢了的人代表胆量更高人一筹,这个童话式的华丽荣耀掩盖了赢了的人会更加濒临被火车碾压的真实现实。这场以命运为赌注的游戏残酷的令人胆寒,在游戏与现实之间,赢了游戏又能怎么样呢,在丧失生命、造成家庭支离破碎的悲剧面前,游戏的胜利者又何尝不是一位命运的失败者?且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2)

似乎不出所料的,短片中的主人公安德取得了游戏的胜利,而这场胜利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不是这个小男孩的生命,而是在重症监护室中最后确诊的精神损伤,他的心智在昏迷苏醒后被永久性地定格在了孩童时期,且双腿遭受的重击也只能一点一点通过辅助工具和训练来恢复站立行走。因为这一场游戏,安德从此只能在家庭和医院这两点一线中生活,而他原本就普通的家庭也从此变得异常艰难。儿子丧失半条命的飞来横祸,给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带来了暴击,尽管父母不厌其烦地一直精心照顾儿子,在父母的眉宇之间总还是有阴郁挥之不去,这个家的希望被永久摧毁了。

我不禁会想,如果,没有这场残酷的游戏,安德和他的父母该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或许会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新田园生活;或许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肆意生活;亦或许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平凡努力的生活。就是因为这个残酷的游戏,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本可以有的无数种充满希望的可能性,将一家人所有的未来都付诸于医院这个无底洞中,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以时间为赌注,不懈地来期盼奇迹的降临。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3)

可是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奇迹,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在逆境中还能野蛮生长的人或是奇迹?这个悲惨的家庭,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安德的父亲故去,母亲拼尽全力抚养安德长大成年,安德的腿疾恢复了,智商却永远没有复原,时日无多的母亲放心不下心智如童的儿子,最终选择卧轨而亡。这样悲恸的终结生命,在安德的心中却仍旧只是一场愉快的火车火车过山洞游戏,他最终选择了输掉游戏,火车呼啸而过后,哪里又还有母亲的身影呢。其实现实中,有很多看似简单的游戏背后,亦是如同火车火车过山洞般残酷的结果与代价,残酷的游戏,不仅仅只是代价赌注的残酷,往往还指参与游戏中的我们如同那些孩童不知其残酷而只盲目玩的不亦乐乎。

人生的命运是多么难以捉摸!它可以被纯粹几小时内发生的事情毁灭,也可以因几小时内发生的事情而得到拯救。

——欧文·斯通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4)

二、命运的买单者,只有自己

《火车火车过山洞》这个短片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线,就是安德幼时一同做火车过山洞游戏的玩伴,幼年时的他们思想是简单的,只是在抓住突发奇想的灵感后就不假思索的执行,所以才有了那个危险游戏的创立。可以说作为孩子的这个小男孩是天真无邪的,他只是觉得踩鞋带有趣便上去踩了安德的鞋带,丝毫没有顾忌的铁轨上可能发生的危险性。而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个松开的鞋带被突然卡在铁轨内,安德才失去了逃离火车的最佳逃亡时间,从而酿就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毫无疑问,安德是这场事故中的受害者,可是这个可怜的受害者没有得到命运的一丝怜悯,再次返回村落中,他失去了他的小伙伴,那些童年的玩伴尤其是一块比赛的小男孩对安德都充满着遗憾、慌张、小心翼翼而逃避远离。作为玩伴,他们当然为安德的遭遇感到惋惜,但是作为事故的参与者和目睹者,他们却同样为安德的遭遇而心慌。在通往家和医院的列车中,安德不止一次地遇到了那个小伙伴,目睹了那个小男孩正常人该有的恋爱与建立家庭的过程,小男孩认出了安德,只不过僵硬的身体和急忙遮住脸的报纸无不在昭示着他对安德的疏离,他着急忙慌想遮住的,是无从安慰的尴尬、是不堪回首的那场残酷游戏、还有不堪直视的安德的命运,他在害怕安德的遭遇,不敢相信事故的主角如果是自己后的一切。同一场游戏的玩伴,因遭遇不同,人生从此分道扬镳,再见已是陌路之人。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5)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有时候,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没有人会随随便便主动去为别人的命运买单,为别人的遭遇负责,所以,在每一次博弈与选择之间,我们都要学会慎重,学会为自己负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时候我们的抱怨根本就无人理解甚至倾听,我们怨天尤人的背后,真正能依靠的,往往只有自己;我们博弈的后果,真正完全承担的,也只会是自己。人生多抉择,命运多磨难,我们不惧怕多舛的命途,只是需要在面临每一次输赢选择之时,多一分冷静,少一分冲动;多一分自持,少一分附随;多一分思量,少一分盲目。

命运的难以捉摸可能会随时将不幸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我们在感叹别人遭遇、暗自庆幸主角不是自己的同时,谁也无法预料这个轮流转的风水下一刻会指向谁。所以在命运面前,健康幸福生活的我们,不是命运的胜利者,只是命运的幸运儿。在这场气运的较量中,我们着实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对他人评头论足,我们所能做的,是在谨小慎微的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以一颗平常心甚至温暖的心替代冷眼旁观来对待不幸中的人。不求给予他人多大的帮助,但求对命运问心无愧。

人是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命运的。

——列·拉捷米沙-劳里逊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6)

三、输赢之间

生活中没有真正的输赢。赢了是生活,输了,还是生活。短片之中,在两次火车火车过山洞的游戏中,参与双方都面临着赢与输的双关较量。第一次孩童时期的那一场,拼着性命、无知与胆量,赢了比赛的安德看似是赢得了胆量的荣耀,他可能会因此受到所有孩子的敬佩,内心的虚荣心因此得到极大的满足,在实际上他却输掉了自己的一生,在胜利的背后他残忍的输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自己的智商、健康的身体与所有的玩伴。赢输之间,皆需要来源于生活并终于生活,面对现实的生活,谁又能说安德是个真正的赢者?再看比赛中输掉的小男孩,输掉了比赛的他,却换来了自己健康的生活,站在现实的角度,他其实才是真正的赢家!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7)

在第二场游戏中,安德先放手认输,他是这场游戏的失败者,却因为他的失败,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然他的母亲,作为绝对的胜利者,却只能迎来卧轨丧命的结局。但是,看似因祸得福活下来的"赢家",却最终面临着丧失母亲的悲痛,"赢"了生活的他从此失去了母亲,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可怜的失败结局呢。现实生活就是有得必有失,在赢得胜利的同时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输与赢这两个对立对抗的结局其实是并存的,输赢本就没有真正的衡量标准,相矛盾的双方一致都是会相互转化有机统一,正确地对待输与赢,正确地在输赢博弈间进行选择,才是这场输赢对抗的制胜法宝。输与赢,既可能有着黎明般的曙光,又可能只是又一个绝望的深渊。

人生的每个抉择都像是一个赌局,输赢都是自己的。

坐地铁过山洞(火车火车过山洞所谓输赢)(8)

短片中早就悲惨事件的始作俑者,是疾驰而来的火车。而命运就如同这呼啸的火车,不管将要面对什么样的结局,都无法刹住它降临的脚步。而绊住安德鞋带,也会同样的在某一时刻绊住另一个人,风平浪静之时,小小的鞋带可能无足挂齿,但在任何一个危急的情势下,这个无法预料的小鞋带可能就是个人甚至是家庭的命运转折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许多不经意的小事,都有着扭转乾坤的可能性,我们在强势的命运面前,能够谨小慎微地经营自己,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在一念之间,还是在深思熟虑过后,赢与输的抉择不会仅是个二选一的简单抉择,在游戏与生活之间,没有完全的输赢,这个并存着的有机体可能会带来黑暗中切实的曙光,照亮整个生命,也可能只会把我们,拖进一个绝望的深渊。所以结果如何,端看我们怎样的抉择,只有顾全大局般的全面考量,对自己负责,才能在输赢的博弈间寻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