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园地】荣誉见证曾经的拥有——写在汉滨初中年建校40周年前

作者:刘金库

汉滨初中滨江校区全体教师合照(荣誉见证曾经的拥有)(1)


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汉滨初中马上建校40周年了,40年来汉滨初中人为学校一步步发展倾其青春、心血、教育情怀,才使汉滨初中拥有今天的成就、地位、声誉与辉煌。

汉滨区汉滨初级中学原名红卫中学,是因为学校地址在原来的红卫大队,故名红卫中学。1980年9月开始招生开课办学,当时第一届学生只有8个班,学生456人,教师近30人,学校主要领导是黄友仁、李长福,带领第一代红卫人,克服一系列办学困难。当时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旁边有个大水塘,师生们利用闲暇时间运土、废煤渣逐渐填平水塘,才逐渐有个基本成形的操场,厕所也是简易搭建而成的,就是在这样非常简陋的条件下,第一代红卫人没有退缩,也没有等靠要,而是靠着艰苦奋斗、以干克难、无私奉献、毫无退缩地坚守这块教育贫瘠的土地,克服办学条件差、学生资源基础差,凭着对教育的执着信念,3年后,喜获丰收,中考成绩比较理想,极大鼓舞红卫人的信心和斗志,第一代红卫人是垦荒者,由于他们的坚守,勤奋努力、团结奋进,这块贫瘠的教育土地逐渐充满生机活力,逐渐形成宝贵的红卫精神。

汉滨初中滨江校区全体教师合照(荣誉见证曾经的拥有)(2)


第二代红卫人的领头羊是姚维宽校长,带领大家在传承一代红卫人精神的同时,大胆创新,提出“管理立校,科研强校”的理念,使得红卫中学教学质量逐年攀升、人气上升、声望提高,用教学质量说话,得到社会各界、同行们的认可,校园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学校也划归汉滨区直属,正式命名为汉滨区初级中学,实现汉滨初中历史上第一次大的飞跃。重视人才、吸纳人才,成为学校领导的共识。2002年大胆尝试,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公平、公正招聘优秀教师,为学校发展吸纳新的人才和新生力量。由此,学校形成了一项基本的原则,凡进必考,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通过考试选拔才能进来,把好人才关,才能使汉滨初中广进人才,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内涵,对外树立良好形象,使得学校在全市教育行列渐露头角。

汉滨初中滨江校区全体教师合照(荣誉见证曾经的拥有)(3)


第三代红卫人的班长是徐平校长,在弘扬前两代红卫人的精神和创新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除了加大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外,把眼光放在招聘应届大学生上,改变学校教师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的现象,通过年轻人的引进,补充新生力量,使得学校各方面焕发生机与活力。加强校际交流,先后派教师赴洋思、杜郎口、新绛、北京、南京、上海、成都、甘南、湖南等地交流学习,吸收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拓宽教师的视野,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实行一对一的师徒帮带,让他们尽快进入教学角色,成为教学主力军。

利用暑假时间对班主任进行培训,交流班级管理好经验,外出考察学习,打破闭门造车、不做井底之蛙,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效率。实行级组负责制,放权级组,大胆用人,提拔一批有能力、敢创新、有想法的年轻人担任级组主任和部门领导。学校主要领导有更多时间协调各方面工作,有更多精力谋划学校发展,加强宏观管理。

为了更好带动安康教育发展,徐平校长不是只做好自己学校,而是考虑全区教育整体发展、协调发展,经常派优秀教师送教下乡。进行示范课引领,带动乡镇学校同步进步发展,先后送教恒口、五里、双龙、牛蹄等乡镇,收到很好的效果和反响。

近几年来,安康学院的“国培计划”跟岗实践都放在汉滨初中进行,由我校教师上公开课,得到“国培”教师的一致赞誉,提升我校的知名度。

学校不仅抓教学常规工作,质量立校已经形成,自2006年开始,我校中考成绩连年居城区第一,全市前茅,参考人数全市最多,单科前三全部被我校拿下。同时学校狠抓学生德、体、美、音、艺、劳全面发展的培养,针对学生兴趣爱好,成立了38个社团,使得学生特长得以发挥展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目前社团活动热火朝天,学生绽放出阳光自信的笑容。

汉滨初中滨江校区全体教师合照(荣誉见证曾经的拥有)(4)


正是三代红卫人的不懈努力、不断付出、不断创新,汉滨初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学校发展到今天,全校师生6000余人,原来贫瘠的教育土地,经过40年的深情耕耘,已经是肥沃土地,培养一届又一届优秀人才,喜报频传,先后获得了:由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央综治办颁发的“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文明单位”、陕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厅颁发的“示范初级中学”、“先进单位”,陕西省委法制办颁发的“法制校园”,陕西省体育局教育厅颁发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陕西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省文物局颁发的“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会员单位”,陕西省教育学会颁发的“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发的“立徳树人优秀学校”,安康市关工委颁发的“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三代红卫人的辛勤付出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使得汉滨初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荣誉见证汉滨初中人的奋斗足迹,见证曾经的付出和拥有,是汉滨初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奋斗史。

2020年是汉滨初中建校40周年,将举行校庆,是对40年来学校发展的一次展示和总结,搭建交流平台,规划汉滨初中未来发展蓝图;通过编写校志,传承汉滨初中人的精神,将40年来积累和沉淀的宝贵经验,整理编写成浓浓的文化情怀、文化味道,更符合名校的发展内涵。在编写校志收集实物资料和回忆性文章过程中,特别让人感动的是第一代红卫人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时候,却仍然关注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动态,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在学校,不仅能上课,而且能上好课,不在课堂做行政管理工作,照样把工作做得很出色。转化问题学生有一套,让问题学生打心底佩服。回到社会,当国家有难,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也会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谱写英雄的赞歌。更体现红卫人的精神和教育情怀,他们为后来一代代汉滨初中人树立了榜样,做了示范,榜样的力量你我同在,与汉滨初中同在!这就是我们的红卫人。正是红卫紧紧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是无形的精神、无形的感召力、凝聚力,才有了今天汉滨初中的辉煌和品牌。

汉滨初中滨江校区全体教师合照(荣誉见证曾经的拥有)(5)


40年的成就,是汉滨初中发展中的一个小缩影,让我们汉滨初中人携起手来,站在2020年新的起点上,珍藏荣誉扬帆远航!新的更精彩的成就等待着一代代汉滨初中人用无私的奉献、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创新的理念去续写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荣誉见证曾经的拥有。汉滨初中人具有忧患意识,永远不会满足曾经和现有的成绩,放眼未来,将会创造出更加美好辉煌的教育未来,更多的40年等待汉滨初中人去开拓创新;踏上新征程,我们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