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最大的洞庙(福州有一座仙山)(1)

福州最大的洞庙(福州有一座仙山)(2)

古时候,要是有学子高中状元,人们会非常羡慕,赞其已“登瀛”。

那么,“登瀛”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人间有三大仙山:一曰,蓬莱;二曰,瀛洲;三曰,方丈。因此,“登瀛”也就是登上仙山的意思,也就是说只要高中状元,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在清以前,高中状元方能称为登瀛,到了清朝,只要是中了进士都可称为“登瀛”。

所以,在全国一些人文荟萃的城市,都有“登瀛坊”。福州也不例外,鳌峰坊在宋代的时候便是称为“登瀛坊”。

福州不仅仅有登瀛坊,还有与蓬莱、方丈、瀛洲齐名的仙山,名曰“道山”,共称道教四大名山。

福州最大的洞庙(福州有一座仙山)(3)

那么,道山是哪里呢?

道山便是福州三山之一的乌山,也称乌石山,又因何氏九仙曾在此弯弓射大乌,所以又被称为射乌山。

乌山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场,传说女蜗补天的百炼石遗留在这里,因此乌山虽不高却是仙气十足,又有怪石嶙峋,历来吸引八方游客,只为感受一下传说中的仙山。

在宋以前,乌山不为人知,自宋代福州知府程师孟知福州后,程师孟觉得这乌山真是清奇优美、仙范十足,丝毫不逊色与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认为乌山足以与此三大仙山媲美,因此将乌山取名为道山,与三大仙山齐名,称其为第四大仙山。

程师孟觉得只是简单的取个名字还远远不够,他还请了他的前任知府,也就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做了一篇文章,名曰《道山亭记》。

福州最大的洞庙(福州有一座仙山)(4)

话说,这个名人效应就是不一样,曾巩本来就是当时的著名作家,《道山亭记》一发布瞬间就轰动了全国,当时讯息虽然没有这么发达,但是宋代是一个尚文的时代,名篇一出世就已经在知识分子阶层口耳相传。

一时间,入闽登乌山的文人墨客是络绎不绝,他们在此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

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想用来形容道山是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啊,福州为什么成为有福之州啊,就是因为身在福州的人,没有必要大老远的找什么虚无缥缈的蓬莱、方丈、瀛洲,福州人自己家门口就有一座仙山,时常登登山沾沾古人的仙气儿陶冶陶冶情操。

900多年过去了,道山依然是人们心神往之的地方。

福州最大的洞庙(福州有一座仙山)(5)

乌山上有纪念戚家军抗倭的黎公亭,有纪念被誉为“神农”陈振龙的先薯亭,有纪念曾巩等人的道山亭,有历朝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等等,这些人都是名扬千古的伟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乌山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整个福州,在乌山脚下的三坊七巷,涌现出大量的近代名人,诸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复旦大学创办人之一严复、马尾船政学堂创办人之一沈葆桢、五四运动的发起人林长民、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林伊民,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等等等。是这些人撑起了中国近代史的半边天。

因此,便有了“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