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发自内心地笑是什么时候?
前几天,我在知乎刷到一个提问:
“有房有车有存款,生活没有目标,过得浑浑噩噩怎么办?”
题主三十岁,婚姻幸福,生活在三线小城市。
家里三套房,还有100万存款。
但她却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欲望,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源:pexels
乍一看,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炫耀还是矫情?
其实,这种“生活没有任何欲望”的感觉,如今很普遍。
身边不少人以前喜欢出门玩的朋友,现在都不愿意出门。
休息就是一个人在家呆着,在沙发上一躺就是一天。
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不开心,就是麻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情感麻木。
情感麻木或许因为心无力正常来说,快乐是人的本能。
但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难快乐了呢?
心理咨询师林音在《走出心无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心无力”。
就是一个人可能平时看上去好好的,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内心深处,他其实什么都不想做,做什么都没动力。
来源:pexels
当TA望向内心深处,TA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何活着。
没有自我,没有目标,没有意义。
像“行尸走肉”一 样,只剩一个躯壳。
这种内心没有意义的无力感,林音把它定义为:心无力。
心无力是一种焦虑、空虚与疲乏的心理困境。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累。
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没遇到挫折,却依然会突然间充满倦怠感。
遇到事情能拖就拖,认为生命毫无意义,找不到丝毫的自我价值。
来源:pexels
她在书中和一个叫落岩的男生,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交谈。
落岩曾是一个高级研发工程师,在业内也小有名气。
在漫长的几年时间里,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甚至不知道每天为了什么起床。
就像心里有个洞一样,丢什么东西进去,都没有任何回应。
有一次,连轴转工作了几天后,他有种灵魂脱离了身体的感觉。
他问自己:
“你现在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幸福,那你现在幸福了吗?
好像也没有。”
来源:pexels
就像一座房子,如果没有顶梁柱,都不需要猛烈的风吹雨打,就会轰然坍塌。
当你的心没有核心的价值支撑,也就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徐凯文老师也提到,在咨询室中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深入探索就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
把追求成就当成了一种“瘾”。
上学时要考第一,长大后,要赚钱,被人看得起……
他们的生命里程碑,被一个个目标充斥着。
像机器一样僵化地运行。
来源:pexels
怎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
在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新闻,我看到了端倪。
济南曾有一位妈妈,大冬天带着5岁的儿子去考场感受考研的氛围。
理由是,孩子还有16年左右就要考研了,她说,5840天后,她会陪孩子过来考试。
而小男孩则宣布,他以后想上清华大学。
他才5岁,就被设定了16年后的人生目标。
还有那个写了56本小说,整整30多万字的初一女孩。
只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就被爸爸当面把她的小说全撕掉。
因为在爸爸看来,写小说是“跟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事”。
在这种教育观下,一切“无用”的,都可以阉割掉。
人的本性是被压制的。
自然,他们就没办法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自我肯定。
来源:pexels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认为,人的自我分为“真自我”与“假自我”。
真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
假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总是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并顺从着别人的感受转。
他为别人而活。
真实自我被隐藏,“活着”的体验就被剥夺了。
“当他们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走出心无力核心是成为自己《走出心无力》里,落岩30岁后,突然做了一件很叛逆的事。
他毅然辞掉工作,把攒了十多年积蓄的一半给父母。
然后拿着另一半钱,背着一部相机,“消失”了。
他为何如此决绝?
来源:pexels
真正让他觉醒的是,有一天他在小区散步。
走着走着,他无意中发现有一条小径,通向一个小花园。
他在这个小区生活了七年,竟然从没注意到有这么一个地方。
也没有认真观察过小区的设施摆设,花草树木,更别说认识身边的邻居了。
辞职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节奏。
我决定我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孩;
我决定赚的钱用在哪里,不一定非得买车买房……
这一切的心理源动力,是“我决定”。
而不是迎合父母的期待,外界的标准。
这正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一个人“自性化”的过程。
“自性化”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
来源:pexels
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整而独立,但又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是没有自我的。
而随着婴儿慢慢长大成人,为了更好地生存。
要不断认识这个世界,学习适应社会的规则。
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无意识地戴上人格面具,以便于实现我们的个人目的。
比如获得个人成就,寻找伴侣,组建家庭,获得安定。
因为有这样的适应过程,我们才能正常存活下来。
但是到了一定年纪,或者经历了足够的事情,人会开始思考一个本质性的问题:
我究竟是谁?
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什么才是我想走的路?
在这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剥去人格面具的虚伪外表,直面内心被压抑的、不愿正视的自我。
来源:pexels
接纳和整合它的“好”与“坏”,从而生长出一个专属自身人格特质的完整个体。
荣格坚信,人是可以作为主宰来决定自我的命运的。
最终你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不过是依照自己的本性而活。
我们需要沉思的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有多长?
我发现,有段时间我看手机屏幕时间,每天都超过8小时。
可以说除了睡觉和工作,其他时间全部被手机占据了。
短视频一个接一个地刷,影视剧两倍速观看,甚至沉迷于影视剧解说,几分钟刷完一部经典剧……
当我注意到这些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做一件事了。
看书没看两页,就打开手机;看电影的时候,同时打开社交软件,哪怕并没有人找我……
林音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奴役,最终会导致内心层面的空虚。
因为这些“速食视频”,不需要动脑。
而你所看到的内容,都是基于算法的精准推荐。
来源:pexels
长此以往,你就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同质化内容,视野变得狭窄和固化。
大脑被精神垃圾堆满。
最可怕的是,这种短暂刺激获得的快感,也会提高你的快感阈值。
慢慢你会发现,视频越刷越无聊,特别疲累空虚,再也提不起兴趣。
于是你只能不断寻找更强烈的刺激,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掉了。
尼采说,人之所以精神匮乏,是因为“没有能力抵挡刺激的作用”,无法抵抗那些蜂拥而至、不由自主的冲动刺激。
因此,他认为我们需要一种“沉思的生活”。
“这是一种深度的注意力。
在沉思状态中,人能够脱离外界的干扰,将自己沉浸于某种真实的事物之中。”
来源:pexels
找到心中所爱,投入地活着这种状态,被心理学家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叫做“心流”。
“心流”发生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你会完全沉浸在你做的事情当中。
你会感到非常宁静,有一种平静的喜悦感。
米哈里认为,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
比如爬山、游泳、打球、阅读、从事热爱的工作等等。
来源:pexels
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那一定是: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知道怎么做,最后全力以赴」。
回到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个,就是控制刷手机的时间,减少无用信息消耗。
第二个,去做一些有挑战的事儿,比如爬山,比如打球,比如攀岩等等,只要是你喜欢的就可以。
因为有挑战,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身心都会投入。
我发现最容易体验到心流的人,可能是小孩子。
国庆回家,我帮姐姐带娃。
他在门口看到一堆沙,他发现可以用小勺子把沙子一趟一趟地运到家门口之后。
一个人沉浸式运沙子,玩了两个小时。
来源:pexels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快乐可以有多纯粹。
快乐就是人的本能。
但却被我们一点点遗失了。
希望,我们都能找回这种本能。
参考资料:
1.《走出心无力》,作者林音.
作者:向南生
图源: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