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琪在《我在岛屿读书》里说:“与一本书的相遇,需要那么一点点缘分”。这句话是余华老师对房琪说的。

听到这句话时,我心底有一种情感被触动了。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几年,我读过纸质书大约有几百本,其中大多数都不是买的。一本书在各种机缘之下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于是,我和那些书结下了缘分。

就拿这本长篇小说《女心理师》来说吧,这是朋友读完以后送给我的。我将它放置在书架上足有2年,从没翻开过。我觉得它太厚了,在精力和时间不多的情况下,我不愿轻易翻开。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2)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今年春节假期,我开启了这本长篇小说《女心理师》,本书50万余字,605页,我用4天时间读完,可谓酣畅淋漓。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3)

毕淑敏老师的作品,确有独到之处。

近几年,我读了毕淑敏的游记类书籍,如《小飞机,欧洲行》《南极之南》《破冰北极点》《美洲小宇宙》《蓝色天堂》《非洲三万里》《巴尔干的铜钥匙》等。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4)

通过这些游记纪实书籍,我了解到毕淑敏老师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专业背景,也对她的语言风格和个性特征也略知一二。而她的长篇小说,我是头一次读。

人的感受很容易被先入为主的事物所左右。我隐约认为毕老师的游记更好看,她的小说好看吗?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5)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一读,我被书中所蕴含的专业知识折服,再不敢对毕老师的小说有异议。

从“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心理学知识”两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其专业水准不愧是出自毕淑敏老师之手。我通过游记早已了解到,毕老师做事情的态度之认真,无可挑剔。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6)

01 小说的写作手法

本文仅仅是个人浅见,欢迎探讨指教,也希望因为我的缘故,你能与一本书结缘。

埋伏笔

从本书的各个章节来看,每一节的末尾都设置了悬念,为展开后文埋下伏笔,也在读者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这是使读者酣畅阅读的原因之一。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7)

章节之中也有设置悬念,不断地引发读者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这不仅是写作技巧,也是宏观构思的技巧和能力。

“起承转合”是写故事常用的手法,而在大师的笔下,出现了一转再转的格局,一再地调动读者的情绪,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才会在阅读过程中欲罢不能。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8)

反常规

在本书第二节——三个人当中,至少有一个说了假话,甚至有可能三个人都在说谎。作者运用了反常规的故事写法,成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这三个人分别是女心理师、女咨询者大芳和她的丈夫老松。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9)

读到这里,我们自然而然地想:两位咨询者存在说谎话的可能性,可是作者为什么会说三个人都在说谎呢?难道心理师也会对自己说谎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0)

读到本书的后文,作者设计了一个更精彩的故事成功地自圆其说,读者也就理解了三个人都在说谎的真实原因。

作者的构思技巧无可挑剔。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2 《女心理师》中的心理学知识

毕淑敏老师曾经是一位军人、内科医生、心理师,还是作家、旅行家。她对待事物求真务实的态度使她做一行精一行。

正如作家冯唐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成功了,跨界也很有可能成功。如果他在一个领域没有取得成功,期望跨界翻身,希望也不会太大。

这里的底层逻辑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2)

专注的人总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而浮躁者往往三心二意,就像小猫钓鱼,鱼没钓到,蝴蝶和蜻蜓也飞走了。

毕淑敏作为作家被众人熟知,而她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本《女心理师》可以领略。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女咨询者——大芳是受虐者还是施虐者

大芳神色憔悴,坐在女心理师贺顿的咨询室里,向贺顿诉说着她在婚姻中一次又一次被丈夫欺骗、背叛的遭遇。为此,她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做了好几次手术,接下来还会去做一次切除肺尖的手术,她胸腔内的大部分器官都接受过手术,胆摘除了,肾脏还有一个,脾脏、阑尾早已离开她的身体。

怎样一个渣男把大芳伤害成这幅模样?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4)

大芳的丈夫真的如此不堪吗?

他叫老松,反应机敏,事业有成,大芳爱他五体投地,甘愿用自己的身体健康换取老松的爱意。

然而,大芳却是自寻烦恼。她本可以独享老松的爱,做一个富足太太。而她心底不要这样过日子,她三番五次寻觅年轻漂亮的女子,引入家中,成为老松的心头好。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5)

而大芳咀嚼着其中的滋味,咂摸着抓弄人的感受,再用悲戚的情绪和病态的身体博得老松的愧疚。

大芳这样做,害了老松,也让自己的一生苦不堪言。而这背后,竟然是大芳的出身经历在作祟。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6)

女心理师贺顿是个伪装者

贺顿始终无法分辨大芳和老松之间谁才是受害者,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她就无法解决大芳的心病,治疗毫无进展,反而从老松口中得知大芳割腕的消息。

贺顿为了这个案子疲惫不堪,几经周折,终于求得了行业里的一位心理学大师的指导。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7)

令贺顿愤懑的是,在她第三次去大师家中接受指导时,在催眠状态下遭性侵。大师声称这是治疗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贺顿隐藏很深的心理症结。

大师的确找到了贺顿隐藏多年的秘密,这是被她选择性遗忘的往事。12岁的遭遇重演,激活了贺顿的记忆。

贺顿并非软弱的女子,再次遇见大师,她严肃地对大师说:“我会一直保留控告你的权利,你说自己是临床心理学家,如果对公认的行规如此藐视,那么,就该离开这个受人尊敬的行业。”

毕淑敏有哪些心理学的著作(毕淑敏的女心理师)(18)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结尾:

阅读这本书,我收获很大。它让我对作者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也对小说的写作技法有了新的感悟。

甚至我还特意到网上了解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心理师。

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想从事心理咨询师需要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过硬的理论知识,正如本书中说的:心理师,做好了可以救人,做不好就是在害人。

好啦,这本书的分享就在这里了,欢迎评论区沟通交流。#我在岛屿读书#​#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