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荔城区北高镇十音八乐(昆山音乐人应该听听莆田的莆仙十音八乐)(1)

莆仙十音八乐既是莆田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民间说唱曲种,又是器乐演奏的乐种。“十音”又称“十番”,是一种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分为“文十音”与“武十音”两种。“八乐”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俗乐。“八乐”是以“十音”为基础,加进唢呐和锣、鼓、钹等打击乐,但不用云锣,其中有掌鼓一人,大小钹各一人,大小锣各一人,大吹二人,除了打击乐器外,另配有八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故称“八乐”

2014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申报的莆仙十音八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音”也称“十番”,据传说在宋代已有,明代颇为盛行[5]。《元史·礼乐志》载,每逢农闲时节,或每天晚饭后,“十番队”便聚到“十番间”,先喝喝茶,后吹拉弹,既休闲又娱乐。每年元宵夜和村里的社庙神诞,都要设筵庆祭,请“十番队”来演奏。所邀的“十番队”自晚上八九点至十二点,都可到筵前吹奏几曲。而在中秋之夜,“十番队”泛舟江上,奏乐称庆。

明嘉靖间(公元1522--1566年),莆田县黄石镇重新在后洙村、东洙村建造了“北辰宫”和“谷成宫”。据民间传说,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均举行游神行傩活动。莆田、仙游、福清、平潭等县群众届时都携带十番班前来请香。据传最多时曾有170多个十番班在溪船上演唱(奏),各十番班还要轮番到两宫的菩萨殿前演唱(奏),并登台比试。优胜者还可得红包奖赏,这种敬神活动一直盛行到1949年。

清中叶莆田“十音"分为南、北洋两个流派,南洋派以黄石为主,东埭村十音师郑表先,擅长琵琶与三弦。清末光绪初年,“十音’’的乐器尚用:琵琶、三黻、笙、筲、笛子、老胡、二胡、文枕琴(即“扎筝”)、拍板、云锣等。《莆田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莆田县各戏班与民间联合举办“王母十番大赛会”,参加的十番班多达169个,清末,南洋派初以擅弹著称,继以飘笛的单吐、滑音抹奏和拉弦乐器和弓法统一整齐及演唱的顿挫分明见长。北洋派以城郊的吴刀和七步村为代表,以抒情流畅、优美和谐为特点。仙游十音也可分为两派,如林启森为首的东门十番班和以蔡友本为首的会仙十番班两派。他们服装鲜艳,步伐整齐,弓法统一,音调和谐,演唱(奏)讲究情感,曲目新颖。

民国19年(1930年)以后“十音”在奏法、乐器,曲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衔变。先后有莆田县的肖祖植、高卧仔、黄九毜、和仙游县的蔡友本、林启森等人做了许多有益的变革,给后来的“十音"发展提供了经验。

民国34年(1945年)8月仙游县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游行的队伍中,十音八乐班就有100多班,这段时期,十音八乐的演奏演唱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十音八乐不仅在莆仙地区盛行,而且还流传到外省、国外。如早在1937年,莆田县华亭镇霞皋村的郑天飞与其子郑焕仁等10人,赴台湾省演出,并灌制了大量莆仙“十音”唱片。台湾省兴化会馆的兴安乐府在乐师彭文水淼的教习辅导下,至今还经常演唱(奏)莆仙“十音”。1957年,郑天飞一行乐师又应马来西亚吉隆坡“义合巴士”公司之邀,前往传授“十音”演唱(奏)技艺,并以莆仙民间“筵下”音乐参加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的宗教活动,进一步使莆仙民间音乐在东南亚地区流传。

建国后,在欢送青年参军、慰问军烈属,或节日游行的队伍中,“十番队”常被派上用场,以增添热闹气氛。他们一般排列在队伍的最后头,边走边奏,步履缓慢,故莆田人用“打十番”来形容走路慢吞吞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