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侠盗联盟》的首映场上,片子演到沙溢与让·雷诺第一次对话时,全场爆发了最大一次的笑声。

在这场对话中,让·雷诺演的警察提醒沙溢扮演的富翁查理要多加防范,已经有贼盯上了他的宝贝。可是查理毫不在意,反而贱兮兮地认为“如果他们得到了,这说明就是他们应得的。”气得让·雷诺骂咧咧一句:“土豪!”

字幕出现在银幕的瞬间,所有人爆笑,包括了很多媒体老师。我想这些笑的背后,应该都是嘲讽的味道。

对,极具讽刺意味的“土豪”一词,就是定义这部电影最准确的标签。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1)

戏里和戏外给人最直观的感受,都是三个字:不差钱

这样卖脸,让叔和华叔小心晚节不保

但是这样一部毫无亮点的电影,却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便是卖情怀。全片看下来,它其实是在致敬一部经典的香港老片——《纵横四海》。

最初吴宇森打算将《纵横四海》拍成香港版的《卡萨布兰卡》,但无奈制片的时间紧迫,来不及慢慢打磨作品的艺术性,只能大改剧本换成喜剧。为了制造出轻松娱乐的气质,吴宇森借鉴了偶像特吕弗的《祖与占》里两男一女的三角模式,拍了部偷盗题材的电影。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2)

周润发张国荣类似《祖与占》里的“祖”和“占”,钟楚红扮演的“红豆”类似让娜·莫罗那个角色

《纵横四海》里,祖、占和红豆从小一起长大,三人也是国际级的盗贼“铁三角”。三人在一次偷画的行动中失手,祖还因此受伤,团队随即解散。多年后,三人再次聚到一起完成任务,依然默契十足……

作为致敬的《侠盗联盟》也沿袭了这种三角模式。张丹(刘德华饰)是有名的国际大盗,却在一次偷项链的行动中遭人暗算,被捕入狱。出狱后,张丹找到多年的拍档小宝(杨佑宁饰),以及女贼叶红(舒淇饰)一起组队,寻找陷害自己的幕后黑手。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3)

冯德伦组的“铁三角”在片中的化学反应几乎为零

虽然同是“铁三角”,发哥、哥哥和红姑的组合明显比刘天王的三人组要抢眼。

红姑扮演的角色“红豆”是一个标准的艳贼,她的美貌可以让人放下戒心,在行动中可以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同样对位的舒淇当然也拥有勾人心魄的性感,可导演却硬要将她设计成百变女金刚,既能性感又能逗比,一会鬼马一会淑女。如此抓马又廉价的人设,看上去很戏剧化,实则却是创作上的一种偷懒,对人物塑造的极不负责。

《纵横四海》中的灵魂人物、周润发饰演的“祖”是个极富魅力的雅贼,平日随口便是“春梦了无痕”、“明月照清阶”这样的雅句。但同时他又有一些“痞气”,常用油嘴滑舌伪装自己;只谈生意不谈艺术,从他用口香糖为画作中的女人粘上一只耳环便可看出,身上有着早年在市井中打拼的混混气质。同样是团队灵魂的张丹却没有这般识别度,他的一切都很完美,懂酒懂车懂女人,会偷会玩会撩汉,人物非常脸谱化。也许是冯德伦导演实在无能力丰满这个角色,所以刘德华便将张丹演成了自己。

至于杨佑宁与张国荣,也无需再做比较。前者可能穷极一生的努力,也难以达到哥哥的潇洒与不羁。(但杨佑宁演得比刘天王有特色,粉丝们别围攻我)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4)

“三人行”最后强行改成温馨的“double date”

在剧情方面,《侠盗联盟》套用了《纵横四海》里“主角被养父陷害”的桥段。只不过,在《纵横四海》中,养父与祖的情感是贯穿全片的线索,从祖的忠心、到养父的利用、再到祖的复仇,一路下来有一条清晰的情感脉络,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甚至这其中还包含着吴宇森个人对“宿命”的解读,将简单的偷盗上升到一种复杂的江湖道义。

可是这些也是《侠盗》所不具有的,剧情里的情感都没有任何铺垫,以至于每次看似“情感反转”的节点都来得有些莫名其妙,更不说代入到人物的表演之中了。一场张丹口中的“复仇”,被演绎得支离破碎、前后矛盾,实在是剧作上最大的败笔。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5)

此处应配图注:“我是你爸爸”

除了人物与剧情,细节的缺失是《侠盗》最致命的地方。虽然此片模仿了《四海》很多场景,比如“戛纳”、“酒庄”,但都只是流于表面的套用,缺乏更细腻的想象与设计。比如两部电影在偷东西的过程中都用到了“跳舞”这个元素,《四海》里三人为了在慈善舞会上盗取重要的钥匙,用轻快的舞步作为掩饰,以红豆的笑容当作最杀伤的武器,偷、还钥匙的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6)

发哥和红姑在《纵横四海》里还贡献了一段精彩的轮椅舞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7)

《碟中谍2》中,吴宇森将“舞步搭配偷窃”的桥段再次发扬光大

到了《侠盗》里,舒淇与沙溢之间的一场舞,作为偷窃行动中最重要的环节,理应节奏紧迫刺激,却被拍得极其无趣——舞蹈毫无美感、多线形同虚设、偷指纹的过程跟过家家一样轻松,整个就是一场“尬偷”。

侠盗联盟故事情节(侠盗联盟距离纵横四海)(8)

这一场共舞看得人极其尴尬

《纵横四海》最美好的便在于它的浪漫主义气质。

这种气质是大家都在怀念的,但也只是简单怀念。更多的还是在被市场与资本牵着鼻子走。创作者越来越浮躁,不愿意静下心来揣摩经典作品的精华。

这些精华有些可能就是他们一瞬间的灵感巧思,有些则是多年积淀下的风格爆发。这都需要后辈电影人去悟,而不是简单利用。投机取巧下的情怀只是对经典的消费与亵渎。

关键是,我们还要忍受多少这样的投机取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