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家庭如何过母亲节(是我最想做丁克的一天)(1)

​母亲节,这个全网歌颂母爱的日子,母爱伟大是真的,我不想伟大也是真的。看着前浪妈妈们的母爱前浪奔涌而来,将我加速直接拍死在沙滩上。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沉重,我才突然发现自己给不了,也还不起。

丁克(DINK)一词说的是 Double Income No Kids,双份收入没有孩子,是不是一听就很嘿嘿嘿。

很多人不想生孩子都是是养儿成本太大,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无关收入和家庭,说句死皮赖脸的话,作为一个江南90后,打定主意啃啃老,勒勒裤腰带,养个孩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与身边朋友交流,想生孩子的依旧没几个。

很多人不想生孩子是因为天生不喜孩子,但是我却是非常喜欢孩子的,她们的童言童语听上一天我也不会觉得烦。我也极有耐心,也愿意投入热情去生活。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将来一定是个贤妻良母,但是,我就必须做么?

答案是否定的。

自私么?好像挺自私的。我对不起谁了么?我没有。

丁克家庭如何过母亲节(是我最想做丁克的一天)(2)

我不想生孩子恰恰是因为我了解自己。作为一个付出型人格,无论是亲情、友情和爱情我都难以自持,总是因为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而自怨自艾。

我有爱一个人的能力,但是我没有处理感情的能力。

作为一个很早熟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学着去爱我的母亲,但是至今还是有距离感,就算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也找不到母女关系的平衡点。

如果再一次重蹈覆辙,我是不是还要经历一遍母亲的无奈和年少无知的悔恨。

身边有好几个闺蜜在这两年结婚生子了,作为一个时差党,经常能刷到她们凌晨三四点的朋友圈,点进去从头到尾都是养娃心路历程。

可是前年的我们还能打通宵达旦的麻将,放凌晨两点的烟花,吃三十公里外的夜宵。

在她们抑郁崩溃时,我说你要在孩子和自己的生活间寻找平衡。现在想想,我说的这是什么狗屁话。要不要孩子是一种选择,而爱孩子则是母亲的本能,无路可退。

丁克家庭如何过母亲节(是我最想做丁克的一天)(3)

其实对孩子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但是无私不代表背后的付出不需要被理解和心疼。

每次看到微博生孩子的示意图我就一阵头皮发麻,更不要说十月怀胎的艰辛和产后恢复遥遥无期的煎熬,日子一眼看到头的无奈。

很多时候不但彷徨迷惘无法被感同身受,甚至衣食无忧背后的情绪都被曲解为矫情,可那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求救吧。

无怨无悔变成理所当然的时候,你获得的快乐都是短暂的。

很多女生盼着通过孩子让伴侣成长,殊不知如今的父爱如山,更多的时候都是你什么时候需要他,他都像一座山一样一动不动。

被现实压榨过后好好取悦一下自己多好。

如果一个人足够快乐,那为什么要结婚,

如果两个人能拥抱世间繁华,那为什么要进化成三。

每个人对自由的标准都是不同的,与我而言,两个人的婚姻,已是我能忍受的极限,再多一个人我就会分分钟爆炸。

哦,他们说孩子是婚姻的纽带,养老的保障。先不说婚姻里有多少委曲求全是因为孩子,看看自己吧,父母投资你这么久,你觉得你能回报多少?

前段时间跟我特别欣赏的一个女性朋友聊天,她说她热爱的领域赚不了大钱,她能做的就是努力生活尽量不啃老,这样就挺满足了。

另有一个朋友,一直活在丧偶式的家庭。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为了照顾她辞职做全职太太,父亲忙事业忙时间管理难得着家。

母亲痛苦不堪但不敢断舍,就怕本该属于孩子的家产为他人做了嫁衣。我们一直调侃说,要是没有你就好了。

她也说,是啊,没有我就好了。

《自私的基因》里有句话,控制人类的是本能,延续下去的是基因,人类不过只是运载基因的机器。

丁克家庭如何过母亲节(是我最想做丁克的一天)(4)

我只想活在美好的思维里,而不是别人的基因里。

正是因为自己做不到

才更觉得伟大

祝所有母亲,节日快乐!


记得关注我们哦!

乌鸡鲅鱼馆

你的关注是我们更新的动力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