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电影《楚门的世界》在第71届奥斯卡上被提名了三项大奖,遗憾的是,最后电影颗粒无收,并未获得任何奖项,但这并不妨碍本片成为一部伟大的电影。

而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我们觉得它仅仅是一部科幻电影时,它又像预言一般,如此的真实,讽刺,令人不寒而栗。与其说这是剧情片或者科幻片,我更愿意称其为惊悚片。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

1.巨型真人秀

30多岁的美国男人楚门,生活在桃源镇,从事着一份保险工作,有美丽的妻子,有从小玩到大的死党,有疼爱自己的母亲。他住着漂亮的房子,有自己的车和花园,尽管生活看起来普通,也要还车贷房贷,但一切看起来似乎都还不错。楚门过着平凡,友善,体面的中产生活。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也有一颗想出去看看的心,走出小镇,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他的妻子告诉他,他们得还月供,况且就算出去,也要存一笔钱才行。可楚门逐渐觉得不对劲,不光是妻子阻拦他,仿佛所有人都在阻止他走出小镇。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3)

而他的感觉并没有错,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

一个男人早在楚门尚未出生时便创造了一档“超级真人秀”,拍摄场地就是桃源镇,演员就是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楚门从出生伊始便成了这档真人秀的主角。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4)

桃源镇藏着5000部摄像机,30多年,10909天,每一天,他的生活,事无巨细,都会被电视直播,全世界的人都在观看着他的生活,他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开始上学,他的初恋,他工作,结婚……他的父母、妻子、朋友以及在桃源镇生活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真人秀,却没有人告诉过楚门,除了楚门的初恋女友,这部真人秀的前演员,向他他透露过一点点真相。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5)

换言之,全世界只有楚门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处境。

更可怕的是,节目组可以控制桃源镇的一切,他们向楚门灌输只需要生活在桃源镇的理念,通过制造风浪和意外让楚门形成对大海的恐惧……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6)

男主角金·凯瑞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喜剧演员之一,却也在《楚门的世界》中贡献十分悲剧的表演。假象一下,当你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乐观开朗地尽力过好每一天时,突然有人告诉你,你身边的所有人不过是配合你的演员而已,你会做何感想?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7)

必然是错乱、疯癫和扭曲!

2.现代传媒与窥私欲

《楚门的世界》在故事的设定上十分有趣。

第一,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观看表演,而更热衷于观看他人纯粹的生活和真实的表现,于是“超级真人秀”应运而生。

第二,楚门成了“超级真人秀”的绝对男主角,并且所有人都知道,只有他自己蒙在鼓里。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8)

这其中包含着双重悲剧:

1.大众的悲剧。大众已经被电视所俘虏,并且被这种媒体“宠坏”,他们试图通过这种媒体偷窥他人的真实生活;

2.个人的悲剧。楚门表面上有着正常生活,实际上,他既没有知情权,也没有隐私权,甚至别人对他的态度、情感都可以视作为表演,他成了大众发泄偷窥欲的工具。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9)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0)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1)

在《性欲三论》中,弗洛伊德将“窥视”划归为产生性快感的心理机制之一,他认为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源于童年,来自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这种窥探欲是性本能的一种。

也就是说,偷窥欲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然存在着。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内容,大大小小的屏幕,正在剥夺着人们的注意力。这样的现实,一方面,确实回应了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同时,也正在满足着大众的【偷窥欲】。报刊杂志、摄影、电影、电视、综艺、访谈、真人秀……种种形式。

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档真人秀节目是,美国本土的《与卡戴珊同行》,来自赫赫有名的卡戴珊家族。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2)

她们通过电视向世人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家族生活,小到穿衣吃饭化妆,大到结婚生子,然后让观看节目的人为此付钱。节目从2007年开播,持续了整整12年,时至今日,依然有大量观众。只是,会令人有所困惑,哪些部分是她们的真实生活?哪些部分又是她们为了节目效果制造的噱头?还是说真实生活与节目效果早已合而为一,无需区分?

所有的真人秀都需要一点虚假来制造所谓的节目效果,但《楚门的世界》完全不需要,因为楚门从来不是艺人,没有演技,不懂表演,不会刻意,他说的话,所有的表情、情绪、情感反应都是一个正常人所具备的。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3)

既然楚门是正常人,为什么还有人如此大费周章地去拍摄他的日常?还有更多的人在收看他?

因此,只能做如下理解:

1.科技的失控。人类已经可以控制一个小镇的天气,可以隐秘地藏着5000个摄像机,可以在空中建立一个电视转播台,却专注于将这些技术用于压迫个人。

2.法律与道德的失控。全世界都在侵犯着楚门的权利,他的自由、隐私,但电影中只有初恋女友站出来为他抱不平,所有人都对他的境遇视而不见,哪怕是他的母亲、妻子、朋友,法律仿佛在他那里失灵了,道德也完全不见,没有人在意他的真实想法,要么就是处心积虑地困住他。

3.上帝视角与大众暴力

电影中除了男主角楚门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这个人就是The TrumanShow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夫。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4)

他亲自挑选了楚门,让楚门成为真人秀的主角,日日夜夜都在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为他制造生活中的故事桥段,同时也疯狂地阻止他离开小镇。

毫无疑问,如果存在上帝,那么克里斯托夫对于楚门来说就是上帝,他为他创造了一个安全无害的环境,但也将他完全束缚,扼杀了他的童年梦想和人生的其他可能性。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5)

以至于到最后,他险些用海浪和暴风雨杀死楚门,在楚门即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时,他依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自己与楚门之间的情感联系,讲述外面世界的残酷和虚伪。

也许有些人看到这里会被他所感动,觉得他也不是冷血无情的人,而事实上,这恰恰是他的虚伪、狡诈、阴险、丑陋之处。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6)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7)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8)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19)

他编织了一个巨大的生活谎言,几乎主宰了他人的人生,又将这个人作为自己成名、盈利的工具,还要用各种手段将他困在这座“监狱“。想到楚门经历的种种,如此嘴脸,实在令人作呕!

虚伪的不只是这位创始人,还包括所有的观众,即便他们在最后为楚门获得自由而感到欢欣鼓舞。

在长达30年的时光里,他们是楚门的忠实粉丝,也是楚门的牢笼,这一场人数众多的大型偷窥亦是楚门悲剧的开端。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0)

观众们的暴力是无形的,他们与楚门的关系也十分复杂,类似于明星与粉丝。借助于摄像头和电视,他们对楚门进行了漫长的跟踪和偷窥,而发生在楚门身上的故事也让他们有了代入感,满足了故事和情感需求。

因此,电影《楚门的世界》从某个角度来说,完全可以放入大众传播的案例中解释明星崇拜与粉丝效应。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1)

但楚门却并没享受到任何明星待遇,他失去初恋女友,要还月供,也没有多少存款,如果不是一些意外,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得知真相,无法离开小镇。

一位“上帝“,一群观众,用现代传媒手段,完成了对楚门个人隐私侵犯的超级”暴力“。

这样的极端情况在现实中会真的发生吗?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概率会极小,基于此,我亦认为,本片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极端案例完成了某种隐喻。隐喻之一,是窥私与隐私,隐喻之二则是,现代社会中的消费主义陷阱。

4.消费主义与中产阶级

楚门在电影中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生活日常——稳定工作、花园洋房、福特汽车、衣食无忧,这种看似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仿佛成了“美国梦”的直接代言,而她的妻子美露也会不失时机地向他展示各种生活用品,比如超市赠送的刀具,一种叫莫可可的饮料……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2)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3)

起初会觉得略有奇怪,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档真人秀中出现的一切物品都可以是对外售卖的商品,大到房子车子,小至各类服饰家居用品,真人秀里到处都是衍生周边商品。

这档超级真人秀是和消费直接挂钩的。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4)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5)

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繁荣,社会财富随之增加,这其中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在此物质基础之上,消费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随之诞生。

在消费与消费主义的概念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20世纪70年代之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掀起了一股反消费主义的思潮,因为人们发现,把有限的金钱投入到无边无际的消费当中去,未必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反而会使人的欲望愈发的旺盛,人的精神世界则愈发的贫瘠。

而窥私欲恰恰是对消费主义的印证,一个人的欲望得有多旺盛,精神得有多贫瘠才会想着要每天要偷窥他人!

电影《楚门的世界》用这样的题材和讽刺态度狠狠地质疑了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横行,同时也反映了中产阶级的困境——那种表面光鲜正常稳定,实则却难以自由的被各种贷款和消费品捆绑的人生。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6)

在电影中,楚门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in case I don‘t see you,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and good evening”,如果见不到你,那就祝你早安,午安,晚安。这是他每天出门时向邻居打招呼所说的句子,但仔细想一想,他为什么不直接说“早上好”?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7)

实际上,这句话也包含着双重寓意,你可以理解为是一句问好的话,同样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告别语,每一天他都在期待着离开,期待着告别,期待着走出小镇。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8)

电影也给出了一个颇为温柔的结局,在历尽风浪后,楚门终于抵达了小镇边界,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告别语,笑着离开。在外面的世界,尽管一切都是未知的,但还有一个美好的姑娘在等着楚门。

楚门的世界三分钟电影观后感(楚门的世界为你解读巨型谎言背后的多面隐喻)(29)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