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是多数家长都很关心的话题。特别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每次去体检,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宝宝又长高了多少。

同样,宝宝的身高体重也是医生最为关心的,因为孩子的体格发育情况直接反映了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

医生通常会将现阶段孩子的身高体重与参照人群值进行比较,得到这个阶段孩子生长的现实水平。

不过,不同孩子之间的生长发育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家长来说,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1)

2岁半孩子身高超1米,愁坏妈妈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长的慢,长的矮,而有的家长却因为孩子长的太高,太快了,也开始发愁。

霖霖是个男孩子,刚满2岁半。去体检的时候,测量身高,孩子已经破了1米,这个阶段的男孩子,按照《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中位数在93.3cm,霖霖的身高远超这个数。

因为孩子长的很快,而孩子骨骼生长发育所需要大量的钙质,所以孩子出现了缺钙的情况,愁坏了妈妈:“肥料不足了,缺钙该怎么补?”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2)

孩子身高长得快,通常是因为这两个因素
  1. 遗传因素

儿童生长发育的“轨迹”或者潜力跟趋势,是由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将影响身高的70%-80%。

孩子的身高的生长潜力与父母的评价身高有密切关系,如果父母都是高个子,孩子出生后就长的比较快,身高不断地往上窜。如果父母都比较矮,孩子的身高增长的想多就比较慢。

此外,性别不同也会造成身高上的差异,比如女孩的平均身高低于同龄男孩。

父母的平均身高是遗传潜力所确定的儿童成年身高,即靶身高,可以用公式来计算。

男孩身高(cm)=(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 13)/2±5

女孩身高(cm)=(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13)/2±5

其中,上下5cm的波动,跟后天的因素相关

比如姚明的身高2米26,他的妻子叶莉身高有1米9,因为父母的身高优势,女儿姚沁蕾身高也是开挂式生长,9岁时身高已经将近1米7。有的网友表示,自己活了20年,身高不及一个9岁姑娘。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3)

2.环境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影响占20%-30%左右。

1)营养

合理的营养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年龄越小,受到营养的影响也越大。

“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学说是生物医学近30年来的突破性进展,该学说指出:除了遗传因素,如果生命在发育过程的早期(包括胎儿和0-3岁婴幼儿时期)经历不利因素比如胎盘功能不良、营养不良等,除了会影响身高体重等体格生长外,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内分泌等功能,甚至会增加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好几代人。

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各种营养素供给比例恰当,生活环境适宜,孩子的身高就会得到较好的增长,孩子的生长潜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4)

2)疾病影响

任何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体格生长。比如内分泌疾病,如先天性甲减会引起骨骼生长缓慢、先天性心脏病也会伴随着生长迟缓。

许多家长都会发现,特别是出于婴幼儿阶段,孩子只要一生病,身高体重涨幅就会降下来,特别是体重,还有可能减轻。

如果宝宝疾病较少,一直都健健康康,身高体重则会稳步增长。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5)

3)生活环境影响

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较大。如果孩子的居住环境良好,卫生条件比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等,都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此外,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医疗保健服务较好,孩子心情是否愉快等因素也会影响生长基因的表达。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6)

孩子长的快,这几类”养料“要补上

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料”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如果孩子长的快,但是“养料”供给跟不上,就可能出现营养素缺乏的问题。

所以如果孩子长得快,这几类“养料”要补上。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生长发育增添新生组织以及修补旧组织均需要蛋白质。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需要的蛋白质也相对比较高。

孩子骨头长的快,旁边的肌肉组织也要尽快跟上,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人体会临时分解自身组织蛋白质以供所需,减少了用于修补以及新添新组织的蛋白质,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孩子出现肌肉柔弱、发育不良、容易感染的情况。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7)

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需要蛋白质约2g/kg,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每日需要2.5-3.5g/kg。1-3岁孩子,每日需要的蛋白质约2g/kg,平均每日35-45g。

蛋白质在食物中主要来源于乳类、蛋类、肉、鱼、禽、大豆等豆类、五谷、花生、坚果等。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平衡膳食宝塔:

7-12月婴儿每日摄入的奶量建议在500-700ml,鸡蛋15-50g,肉禽鱼在25-75g。

13-24月龄幼儿每日摄入的奶量建议在400-600ml,鸡蛋25-50g,肉禽鱼在50-75g。

2-3岁幼儿每日建议摄入奶类350-500g,大豆类5-15g,鸡蛋50g,肉禽鱼50-75g。可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8)

钙是构成骨骼、牙齿,并供给离子化钙,离子化钙起到镇静神经、肌肉舒缩作用,与保持正常肌瘤和心力有关。

婴幼儿阶段,孩子的骨骼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钙,如果钙缺乏,可能发生佝偻病、手足抽搐,甚至引起体格生长障碍。

所以如果孩子生长速度比较快,就需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钙质。乳类和乳制品是钙的最佳来源,7-12月婴儿每日摄入的奶量建议在500-700ml,13-24月龄幼儿每日摄入的奶量建议在400-600ml,2-3岁幼儿每日建议摄入奶类350-500g。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9)

  1.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作用于靶器官,促进小肠粘膜中钙、磷的吸收,动员钙、磷入学,刺激成骨细胞,促使钙、磷沉着于骨。维生素D充足的情况下,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为30%,在快速生长发育期可达60%-80%,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的吸收仅10%-15%。

如果孩子生长发育过快,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大时,就容易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在婴幼儿阶段可引起佝偻病,手足抽搐症,出现骨骼变化,生长障碍甚至骨骼变形。

2岁半的宝宝身高1米(2岁半宝宝身高破1米)(10)

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日光照射以及额外补充。

对于婴幼儿,建议从出生后2周开始,每天摄入维生素D400IU至2岁

还可以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每日1-2小时。研究表明,晒太阳促使维生素D合成的时机,一般在上午9-10点和下午3-4点,这个阶段UV-B与UV-A的比值最高,可以使皮肤高效合成维生素D。

不过婴幼儿皮肤娇嫩,美国儿科学会提醒6个月以下婴儿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晒伤。

你家宝宝多大,现在多高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