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15日,美军派出68架B-29重型轰炸机轰炸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此次轰炸既成功又失败,成功的原因是美军轰炸机群的命中率喜人,至少47架B-29重型轰炸机成功命中了八幡钢铁厂。按道理说这应该就是成功了,毕竟德国人被B-29重型轰炸机都炸得生活不能自理了,没道理日本人比德国人更能挨炸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觉得日本人比德国人更能扛吧?

冷战核弹拦截苏联轰炸机(战略轰炸在日本失效)(1)

事实证明,日本人确实比德国人更扛炸,美军不得不悲哀地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炸弹白扔了,47架B-29重型轰炸机的航弹砸在八幡钢铁厂上,换成德国的工业区估计早就损失惨重了,结果日本人的八幡钢铁厂屁事没有,才几天就吭哧吭哧的开工了。这一套操作把美国人给整不会了。咋地?爷的航弹出假货了?不能啊,机组成员眼瞅着航弹爆炸的啊,怎么这八幡钢铁厂就没事呢?

当然了,这种小小的挫折不能撼动美军轰炸日本的决心,一次战略轰炸不成功,那就加大轰炸力度,总有把日本人炸回石器时代的那一天。你得说当年的美军确实豪横,就这个轰炸力度就不是轴心国那边能比的,而且人家的轰炸效率也得到过证明,看看隔壁德国被炸到连希特勒都不认识了,你就知道美军的轰炸效率多恐怖。然后美军在日本身上悲哀地发现一个事实——自己可能不太懂轰炸这门学问了。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还是嘛事都没有,美国的轰炸机群频繁出击,可日本人的飞机还是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

冷战核弹拦截苏联轰炸机(战略轰炸在日本失效)(2)

这件事好悬没给美军弄麻了,直接负责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的第21轰炸机司令部已经抑郁了。德国空军纵横欧陆骁勇善战,王牌飞行员更是扎堆,可就这也拦不住B-29重型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群,德国人的工厂那是一个接一个的被美军夷为平地。可以说战略轰炸是美军屡试不爽的招式,德国人都用自己的鲜血验证过了。按道理说这一招应该能把日本人收拾了吧?可结果就让人大跌眼镜,日本人不仅活蹦乱跳,而且工厂好像也没有任何影响。

要知道,这可不是轰炸八幡钢铁厂那会儿了,而是美军已经控制了塞班岛,并以塞班岛作为基地起飞轰炸机群了,航程的缩减意味着美军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这轰炸绝对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了,炸弹和雨点一样地砸在日本的脑瓜子上,可结果却让人血压拉满,因为日本人好像完全不受影响,他们的工厂照旧开工,生产出来武器也是一样不少,美军的轰炸基本可以总结为毫无效果。

冷战核弹拦截苏联轰炸机(战略轰炸在日本失效)(3)

第21轰炸机司令部的老大海伍德·汉塞尔准将搞不懂,因为这已经超出他们对战略轰炸的认知了,他们只能和大冤种一样玩了命的往日本狂丢炸弹,试图采取以量取胜的方式压垮日本人。很不幸的是,虽然美军丢下去的炸弹足够多了,可是却没能把日本人给怎么着。这件事好悬没让第21轰炸机司令部的头头脑脑们集体上吊自杀,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在军校里学的东西可能都喂狗了。

第21轰炸机司令部上下集体抑郁了,那边陆军航空兵的老大亨利·哈里·阿诺德将军更抑郁。阿诺德思来想去觉得必须派一员猛将去对付日本人,那么他选择的猛将是谁呢?就是在未来成功让日本热起来的柯蒂斯·李梅,一个能让阿卡姆疯人院的优秀毕业生小丑都胆寒的轰炸狂人。

冷战核弹拦截苏联轰炸机(战略轰炸在日本失效)(4)

柯蒂斯·李梅,美国著名非正常人类观察样本,陆军航空兵的老炮儿,欧洲十几场硬仗(战略轰炸)的主打人。曾经在欧洲战场肆虐德国足20个月,属实是能让柏林的小胡子血压拉满的美国悍将。纵观李梅在战争中的宗旨,那就是轰炸,不计代价的轰炸,毫不规避防空火力的轰炸。德国人固然是怕了李梅,可李梅手底下的小子们也被他折腾得胆颤心惊,知道的说他们在美国的一位将军手下工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在哪个绿皮的Waaaghboss手下工作呢。

阿诺德把李梅调来接替海伍德·汉塞尔的班,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日本人不是疯吗?不是讲武士道精神吗?行吧,我把李梅调来和你们对线,疯子对疯子碰一下子。

阿诺德想得挺好,可是1945年1月刚上任的李梅不开心了,因为他看了第21轰炸机司令部的轰炸记录后他也抑郁了。李梅是轰炸机狂人和不正常人类观察样本不假,可李梅也不是万能的上帝,他看这轰炸记录也是发懵。因为第21轰炸机司令部的轰炸记录非常正常,如果放到欧洲炸德国人那是稳稳地赢了,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轰炸无果,总不能是日本那八百万个草头神显灵了吧?

冷战核弹拦截苏联轰炸机(战略轰炸在日本失效)(5)

李梅一个著名疯子当然不相信什么八百万个草头神显灵,那八百万个玩意儿还不如他的手枪好使呢,毕竟这八百万个草头神连雪风都镇不住。可对日轰炸的效果不佳又是个事实,那李梅自然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了。一开始他觉得这可能是日本的天气原因造成的,毕竟你看日本这倒霉地方多雨多雾多云,而轰炸机编队采取的又都是高空轰炸的那套法子,这法子在天气日常晴朗的欧洲无往不利,但放到日本是不是多少有那么点水土不服了?

一开始李梅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仔细对比资料之后李梅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首先来说,就算日本多雨多雾多云,那B-29重型轰炸机也不可能拉成这个样子吧?更别说之前多次轰炸的命中率还是可以的,对八幡钢铁厂的轰炸就是个显著例子。换句话说,轰炸战术大致上没什么问题,轰炸机群发挥也十分稳定,这显然不是美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问题,那么问题的关键点在哪呢?

冷战核弹拦截苏联轰炸机(战略轰炸在日本失效)(6)

最后李梅想起了一个事情,日本大多数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这下李梅想明白了,敢情问题的关键是在穷。因为日本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穷到压根就不存在工业区这个概念,工业完全是分散开的不说,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小工厂和小作坊,这就大大影响了美国的轰炸效率。再加上日本大多数建筑都是木质建筑,所以轰炸机的航弹扔下去屁用没用,日本人回头弄几块木板和几根竹子就能给修上了,那轰炸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效果了。

现在问题的关键搞明白了,穷成了日本人最大的武器,因为穷到全国几乎都住进木头房子里,再加上完全没有工业区这个概念,工业模式完全是分散化,所以日本先天就比德国人扛炸。这个结果差点让李梅都没绷住,要不是他这人天生面瘫,估计他真能被日本人给气笑了。活这么长时间头一遭听说穷也能成为一种优势,李梅觉得自己的常识和三观已经被颠覆了。可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李梅必须得想出一个应对策略来了,不然他回头也得被踹下台。

冷战核弹拦截苏联轰炸机(战略轰炸在日本失效)(7)

那李梅有没有办法呢?还真别说,这老疯子还真有个法子,那就是用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对付日本人。这里还得额外提一次,他当年在第20轰炸机司令部的时候就已经干过了,所以这倒不是他临时起意的,只是他那实战依据着实是个挺混蛋的事情。他现在就琢磨这法子用到日本本土多半也是能行的,因为担心不靠谱他还在1945年2月23日就让部分轰炸机带上凝固汽油弹和燃烧弹,在东京搞一次对比性质的测试性轰炸。

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当天晚上东京就有约2.56平方公里的城区被烧成了平地,火攻之策效果斐然。这下李梅来精神了,他眼中的疯狂几乎难以抑制,他决心要把日本人送回石器时代,就用他的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此时此刻,日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东京未来将会熊熊燃烧,日本其它城市也不例外。而有关于李梅如何火烧日本人,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