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特法则(又叫利特尔法则,英文是littles’ law,由约翰利特尔于1952年发现。是一个非常有用,但是不广为人知的一个法则。这个法则讲述的是流程提前期,在制品和产出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边际效应每日一词(慧工云知识每日一词)(1)

拿底下这个例子来讲述一下,整个流程之内一共有100个单元的在制品,整个流程的产出率是每天产出20个单元。根据利特尔法则就可以计算出流程提前期PLT=100÷20=5天,也就是说从原材料进入流程,到它成为成品出流程,要经历5天的时间。

边际效应每日一词(慧工云知识每日一词)(2)

利特尔法则都应用在哪些领域?

首先这个公式广泛应用于计算流程的提前期。比如说在做VSM价值流程图的时候,会算一个流程的提前期,先算出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有在制品的个数,再除以这条生产线的产出率,得出来的就是整个流程的提前期。

如果把这个公式稍微变动一下就变成了广泛应用于拉动系统当中的公式:在制品等于提前期乘以产出率,,比如说超市,某一个在制品需要放多少个就是由在制品前道工序的提前期与前道工序的产出率相乘得来的。

提前期和产出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讲到利特尔法则,很多人会把提前期和产出率弄混,那么接下来用三个情形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边际效应每日一词(慧工云知识每日一词)(3)

上图是一个3个工序的流程,每一个工序流程的时间是6分钟、4分钟和10分钟。根据瓶颈规则,流程的产出率由最慢的工序决定,每小时6件,也就是10分钟产出一件,那么它的提前期的多少呢?根据利特尔法则,提前期=在制品➗产出率=6件➗6件/小时=1小时。

在第二个情形当中,几个工序没有做任何改变,只是把在制品减半了。产出率没有变,还是由每件10分钟的一个工序来决定,但是它的提前期=3件÷6件/小时=0.5小时,也就是提前期变成了30分钟。

第三种情况,除了把在制品减半,还把工序进行了一下平衡。结果令人非常欣喜,瓶颈工序是7分钟,产出率是60分钟÷7=8.5件,也就是说它的产出率提高了。那么提前期=3件在制品➗8.5件/小时=21分钟。大家可以看出来,稍微做了一下工位平衡,那么这个工序的整个提前期以及整个产出率都提升了。

边际效应每日一词(慧工云知识每日一词)(4)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边际效应每日一词(慧工云知识每日一词)(5)

边际效应每日一词(慧工云知识每日一词)(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