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红楼梦》的人都承认,曹雪芹的“草灰蛇线 伏线千里”的写作手法,实在是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看《红楼梦》要练就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金,不能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当你读红楼时,曹公就仿佛站在你身边陪读,告诉你接下来事情会发生什么,不断的点醒你,这个人将怎样,那个人结局会如何。身在当局之中,自然吃不透他的指点,于是不断的入坑,随着人物或喜或悲,绝不相信细节会决定成败,直到最后大结局,目瞪口呆。果不其然,伴读的曹公早就提醒了你无数次,原来生活的细节就是人生的密码。

下面通过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一处对比描写,透过人物的生活细节,简要分析曹公在细节处安排好的成败密码。

黛玉与宝钗真实结局(生活细节就是人生成败的密码)(1)

宝钗扑蝶

宝钗扑蝶,黛玉葬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在贾宝玉的心里明明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为何妹妹偏偏沉入地府?

薛宝钗天生的不悲不喜,凡事能忍则忍,凡人能笼则笼,她生活在一个相对理性的客观世界。在她的生命中,没有绝对的悲也没有绝对的喜。

林黛玉心里一直对于“金玉姻缘”耿耿于怀,在平日里一有机会就会对薛宝钗奚落一番。比如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贾宝玉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林黛玉听了心中着实得意,也想趁机搭言取个笑。薛宝钗当着贾母的面不好发难,但心中着实生气,于是借力打力,一个《负荆请罪》的故事一箭双雕,敲打了宝黛二人。

如果老婆得知挚爱的老公死了,一定是痛彻心扉,旁若无人的嚎啕大哭。贾宝玉走失,实是悟道出家。薛宝钗只是暗中垂泪,自叹命苦,依然保持了自己应有的风度,反倒是袭人想到自己会被打发出去,哭得昏厥了。

她并不是没有脾气,没有悲伤,只是她很克制,善于管理自己情绪,即使生气悲伤,也深藏不露,又极度聪明博学,关键时刻反败为胜。她的情绪里没有大发雷霆,只有化不利为有利,反败为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她又是一个十足的行动派,思行合一,积极寻求变革,不向生活妥协。

黛玉与宝钗真实结局(生活细节就是人生成败的密码)(2)

黛玉葬花

林黛玉则完全不同于薛宝钗,她太敏感,爱胡思乱想,无形之中给自己上很多制约的枷锁。这样的人,通常仗还没打就先败下阵来,想法太多,等于没有想法,不利于真枪实战。在她的世界里,看到的一切都是悲,太感性。大伙高兴吃个饭,她觉得这欢乐迟早要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嘛,不如不聚。看到落花流水,马上就感怀身世,吟出一首《葬花吟》。她确实有未卜先知的超强感知能力,也许是因为绛珠仙草于万物中生,吸取了天地之气,才如此敏感多愁吧。

比如,第二十六回,林黛玉晚上去看贾宝玉,没人给她开门,这一出引出了多少故事。首先贾宝玉肯定是要陪不是了,而且也不知道是何缘由,即使陪了不是也不行,事情不说清楚,那是没完的。

比如,第二十九回,黛玉生气,一下子把做给宝玉的玉上穿的穗子剪成了几段。无法管理自己情绪,爱使小性子,率真耿直,爱就是爱,不喜欢就不喜欢,就连北静王的东西也难入她的眼。

这类感性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见,有人爱,至少真诚,没有心机,不耍手段。有人讨厌,不分场合,随便发脾气,不受众人待见,甚至有时连身边的朋友也对此类人头疼不已。这类人究竟适合做朋友还是不适合,很难界定。但有一点肯定,这类人在职场混,肯定是吃亏的。

黛玉与宝钗真实结局(生活细节就是人生成败的密码)(3)

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一静一动的性格特点,曹公写了很多细节来作对比,其中就有宝钗扑蝶,黛玉葬花,这样经典的对比场面,即: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曹公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一个胖美人,把林黛玉比作赵飞燕,一个瘦美人。一胖一瘦,又是对比。

宝钗在园子里看到一对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翩起舞。一时兴起,她拿了扇子去追扑蝴蝶。

宝钗扑蝴蝶,蝶儿是一对,双双向上飞,这是她的象征之一。蝴蝶在此处象征幸福圆满,这正是薛宝钗积极追求的生活。那么林黛玉呢?

此刻的林黛玉正一个人躲在烟花纷飞的百花深处,给自己做了一首挽歌《葬花吟》。黛玉看到落花,马上想到自己的生命也将如花般凋谢,青春将逝,悲凉的哀悼自己的一生。

曹公把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投放到无数个小细节中,不断的铺陈,不断的提点,不断的更新她们的命脉走向,直到人物的结局到最后都成了自然而然的陨落。从而感叹生活的无常,命运的无常,世事的无常。每个人的人生密码都逃不开身上的无数个细节,这些细节就是人生成败的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