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河池市 李宁

(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作者书面同意,任何个人及组织不得转载、引用本文及其段落)

六盘山的诡异事件(宜山解放前夕发生在白龙洞内的一件奇异事件真相)(1)

引言

1949年11月3日,农历九月十三。

这天早上,太阳刚刚露脸,宜山县城四周的山峰仍被山岚缭绕着,灰蒙蒙的一片。

这时,在通往位于北山山腰上的白龙洞的山道上,有一支队伍缓缓地穿行在山岚间。这支队伍来到北山山腰上的白龙洞,朦胧中看到十来个拿着步枪的人闪出队伍,迅速在白龙洞口四周布上岗哨。不一会儿,神龛上就挂起两幅人物肖像,随后亮起了几支忽闪忽闪的蜡烛……整个白龙洞顿时显得神秘莫测。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听笔者慢慢道来:

一、从国民党设在宜山的桂西军政区司令部司令讲起

1949年9月至10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对湖南衡阳、宝庆(今邵阳)地区国民党军白崇禧部发动进攻作战,即“衡宝战役”。 此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湘西、湘南大部地区。

面对惨重的损失,白崇禧为保存实力,慌忙率残部逃回广西。为了保住广西这一亩三分地,实现偏安一隅的目的,他将原任桂林绥靖公署副主任、广西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柳州警备司令的莫树杰任命为桂西军政区司令部司令兼新编第15军军长,全权指挥宜山、柳州的部队。桂西军政区还管辖着宜山、凤山两个行政专署共11个县。

莫树杰,南丹土司后裔,生于1897年,号剑青,广西南丹六寨镇龙马庄人。莫树杰早年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炮科,之后深造于南京国民陆军大学。此后,莫树杰长期在桂军任职,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19军第3师1旅3团团长,1929年任第7军第8师3旅旅长,1930年任第7军第19师师长,同年11月辞去军职,改任丹池公路局局长。1936年8月,新桂系又邀其出任第15军第45师副师长,同年10月调第48军第175师任师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担任钦廉地区守备司令。1939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84军中将军长。期间,莫树杰率部在河南商城一带与日寇激战200多次,随后又挥师参加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等数百场对日作战,战绩卓著,威震日本侵略军,算得上抗日名将。莫树杰刚勇忠烈的性格及文韬武略的才华,在当时颇得国民党器重,在国民党阵营中称得上鸾飞凤翥的人物。

担任桂西军政区司令的莫树杰也知道,在解放军重兵压境、四面楚歌及军心涣散的形势下,要按照白崇禧的意图,把宜山、柳州地区建立成“巩固的抗击共产党的游击根据地”,是个极大的难题。因此,莫树杰整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

11月5日清晨,莫树杰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他带上司令部参谋长周竞、秘书长何作柏到宜山县城之郊的白龙洞散心。

莫树杰他们三人沿北山山麓拾级攀登,盘旋而上,约20分钟便到了白龙洞口。白龙洞位于宜山县城城北的北山半山之腰,是宜山久负盛名的古洞。1638年,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游览白龙洞,对洞内外的奇观胜景作了详实的记载,之后,白龙洞随着《徐霞客游记》的问世而闻名四海。

莫树杰站在白龙洞口前,双手叉着腰,仰首闭目,尽情地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享受美好的远离红尘喧嚣的宁静。顷刻,一股心灵得到休整与放松的畅快流遍全身。

“何秘书长,这里的空气、风景能让人消除忧愁,排解郁闷啊。”莫树杰心情愉悦地对秘书长何作柏说道。

“是呀,这里山清水秀,草木争妍,烟笼雾锁,瑞霭飘飘,风景如画,确实让人心旷神怡啊。”何作柏回身环视眼前那一片片蓊郁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颇有同感道。

“唉,不知这样大好的山河还能在我们手中掌控多久。”莫树杰望着在缥缈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高低重叠的山峦,心中又莫名其妙地掠过一股淡淡的忧愁。

的确,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北夹击之中的莫树杰,一直处于惴惴不安的状态,虽置身在这美丽的山光物态间,仍无法抹去心中的忧愁,排解心中的不安。

“莫司令,我们进白龙洞里看看吧。”何作柏为了使莫树杰心中的忧愁得到纾缓,故意撇开话题,“那里有唐、宋以来摩崖石刻六十余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及其部将的唱和诗。”

“我也很喜欢古诗。走,咱们瞧瞧去。”莫树杰收起脸上的忧愁,把手挥了挥。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白龙洞洞口东侧的石壁旁。何作柏指着石壁上的刻文说道:“上面刻的是翼王石达开题壁诗句。1860年,石达开回师广西,驻军庆远,当时正值春季,山清水秀,草木争妍。石达开率领部属游览白龙洞时,看到石壁上湖南人刘云青的一首五言律诗,于是诗兴大作,当即步韵,写了这首诗。”

莫树杰仰首聚神望着石壁上的诗文,然后轻声念道:“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效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好诗呀,这些诗句字里行间透出一股粗犷豪迈之气,笔锋纵横恣肆,非壮凌云、如椽巨笔不能。”在一旁的何作柏说道。

莫树杰点点头,颇有感触地说道:“这诗文真的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你看‘旌旗红耀目,将士气如虹’和‘长啸千山应,报国一心雄’这两句,透着太平军的军威及石达开的壮志豪情。”

“石达开的这首诗是在他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写的。”何作柏说道,“咸丰九年,也就是1859年,石达开30万大军在宝庆府被左宗棠、刘长佑、李续宜反包围,部队损失惨重,被迫退入广西。此时部队减员、逃亡现象严重。但石达开仍率军攻打庆远府——也就是今天的宜山县。在这样艰难的形势下,仍能吟出这样壮志冲天的诗句,难得啊。”

莫树杰回头看了看何作柏,苦笑道:“呵呵,何秘书长,你看我们现在的处境像不像当年的石达开的处境呢?当年石达开兵败宝庆府,在败退广西途中,沿途招收了大量天地会成员、流民及散兵游勇充军,部队很快又发展到20万人,并攻打庆远府。

“而我们现在处在共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自林彪的四野发起衡宝、广西战役以来,我军节节败退,桂系军队几乎被全歼——当年石达开30万大军在宝庆府被左宗棠、刘长佑、李续宜围歼后,不到一年时间,部队又发展到20万人。而我们如今不如当年的石达开,目前我们手中能够调动的人马不到1万人。”

“莫司令,我想您对如何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心里一定有了计划吧?”何作柏恭维中略带揣度。

莫树杰道:“是的,既然白崇禧长官把在宜山、柳州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岂敢不克尽厥职?”说罢莫树杰盘腿坐在白龙洞石阶上,然后招呼参谋长周竞、秘书长何作柏到自己身旁坐下。

莫树杰神情严肃地仰望着石壁上的唱和诗,若有所思地对身边的周竞、何作柏说道:“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稳定军心工作——就像当年石达开那样,虽然石达开30万大军在宝庆府被左宗棠等围歼,部队损失惨重,被迫退入广西,但是他不气馁,仍率领属游览白龙洞,并赋诗作词,鼓励将士。

“这些诗除盛赞白龙洞‘岩洞高千丈,登临万象空’的美景外,还有如‘旌旗红耀目,将士气如虹’‘ 长啸千山应,报国一心雄’这些诗句,都是在讴歌太平义军,表达石达开在遇到失败时仍保持英勇奋斗的。”

莫树杰缓缓站了起来,凝视着眼前的悬崖峭壁,然后把目光移到远处缓缓流过的龙江水,脸上显出豁然开朗的神情。

莫树杰挥动着拳头道:“人在山顶,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我们要学石达开临危不挠的气概,树立战斗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当年石达开率领部属游览白龙洞,赋诗吟词,其目的就是整旅厉卒,重振部队雄风,与清廷战斗到底!

“前天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发来电文,要对上校级以上军官进行‘党务整理’,建立反共组织核心,同时还要求上校级以上军官重新办理加入国民党的登记手续,并举行向李宗仁、白崇禧宣誓效忠仪式。据此,我决定,我们桂西军政区要结合贯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关于开展“党务整理”的要求,组织上校级以上军官到白龙洞这里举行重新入党宣誓仪式,坚定大家效忠党国和我们广西领袖李宗仁、白崇禧的信心、决心。”

“好,好,这是个整旅厉卒的好办法!”参谋长周竞、秘书长何作柏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开展“党务整理”是白崇禧为了建立反共组织核心,以巩固桂系在广西统治地位的一个措施和手段。10月16日,白崇禧在桂林主持召开的广西省在职和退职军政人员紧急会议上就布置并首先开展了“党务整理”工作。当时白崇禧还分批召集参加会议的桂系高级军政人员到他的公馆开“党务整理”专题秘密会。

白崇禧在会上强调:“现在蒋介石把持国民党,太腐化了;蒋介石所倚重的陈果夫、陈立夫,充当国民党‘教父’,把持国民党组织及党务,结党营私,国民党内许多人都说这是‘蒋家天下陈家党’。我们要战胜共产党,就必须从整理党务开始,重新登记入党,重新进行宣誓。”

在白崇禧的公馆里,莫树杰与王赞斌、罗活、陈恩元、张光伟、周祖晃等高级官员重新填写了加入国民党的登记表,并重新举行入党宣誓,宣誓毕,白崇禧要求这些高级官员刺血在誓词上盖手印。

二、白龙洞内异事件真相

1949年11月3日,农历九月十三。

这天一大早,莫树杰在一队卫兵的护卫下,带领桂西军政区司令部上校级以上军官及地方主要官员30来人到白龙洞庙内,莫树杰要在这里举行重新加入国民党登记及向李宗仁、白崇禧宣誓效忠仪式。

在进入白龙洞庙前,莫树杰效仿当年的石达开,让部属参观洞口石壁上的唐、宋代石刻及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及其部将的唱和诗。

莫树杰站在石壁下,神情严肃地指着石壁上翼王石达开及其部将的唱和诗对部属说道:“大家刚才都读了石壁上镌刻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写的诗,你们有何感想?谁来说说?”

宜山县县长曾乃劲走上前,朗声说道:“报告莫司令,我来说说。”

“好的,你是宜山县长,对宜山的历史文化比大家了解得多,你说说吧。”

曾乃劲指着石壁上的诗说道:“石达开写的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全用对仗。用韵响亮激越,格调雄浑豪迈。一个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统帅,能在政暇之余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来一次古洞寻幽,实属不易。

“颔联写他的信仰和主张。诗中的‘移民复古风’,就是说要改变人民的信仰,恢复古时只崇奉天父的社会风尚。这也正是太平天国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颈联和尾联是对自己和僚属们充满自信和豪情的夸耀。”

接着曾乃劲把话锋一转,恭维道:“我明白莫司令今天率领我们到此的真正用意了——那就是借古喻今;让我们大家吟读石达开的诗,从中学习当年石达开临危不挠的气概。我们现在的处境和当年石达开的处境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们应该向石达开学习,在困难面前不灰心气馁,重振士气,坚定信心,再合余烬!”

“好!曾县长所说言简意赅,说到点子上了——不错,你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莫树杰十分高兴。

接着莫树杰将众部属领到白龙洞庙内,让总务处处长邝世芳在庙内神龛前摆上香、花、灯、水、果五种贡品,还要求邝世芳在庙内四周插上7支1米长的高香,在庙的四周摆上49盏小灯。莫树杰还让秘书室主任王简临把事先准备好的李宗仁、白崇禧画像并排挂在神龛前。

此时,总务处处长邝世芳还自作主张地在庙外拉起4股线,红线拉一股,黄线拉一股,绿线拉一股,白线拉一股,他说这样就能把妖魔鬼怪拦在门外,就可以放心地举行仪式了。

经过一番布置,庙内显得十分神秘、阴森、诡异。

在庙内忽闪忽闪的烛光映照下,莫树杰开始发言:“诸位,根据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的要求,要辖区各部开展国民党党务整理工作——即党务整理,并进行重新入党宣誓。据此,我们桂西军政区司令部今天在这里举行重新入党宣誓仪式。然而,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在白龙洞这里举行这样一个仪式呢?刚才宜山县县长曾乃劲已经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和目的。

“咸丰九年,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围攻湘南宝庆受挫,被迫南下广西。因湘军萧启江部穷追不舍,石达开部不断分化,势力衰竭,石达开处境艰难。同年十月,石达开率部攻占庆远——即今天的宜山。石达开部在攻下庆远后驻军此地休整。在庆远期间,石达开仍锐气不减,矢志不移,仍英勇抗击清军,虽然其悍将石镇吉、何名标、陶金汤分别在此期间战死,但是石达开不灰心气馁,自始至终怀揣着与清廷战斗到底的决心。”

莫树杰顿了顿,走到李宗仁、白崇禧画像前,脸上露出肃穆神情,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广西东、南、北三面受到共军两个兵团的包围,虽然处境比当年石达开的处境还要艰难、危急得多,但是,我们要向石达开学习,不灰心气馁,坚定战斗到底的信念。当年共军不也打到只剩下几千人,还能坚持到今天,他们能够做到,我们凭什么不能做到?

“当然,我要求大家坚定战斗到底的信念不是弹空说嘴,而是有依据的。目前,白崇禧总司令手下仍然保持5个兵团、12个军共30个师的兵力,总人数十五六万人。

“今年10月16日,白崇禧总司令在桂林召开了广西省在职和退职军政人员紧急会议——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部署了在广西开展‘总体战’的方略。在这次会议上,白崇禧司令特别推出了‘一甲一兵一枪’制度,这个制度是抗击共军的最有效办法。

“‘一甲一兵一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以乡村基层政权的甲为单位,每个甲选定一名壮丁,每甲须提供机造步枪一支;壮丁的口粮、副食品、饷银、服装等由各甲负担,壮丁要集中在县府、乡公所所在地训练。按‘一甲一兵一枪’制度估算,广西共有24000个村(街),每村(街)以十甲计,便可征集兵员24万人。加上保安团、常备队和华中正规军,我们广西的军队就是一支有百万人的大军,足以抵御共军的攻击!”

莫树杰越说嗓门越高,他挥舞着拳头,情绪激昂道:“综上所述,大家要在困境中看到我们的优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被共军暂时取得的胜利吓破胆子——我们是有实力和共军抗衡的。

“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树立信心、坚定决心、稳定军心,振作军威,为党国竭诚尽忠!”

站在前排的宜山专区专员陈与参听了莫树杰这番讲话后十分激动,举起右手高喊道:“坚决反共到底,为党国竭诚尽忠!”

在场的官员们桴鼓相应,齐声高呼道:“坚决反共到底,为党国竭诚尽忠!”

莫树杰看到群情激昂的场面,顿时兴奋不已,立即让政务处处长宋厚礽宣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关于国民党党务整理的指示》,并现场重新办理国民党党员登记手续。

登记完毕,莫树杰开始发言:“诸位,现在我们已经履行重新登记加入国民党的手续了,成为国民党具有新面貌的党员。这正如白崇禧长官说的那样,现在蒋介石把持国民党太腐化了,蒋介石所倚重的陈果夫、陈立夫,充当国民党‘教父’,把持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结党营私,现在的党国已成了‘蒋家天下陈家党’。我们要战胜共产党,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凤凰涅槃的勇气,就必须从‘陈家党’脱胎出来,洗髓伐毛。

“我希望诸位要忠于我们广西的领袖、国民党的精英李宗仁、白崇禧先生,心虔志诚地跟随他们救亡图存、定倾扶危。以上我所言,就是我们开展整理党务的动因及目的。”

莫树杰的话音刚落,现场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莫树杰接着说:“好,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在李宗仁、白崇禧先生的画像前宣誓。”

莫树杰转过身,面对李宗仁、白崇禧的画像,举起右手,握紧拳头,一字一顿领誓:“余以至诚效忠党国,拥护李、白领袖,共同反共到底。如违背誓言,甘愿接受本党严厉之制裁。”

宣誓毕,总务处长邝世芳叫人搬上一坛酒,摆上十来个碗,然后邝世芳拿来一只事先准备好的公鸡,举刀斩掉鸡头,把鸡血滴进酒坛中。殷红的鸡血在蜡烛的照耀下显得十分刺眼,直到鸡血滴尽,邝世芳才把没头的鸡丢到一边,然后将坛中的鸡血酒分别倒进那十几个碗中。

“下面大家共饮血酒。我们要借助神灵的监督,使誓言得以贯彻执行,共同信守。”莫树杰把盛满血酒的碗举过头,“只要喝了血酒,谁都不能背叛誓言,否则就会遭到报应!”

宜山专区专员陈与参第一个走到神龛前,带头端起盛满酒的碗,其余官员鱼贯上前,依次端起酒碗。

接着莫树杰念念有词:“血酒倒进碗里边,碗里装的是杜康;诸位同仁饮一口,患难祸福共担当!”念毕,莫树杰猛然仰头,将血酒一饮而尽。

“咣当”一声,莫树杰将碗摔到地上,然后大声道:“大家都干了!”

“干!”众人随声附和道,然后将碗中的血酒一干而尽。

在举行“歃血”仪式后,莫树杰具体布置党务整理工作。并成立了由莫树杰、何作伯、周竞、陈与参、黄翰庭、宋厚礽及王简临等7人组成的桂西军政区国民党党务整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莫树杰任主任委员,何作伯任书记长,王简临任秘书处长。

莫树杰在重新办理高级军政官员加入国民党登记手续,举行高级军政官员向李宗仁、白崇禧宣誓效忠仪式后,认为高级军政官员思想得到了统一,军心得到了稳定,他那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纾缓。

然而,莫树杰此时采取的这些措施,犹如桂系政权行将就木之际的一曲挽歌,哀叹着李宗仁、白崇禧反动集团的统治走向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