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界观?我在过去的持续多年里,非常的抑郁和焦虑,甚至于曾经幻想过多次自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怎么样?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怎么样(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正确的吗)

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怎么样

什么是世界观?

我在过去的持续多年里,非常的抑郁和焦虑,甚至于曾经幻想过多次自杀。

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焦虑症亦或是抑郁症,直到去年我鼓起勇气去找咨询师、医生咨询和诊断。后来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其原因,终于我发现除了医生说的本身的人格特质。其实最最重要的就是。

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错误的,导致我对我自己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我没有一个正确认识这个世界的观念。

我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我一定要对这个世界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

之后我重新回看过去的笔记,回想过去重要的事件、转折点,查找新的资料、阅读新的书籍,重新去推导和理解过去。

所以如果你现在问我。

世界观是什么意思?

世界观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本质认识。

认识世界的本质有什么用?

认识世界的本质后,你才能够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生活理念、生活方式融入这个世界是最最恰当的。你内心才有一种面对人生百态的笃定。

我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01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带一点油腻的,但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这种油腻。

我们从小看的书、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是在告诉你善良、公平、正义。

但我们最终要从书本走向现实。

我们要拿着我们内心的标尺,去面对一个个真实的人,然后我们可能就会发现。

险恶的人、欺骗你的人、违法的人、不讲道德的人、油腻的人。

这个时候你内心会动摇吗?你会觉得受到了欺骗吗?

甚至你会某一瞬间崩溃吗?

我告诉你,一定不要!千万不要!

你仅仅只需要认识到,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带一点油腻的。你必须只能接受这一点。

你翻开史书,历史从来如此,每个时代从来如此。

但油腻并不能影响这个世界的进步,并不能影响真正的价值传承。

最近的热剧《觉醒时代》里的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

在疫情中我们的钟南山院士,党100周年上被授予“七一勋章”的张佳梅老师。

你看,每个时代那些闪闪发亮的人都是正义的人、善良的人。

然后我们再看,最近的油腻新闻。

“山西一医生向患者要红包”。

“爆料wyf可能性侵未成年”。

他们能阻挡正义吗,他们能阻挡善良吗?他们不能。

他们终将被人们所唾弃。他们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丁点有价值的东西。

02 这个世界的知识是让你和你自己,你和你周围人、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与之决裂、对抗、斗争的。

传承到今天的一切知识,可能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在以前,知识极度稀缺,知识的传承要靠一代一代的手抄。在现在,知识极度丰富,知识的传承,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但我想所有的传承者的期望,都是希望获取知识的我们。

能够利用其知识,让我们和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好。

能够利用其知识,越来越理解自己,理解周围的人,理解这个世界。

而不是把知识当作一种资本。

总想炫耀给别人看,或者傲慢的和别人交流,怼天怼地怼空气。

更不是把知识当作一个凶器。

去和自己、和周围的人、和这个世界对抗。

去诋毁每一个鲜活的故事、每一个鲜活的人。

仔细想想,那些真正有文化素养的人,真正博学的人,都是谦逊的、友好的、慈悲的。

但我们在生活中,见到太多太多反面例子。

比如我们在书籍中、现实中见到了太多太多厉害的人物后,觉得自己能力、性格太差,瞧不上自己。

比如我们在和父母的关系中,因为自己见多识广,便觉得父母狭隘无知、甚至瞧不上他们的观点。

比如我们在和朋友相处中,有时候不顾他们感受自以为是的做决定。

比如我们看到别人没有做到最好的时候,总是站在道德的高点对别人指指点点。

比如在微博当键盘侠,一言不合就互相对骂。

比如在微信群里中,两个人因为观点不同说话阴阳怪气。

比如在饭局上因为别人一句话不妥,就大打出手打起来。

…..

太多太多。

03 解释这个世界的一切现象并不是只有一个角度,哪个角度是真理并不重要,自己的内心自洽最重要。

我常常在和人沟通中、玩笑中、甚至文字中,说内心自洽比真实更加重要。

为什么呢?

因为人在每一个阶段的认知、经历、眼界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你永远都会有信息的偏差。就算假设你花了很长的时间,采集了世界上所有跟你当下这个观念想法有关的知识,然后你做出了一个决定,那这个决定一样可能不是真理的。因为这个世界现有的知识也一样是有限的。

所以。

当下你的所有想法不一定是绝对真理的,但当下你的这个想法一定要是内心自洽的。

你当下即要对自己相信的东西坚信不易,但你也要知道自己坚信的东西本身可能是错的。

比如以前我觉得读书好像没有太大用处我将来的孩子可以不读书,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想法真幼稚。

比如以前我觉得人为什么要活着关系之中,现在我觉得人只有活着关系之中才是真实的自己。

比如以前我觉得钱好像真的能解决100%的问题,现在我觉得好多问题并不是钱的问题。

小到个人,大到世界,也是如此。

比如儒家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是仁、义、礼、智、信。

道家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是“道法自然、自然无为”。

佛教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是“缘起性空”。

它们对这个世界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释体系。

如果仔细的研究,就会发现,每一套解释体系在他们自己的逻辑里基本都是自洽的。

再比如

如果我们身体出了毛病。

心理学的解释可能会说:“你的某个情绪没有在心理上得到释放,所以它体现到了身体上”。

生物科学的解释可能会说:“你体内的某类激素、某类菌、某个神经、某个关节可能出现了异常”。

命理学的解释可能会说:“命局八字,大运流年与原局相互作用…..”

佛学的解释可能会说:”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前世恶业太多,所以今世有了恶果”。

04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机会,你应该是聚焦准备,而不是聚焦机会。永远不要担心错过机会。你之所以错过,因为那压根就不属于你。

以前看到一篇文章说,“人的一生至少有十次机会,不需要每次都抓住,仅仅抓住一次机会就足以”。我们有时总是会有这样的心里,感觉自己一直在错过,错过了茅台、错过了比特币、错过了买房、错过了移动互联网。

但本质是因为我们错过吗?当然不是。

而是每一次机会来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是机会,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耐心去抓住它。机会注定不属于你。

当所有人都觉得是机会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能力去驾驭机会了,或者压根机会其实已经过了,这也是为什么抢风口追风口总是容易输的原因。

这个世界的机会永远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年代,都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所以千万不要害怕错过,错过的一定不属于你。

当自己认知不足的时候,那就好好准备。这样,才会有一双慧眼,去识别出生活中的机会。

05 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正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才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甚至,在自然界中永远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个体的独特性注定了每个个体思想的独特性、经历的独特性。

导致由每个个体组成的这个世界一定是多元的。

我曾在关于佛学讨论的书上,还有寺院法师和信众的交流会上,多次听到一个问题:“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出家去信佛,那人类生命还怎么延续?”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假命题。

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出家信佛。历史没有过,未来也一定不会有。

而且就算出家信佛的人,由于每个个体的根器的不同,也分出了各个不同的修行法门,每个修行法门中又分为不同的流派。每个法门和流派修行的方式均有所差异。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从大的说,我们要包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意见,从小的说,我们要包容不同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信仰、生活理念。

正是由于不同,才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

要知道,试图强制统一思想的年代是可怕的,我们的祖父辈都经历过。

06 不要在你的主观世界里做救世主,你主观想象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好为人师”,我们应该都知道这个词。

我的印象中,这点在中年人、老年人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很多人了解别人一点点片面的信息,就“好为人师”。

觉得别人需要自己的拯救,给别人建议,教别人做事,教别人做人。

还有前些年,九零后被很多老一辈的人评论为垮掉的一代、娱乐至死的一代。啊,我真的是要劝这些前辈们省省心吧,别活在自恋中了,融入到年轻人里体会体会再说。

一定要明白助人为乐和好为人师是有区别的。

助人为乐是别人真的需要你的帮助,你帮助了之后,他会很感激你。

好为人师是别人根本不需要你的帮助,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而去教育别人。

好为人师的人,一定要知道,不要谁都想拯救,别人不一定想要你拯救,或者别人根本不需要你拯救。不需要你拯救的人你还去教人做事那就是多管闲事。

就算别人真的需要你的求救,那你也应该评估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资源,你的帮助对人家是恶还是善。

所以不要在你的主观世界里试图去做救世主,要在客观的世界里去助人为乐。

07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进步的,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一定也要一起进步。

我们总觉得我们是一直在进步的,但是其实并不是。

历史中每个时代都存在顽固派,守旧派。

在今天这个社会,一样也存在顽固派、守旧派。

比如一些作家瞧不上新媒体写作,这跟当年新文化运动那些写文言文的瞧不起写白话文的有什么区别。

比如在今天有一些人极度抗拒抖音、拼多多这种大众软件,甚至鄙视用这种软件的人,他们觉得抖音刷的短视频都是投喂式视频、觉得拼多多上面的东西极度垃圾。

我觉得真的大可不必,这就是一种极端的偏见和保守。

像抖音上这种用户巨大,优质内容也特别特别多,信息查阅方便,资讯全面。为什么要抗拒呢。

拼多多少质量差也只是少部分,你可以买一些小东小西的物美价廉又有何不可呢。

我们要知道。

一个平台在某个时代的某个时候,极度流行,那它一定是有进步意义的。

当然它不可避免的会不成熟,但那丝毫不影响它存在的进步意义。

我们应该紧跟这种进步,而不是抵制这种进步。

我想我们紧跟这种进步,这样当我们老了的时候。

和下一代沟通的时候,也能够尽可能的少一些代沟和不理解。

08 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面前,我们非常的渺小,但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着别人,甚至决定了别人的一生。

08年的地震,20年的疫情,近期的河南洪灾。

人类在世界的自然灾害面前,太过于渺小。

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我们个人是不可控的,因为不可控,内心就应该保持一种敬畏。

不要狂妄自大,一切都在命运之中,命运给你的东西,要珍惜。

想想我们的过去。

一定有很多次有惊无险的场景。

一定有很多次感受到运气真好的时候。

若不是受到了命运的庇护,我们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个体在社会之中,也非常的伟大,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都影响着自己、影响着周围的人。

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我们还有责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可能我们自己的一个决定、一句话,就伤害到了最关心我们的人。

我们需要去权衡,在活出自己的同时,能够帮助到他人,能够尽量的去承担一些责任。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我做题做得非常的慢,甚至全班都做完了,只剩下我了。

当时我听到别的同学在笑我,我并没有多在意,但是当时我听到我的数学老师,在和旁边的人议论我说:“他啊,他爸也是那样,不太聪明”。

我的情绪一下就低落到了谷底。

我之所以还记得那句话,就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这句话让我更加的自卑。

是的,就因为这么一句话,一句那个老师毫不在意的话。

有本小说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讲述了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长期性侵,最终精神崩溃的故事。

而作者之所以写这部小说,是因为作者13岁时遭补习班名师诱奸的真实记录。

作者多年来深陷于在这个事件里,把它写成了小说,但可惜的是,作者最终还是没能走出来,在17年上吊自杀。

那个禽兽老师的行为,让这个少女有了悲惨的一生。

所以对于我们自己所作所为,我们是可控的,可以选择的,在选择的时候。

哪怕让这个世界好了一点点好,那也是好,哪怕让这个世界坏了一点点,那也是坏。

还想说的话

以上八条,便是我所理解的世界观,最后我想起了许知远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没有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没有看待方式,带着这些顽固的偏见与这个时代进行碰撞,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者再次印证”

愿我们在宽阔的世界中,做一个不狭隘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