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吃过早饭,去冈面乡。

"铜钵茶歌地,绵江第一峰。"素称油米之地的冈面乡坐落在号称绵江第一峰的铜钵山下,位于瑞金市西北隅,距市区西四十二公里,是瑞金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户籍人口2.5万,常住人口1.5万,主要产业为油茶,约有3万亩,也是瑞金种植油茶面积最多的乡镇,其次为烟叶、白莲等。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

前往冈面乡

现在前往冈面乡的道路修得不错。但沿途没看到什么大的企业和工业。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

进入冈面乡圩市

乡政府仍是老式的大门,朝向估计有讲究,大门不是直接朝向乡道,而是偏道40度角,车技不好的人想从乡道拐进去还有点难度。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

冈面乡政府大院

乡政府院内的建筑都有一定的年头,十分陈旧。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4)

冈面乡政府大院

见乡政府的厨房仍用柴火大灶,厨娘正在煮赣南传统的笤饭,只见她在一傍用锅铲不断地在大锅中搅拌,正准备将半生不熟的饭笤进蒸饭的木桶里。这种情景,小时候我常见,我的母亲也是这样做饭的,如今几十年没曾见过了。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5)

厨娘正在煮赣南传统的笤饭

在乡政府听完情况介绍,我们去苏区时期红军兵工厂旧址查看。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6)

去苏区时期红军兵工厂旧址查看

中央苏区的兵工总厂旧址坐落在一家老旧祠堂内,面积不大,现基本保存为原样。看里面的设施和条件,估计当年主要从事修理损坏的枪支,再生产一些结构简单的枪支和弹药。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7)

中央苏区的兵工总厂旧址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8)

中央苏区的兵工总厂旧址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9)

中央苏区的兵工总厂旧址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0)

中央苏区的兵工总厂旧址内

上午10时半,离开冈面乡去九堡镇。

九堡镇位于瑞金市西北部,距市区22公里。当地人说,九堡在瑞金十七个乡镇中不算是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好的乡镇,但九堡人撑起了半个瑞金。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1)

前往九堡

在瑞金期间,我遇到最多的是从九堡出来的人,不论是做官还是经商做生意,是走江湖还是算卦卖艺;听到最多的传奇和典故,也多来自于九堡;品尝最有特色的小吃和菜肴,其取材也多出自九堡特产和当地厨师的手艺。九堡,对我来说充满了神秘和好奇。

九堡这个名称的来历据说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当初叫"九宝",因该镇有9种奇珍异宝而得名:山坑的芋子,慈坑的生姜,粪箕窝的九尾松,河坝里的果蔗,铜钵山的方形竹子,黄渡村种植的红萝卜,崖刀石的花生,清溪村的晒烟,羊角岭下的红薯等九种实物奇特而著名。另一种说法是,当地钟、刘两大姓氏经常发生械斗,各自修筑了堡垒以求自保,因而名为"九堡"。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2)

瑞金九堡小吃

九堡镇与宁都对坊乡接攘,清代以前是承接广昌过来的客家人的通衢之一,至今仍保有古驿道存在。

我们先到九堡的密溪村参观。密溪村坐落在九堡镇的北边,在离瑞金市区43公里的九堡镇凤凰山下。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3)

前往密溪村

密溪村早在隋唐时期就有王、宋二姓聚居,到南宋时罗氏先人由宁都大埠辗转至此,于凤凰山下开基,渐渐繁衍成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与理念皆自成一体的罗氏一脉宗族。罗氏先民以当地有密村和密水之故,命村名为密溪。在公路不发达的年代,密溪村是古驿道的必经之路,也是富庶之地。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4)

密溪人自古有经商的习惯,出外省经商者众多,聚财后很多人便归耕故里,广建屋宇宗祠戏台,其中出了有百万家财、号称"罗百万"的罗积明。据传,密溪人发达后,以钱财将原来村里的大姓王氏一族土地房产尽皆买尽,村里基本无有杂姓人家。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5)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6)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7)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文革“之前,密溪村中历代旌表乡宦、名人的碑和坊达近百处之多,四面山上依风水说建了四座塔,“文革”中祠堂被毁不少。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8)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19)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0)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1)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2)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3)

参观密溪保存完好的祠堂和古巷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4)

(三只胡鸭各占一墩。胡鸭是赣州特有的会飞的鸭子)

中午在九堡镇吃饭。餐后在会议室听取有关情况介绍。然后,到九堡的慈坑村铜钵山走访。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5)

九堡镇政府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6)

品尝九堡小吃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7)

品尝九堡小吃

铜钵山位于瑞金市城西25公里,山峰巍幽邃,雄峙岧远,甲于诸山,号称绵江第一峰.自古素有“金钟震三县”之说。它宛若一条巨大的游龙,自东南向西北逶迤,与毗邻的宁都、于都县缠绵相连。相传唐代僧人在山上建庙宇时,“掘地得一铜钵”而得名。山上山下曾建庵三十六座,僧众多至千人以上。过去,其地广植茶树,“春时,采茶者歌声互相应答”即为“铜钵茶歌”胜景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8)

位于铜钵山脚下的慈坑村是九堡镇的一个自然村。我们到慈坑村时,村部正在修建,傍边又在加建计生医疗站。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29)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0)

村支书听说我们想登铜钵山,他看了看手表然后说,现是下午3时多,这个时间去铜钵山可能晚了,因为山中有一段路走不了车,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一上一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天黑下山不安全。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1)

我说,那就到附近转转。听说九堡的方竹产自这儿。

村支书指着不远的田地说,那儿有条小溪河,河边就有。

村主任带我们前往,途中见一村民捧着一大堆阔叶,我问做什么用的?村主任说,做米粿用,九堡的米粿就用这种阔叶包裹着。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2)

途沿的田野一片的金黄,熟透的晚稻有部分倒伏在田里。我问,为什么不赶紧收割?村主任说,现在人工紧缺,暂放一下。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3)

密溪村的田野和成熟的稻田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4)

密溪村的田野和成熟的稻田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5)

密溪村的田野和成熟的稻田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6)

密溪村的田野和成熟的稻田

村边的小溪有一排竹林,村主任说,这就是九堡的方竹,我们称为“筷子竹”,俗称“方竹子”。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7)

九堡的方竹

我细细地观摩,发现方竹除竹形是方的,每节还长有一圈小剌。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8)

九堡的方竹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39)

九堡的方竹

为什么这里的竹子是方形的?村主任说,这里有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铜钵山山下住着一个勤劳朴实的老汉,这老汉一年到头在铜钵山耕山种地。有一天,他带着饭包到铜钵山半山腰的一个山凹里采摘油茶果。午饭后,他躺在一棵树下打瞌睡。朦胧间一个长须老者飘然而至,拍拍他的肩膀,指着他打瞌睡的地方说:“老弟,这是一块宝地,只要辛勤耕种,栽上竹木,保你万世不穷”。老汉高兴不已,一觉醒来不见了老者踪影,但老者的话却记忆犹新。收工前,他将带去吃饭的竹筷子随意插在地上。第二天,当他来到这个山凹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山满凹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竹子,而昨天插下的竹筷子再也找不到了。再看那竹子全都是下部方上部圆,像筷子一样。从此铜钵山便有了筷子竹。

村支书还说,九堡的方竹说来奇怪,在本地种,竹呈方形,移到别处却为圆形。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40)

九堡的方竹

从慈坑村出来,我们遥望瑞金城区,有一道高山山脉横隔当中。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41)

石螺岭

瑞金市九堡镇客家古村(瑞金的别样风情)(42)

攀登石螺岭

镇干部说,这山是石螺岭,瑞金电视转播塔设在此岭的顶上。翻过高耸入云的石螺岭就是瑞金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