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讲解一个字“章”。

章(拼音:zh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金文,字形的意象后世基本无正解。

我们先来看看“章”字的演变过程,如下:

和章字相配的文字(章字玄机)(1)

来自百度百科

要理解章字,首先要搞清楚其有哪几部分构成的。这个字实际由两个字符组合而成,其一为辛字符,其二为圆形框内加一横。这两个字符都是抽象字符,不能以狭隘的象形说来理解。

辛字本象是生长的植物打顶之义,即掐去植物的不需要的长出来的枝芽。这个字象实际是兑卦意象的字符,而兑卦又有在物体表面刻画纹路的象,所以辛字符就有雕刻刀刻字的意象。后人多认为辛为辛刀,虽不准确,但其雕刻的意义倒是朦对了。

兑卦,下面两阳爻象征一个整体物,上爻阴象表面的划伤纹路,所以兑卦有雕刻刀和雕刻品的意象。

章字在辛字竖画上画的圆形框(或方形框),就代表被雕刻的某个表面范围,其中的一横代表刻画的线条。这样整个章字就含有在某物体的表面雕刻出一块纹路(字符图案等)的意象,比如刻的印章之类。

我们写的文章,通常都是集中在某一区域的一些文字或图画线条,以前刻画在竹片木板石板上,后来用笔墨写在纸上,所以可名之曰“文章”。

用笔墨书写字划与雕刻字划的意义一样,所以辛字之意象也包括书写,辛字可说成雕刻刀,也可说是笔墨。

关于“章”字,后世的人们费尽脑子思考其字理都不能得正解,原因就是他们对传统的易学知识缺乏正确地认识了解。中华易学在中华大地上至少传承了六千五百多年(濮阳中华第一龙出土证据可证明),可惜战国后逐渐失传了。

以下是摘自百度百科的关于章字来历的误解:

【《说文解字》认为乐曲完了叫一章,也有人认为“章”是“彰”的初文,本义指花纹、文采。由花纹引申为刻有印文的印鉴,又引申为标志。花纹鲜明突出,引申为明显,再又使显著引申为表扬。以上二义后写作“彰”。章又是乐曲的一个章节,引申指诗文的段落。法规是文字写成的分章节的条文,所以“章”又引申为条规、法规。乐章是有规律的,所以“章”引申为条理、秩序。】

章字的引伸义,皆来自于雕刻或书写的一整块文字或图案这一象。

【◎ 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 条目,规程: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 条理:杂乱无章。

◎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章。

◎ 戳记:图章。盖章。

◎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 奏本:奏章。本章。

◎ 古同“彰”,彰明。

◎ 姓。】

知道了“章”字本义,上述的引伸意义也容易理解。

,